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 一同成长
骆阳
来的时候是艳阳高照,走的时候,依旧如此。徘徊在北京海运仓的街头,最后再望一眼“中国青年报”这五个字,这一段的学习经历又一幕幕在脑中闪回。心想庄子说得白驹过隙,大抵如此。
说来也是幸运,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而中国青年报就是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地方。中国青年报从1951年创刊至今,虽经历停刊,但一直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能来这里聆听各位老师的指导,我备感荣幸。
在这里,可以找到铭刻在心中的历史印记——雷锋、张海迪、中国女排等;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共青团高层的决策声音和各地共青团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这里,既有对世间万象最尖锐的针砭,也有对青少年成长最温馨的关爱。
翻开学习笔记,页页记录着我在报社的点点滴滴。闭上眼睛,似乎还能看到自己和三位小伙伴听老师上课、做笔记的样子。
中青在线H5策划部总监史剑老师用最直观明了的言语,剖析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H5策划制作案例,教给我们最简单实用的技巧,如何速成一个H5制作小能手。“拥抱潮流,提前对新鲜事物探索”是他的秘诀。
孙晔老师和闵捷老师讲述了中国青年报在网络信息时代,通过H5牵引、视频发力、网站重新布局,推动报社转型,走了一条独特的全媒体融合转型之路。这对于我来说是震撼的,这是一种想一直贴近读者、贴近青年的做法,也为各地青年报如何走出一条新的新闻传播道路作出了示范。
对于我来说,魏和平老师是“十年磨一剑”的典型人物,KAB的推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离不开魏老师对于事业的热情,对于服务青年的理解。“我在北京本来有三套房子,现在只有一套了。”魏老师在茶余饭后调侃自己的话,其实是对自己无怨无悔付出的注脚。
在微信方面,唐轶老师和陈凤莉老师用具体案例具体分析的方式,一点点教给我们微信传播的经验,很多新颖的想法让我茅塞顿开,接地气的表达使得他们艰辛的微信探索之路听起来并不艰难。
黄勇老师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共青团对新媒体思想意识形态的把握,带着我们到了位于北京前门附近的团中央。团中央宣传部景临部长以自己独到的语言,讲述了他对于新媒体的理解。我们还走访了青微工作室,在这里学习、参观、交流,团中央新媒体的一线小编,在很多细节上与我们探讨交流。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我更多地体会到传媒人的坚守,一种共青团的精神传承。
正如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张坤老师所说,我们此次就是一起学习、一起陪伴、一起服务、一起成长。
(作者系团浙江省委新媒体中心编辑、《青年时报》记者)
求实求是 求真创新
刘佳欣
一下火车,北京的天空蓝蓝的,还飘着几朵棉花云。就是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我开始了在中国青年报社的学习之旅。
课程开始的第一天是星期日。史剑老师用他丰富的经验向我们讲述如何做好H5。从制作H5使用的软件,到制作应该注意的细节;从分析用户最爱分享的页面,到让页面与读者直接联系……史剑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深刻理解:创意先于文案,想法应该先于行动,而创意则来源于生活。
探索中国青年报特色的全媒体融合转型之路,是孙晔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第二天的课程。孙晔老师以中国青年报为例,指出了一条全媒体发展的道路——H5牵引,视频发力。H5的传播效果显著,重大活动和深度报道,除了文字外,图片、视频、H5等已成为“标配”。微型纪录片——暖文周刊、周播类节目——共青团新闻联播、高校新闻联播等等一系列视频节目则展示了中青特色。
闵捷老师的课程:关于网上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思考与实践,从“讲政治”“有情怀”“说暖文”“搭平台”四个部分,“思考”和“实践”两个方面,与我们分享他在青年引导工作方面的经验。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魏和平老师紧紧围绕这八个字,介绍通过新媒体手段和渠道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做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魏老师的认真和坚持。正是因为用这分认真和坚持带动大家创业,才能做到让青年认同,直达青年内心,引起青年共鸣。
“五四且年轻,青年怎可老”“为什么冬天追女生最容易”,听到这样的标题,我会忍不住搜索一下文章内容,而这些文章出自唐轶老师。先了解目标用户,才能了解用户的喜好;了解了用户的喜好,才能知道用户的需求;知道了用户的需求,再去思考怎样满足用户需求,选择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以及怎么把公众号优势最大化,增加对青年的引导,唐轶老师的课程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在一个周五的早上,我们来到了团中央,走访青微工作室并学习、参观、交流。团中央宣传部景临部长为我们解析新媒体语言应有的特点——浅显、易懂、接地气,告诉我们要多读、多看,比较多方观点,再形成自己的观点,抓住青年喜好,才能更好地传达共青团的精神。
怎样让“生硬”的内容在微信平台上活起来,陈凤莉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的经验:优质的内容是阅读量的核心,适度的包装和适当的形式也是有效的辅助手段。
黄勇老师则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讲起,让我们知道了《中国青年报》这家讲正义、讲情怀的媒体,勇于改变,开拓创新。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我会在弘扬正能量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做到求实求是,求真创新。
“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正如结业式上张坤总编辑所说,这趟中青报学习之旅,把我们这些人牵到一起。
(作者系团吉林省委《吉青飞扬》编辑)
