小时候,对过年充满期待: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长大后,总念叨着“没有年味儿”,不知道是世界改变了,还是我们改变了。有人说,想过一个吃不胖的春节;有人说,想过一个没有手机的春节;有人说,想过一个全家团聚的春节……
长大后的我们想过一个怎样的春节呢?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想过一个彼此真诚互动的春节
“再多的心意都存放在心里,只是送上简单的祝福……”微信好友数量近千的我一个假期要收到数十条这样千篇一律的“祝福”,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依托的形式不一而足。
近期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中言:“仪式,是会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是我们对庸常生活的复仇。”移动互联的崛起提供了看似方便快捷的群发途径。但是复制粘贴的祝福却消磨了从前登门拜访拱手作揖互道祝福的年味儿。社交软件搭建的联络网既有亲友师长,也有晚辈同侪。群发的“一锅烩”,是不是显得不够尊重呢?
春节的仪式感在于新年伊始翘首以盼新生活的希冀。也许时空的间隔不允许我们登门拜访拱手作揖,但无论何时何地,对待亲友师长的诚意始终都是不变的。有人问“群发祝福语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有人答“有总比没有好”,但我却以为有诚意想送祝福的人总会有互动。
(浙江理工大学 张月娇)
我想过一个全家团圆的春节
一提到春节,我能想到的词不是团聚,而是辛苦。
父亲是一名锅炉工,是普普通通为千万家送去温暖的人,冬天是他最忙的时候。最辛苦的是上夜班,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要想完成好这份工作,并给千家万户送暖气没那么容易,每次父亲都会累一身汗,他的头发上、脸上、衣领上经常会沾满煤灰。
每年春节,父亲都不能和我们在一起。“一家不圆,万家圆。”父亲说:“在春节,更要为千万家送去温暖。”
我希望父亲健康,也期待过一个全家团圆的春节。(赵舒鑫)
我想过一个绿色健康的春节
近些年,关于新年“节后综合征”的新闻频现报端,已司空见惯,但现实中,眼看饭桌上铺满的大鱼大肉却还是心有戚戚。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迎接新春的时候欢庆一番,大多数人选择透支健康胡吃海喝,事后才发现身体更加疲累和虚弱。想来,一些有损健康的春节“陋习”,需要勇于改变。
又如国内城市纷纷出台“禁燃令”,但零点刚过,炮响依然震耳喧天,地上尽是盈盈欲飞的红纸屑。放爆竹虽热闹欢腾,环境、身体却遭了殃。与此表现相似的,还有大年初一各大寺庙争上“头柱香”的风俗,香客们不断将手中的香火扔进火堆里,既污染了空气,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相比于上述种种,我更愿意移风易俗,过一个绿色健康的春节。
(中山大学 孔德淇)
我想过一个“和而不同”的春节
于你而言,丁酉年的春节没准也是一个寻常的新年。年复一年,貌似相同的旋律在不断重复,和弦却日显丰富逐渐构筑华章。这是一个魔幻的年代。没有任何一个梦想能够被草率臧否,没有任何一种可能可以被轻易否决,除了我们当下所处的现实。
新的一年哺育着巨变,信息革新连接起所有人,甚至贯穿你我思想。
我们交换彼此的世界,流淌的电子裹挟着人的喜怒哀乐;而虚拟社区汇聚的戾气冲开压力阀涌上眼帘,哪怕在祥和的新年。好在漫长的历史使人们懂得关怀,总有人乐意充当弥合撕裂的筋腱。
亲爱的同胞,在这个变迁的时代里,希望你愿意接纳世界的多元并为其多彩而感到自豪。愿理性不失悲悯,独立而不狭隘。祝你的幸福如恒河沙数,伴你每一个春节。
(暨南大学 黄钎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