既是结束 亦是开始
陈丹丽
短暂的10天培训结束了,时间虽短,收获良多。
我从事共青团新媒体工作不过5个月,不论是对共青团还是对新媒体的认知都是很不足的,在迷茫困惑时得到这样一个培训的机会,既兴奋又紧张。在这10天里,我感受到了中国青年报社各位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指导和帮助,切切实实收获了知识、信心和友谊。
来到报社后,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全媒体转型,才发现原来之前火爆的“围住神经喵”“人民英雄纪念碑描金”都是出自中国青年报,我们关注的“高校新闻联播”也是中国青年报出品。
“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是我此次培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史剑老师谈如何做出爆款H5产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读者发生互动,给读者一个参与和分享的理由。不管你的技术有多好,你的文案有多美,最终没有走到读者的心中都难以成为一个爆款H5。
课程讨论中,我问了一个问题,总结工作类型的H5,通常最后都会做的很长,很乏味,没人看,应该怎么解决。老师告诉我,一般的思维都会以时间为轴线做总结,其实可以转换一个思维,重新分类总结,例如活动、论坛、座谈等,读者并不会关心你什么时间做的,能够看到自己关心那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唐轶老师谈面向高校微信公号的内容建设时提到要跟年轻人的心相融合。老师举了很多例子,印象最深的是《永不抵达的列车》,温州动车事故中有一个女生在最后一刻给母亲打了电话,重伤下已无法出声了,但是母亲并不知道这是在那辆永不能抵达的列车上,女儿用尽力气留给她的最后一点讯息,这一报道细节让人感动、深入人心。
“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是中国青年报的办报宗旨。培训课程中,闵捷老师对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情怀、魏和平老师对KAB工作的坚持,都让我感受到中青报人对青年的关心引导、对青年问题的深入思考,他们用敬业精神和厚重的情怀打造出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产品。这份情怀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共青团工作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10天的课程虽短,内容却很丰富,大到全媒体融合的探索,小到一篇微信图文标题的打磨,各位老师可谓是倾囊相授。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各种资源的利用不足、网站的转型融合、没有做出品牌特色的产品等。各位老师传授的经验都促进了我对今后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深入思考。
最后有一点遗憾,没能参与记者的采编实践,没能锻炼到自己的文字水平。但我相信,这次培训学习不仅是结束亦是开始,留下一点遗憾是为了下次更好的开始!
(作者系团湖北省委《青春湖北》编辑)
宝贵经验 珍贵体验
黄雨晨
作为团江苏省委下属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媒体工作室的一员,我意外而惊喜地得到了到中国青年报社参与新媒体培训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带着满满的稚气与憧憬开启了这一趟关于新媒体、共青团、青年与责任的奇妙旅程。
曾经在我的桌案上油墨芬芳的《中国青年报》,以最包容开放的姿态展示了它的美丽与奥秘,具化作每一天精彩的培训课程,具化作每一位老师前辈的鼓励关怀,具化作每一个观点与每一次交流的火花四溅。那些我曾转发过的新闻文章,我曾叹服过的视频作品,我曾好奇过的制作技术,我曾困惑过的运营困难,都在这里找到了源流或答案,提升的是技术与眼界,收获的是满满的回忆与温暖。
培训为期10天,时间不长但内容饱满,我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社最优秀的骨干力量的倾囊相授,从视频H5的策划制作、新闻网站的布局与呈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建设等新媒体工作经验,到创新创业服务青年、面向高校联系青年、舆论引导凝聚青年等共青团工作方向,包括对团中央青微工作室的参观走访,都充满了知识密度与思维高度,我在其中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足够我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咀嚼消化,转化成新媒体工作与个人成长的巨大能量。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10天的培训让我对新媒体也有了这样的思考,或许新媒体工作也可以借用这个概念,做新媒体就如同烹调,老师们用无数生动的事例、经验传授着这“烹调”的艺术:“火候”的拿捏如价值观的导向、“食材”的包装如标题与行文的创新、“口味”的咸淡如受众群体的定位、菜品的营养如正能量的传播,都是新媒体工作者需要锤炼打磨的技艺。犹记培训中老师们提到的一些例子,用“国家科技大奖揭晓”的“原料”加工出“听声音,猜科学家”的H5趣味作品,使得相对枯燥的新闻原料因为互动性与参与感而更具传播力;用构建微信矩阵的方法满足不同青年群体需求,“咸淡甜辣”精准定位服务更多青年;用“这里的团干甩掉‘光杆司令’帽子,不会再‘蓝瘦香菇’”的标题讲街道团干部兼职挂职团干部工作的内容,融入了流行的网络新词,使得“菜品”更“精致诱人”……这些生动具体的操作实例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转型的大背景下,在自媒体百花齐放、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新时代中,要获得青年的接受与喜爱,进而更好地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就需要不断打磨“烹调”技巧,不断学习提高,紧跟时代潮流,把握舆论走向,用青年喜欢的方式传递时代正能量,点亮青春,创造价值。
古人云“文以载道”,今天的新媒体凭借更加丰富的形式,应该承载的是更大的时代情怀,“新媒体工作者是灵魂工程师”——这是我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关于新媒体工作最好的定义。
(作者系团江苏省委《江苏共青团》文字编辑)
(照片均由岳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