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那时我们不谈油盐,不谈泥土,不谈薪水,只谈论离生活遥远的过去、智慧和虚无。

导师又一次催促我每天写五百字

曹忆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17日   07 版)

    2016年年末,我和老师海华并肩从五道口地铁站走回学校。男男女女从身边穿过,他们是五道口鲜活、跳跃的年轻气息。2014年离开大学,在别处似乎再很难呼吸到“宇宙中心”的空气。

    冬日午后的阳光冷冷的,不亮不暗地晕染成一团。我叽叽喳喳地说着工作、生活中的观察、疑惑,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急不可耐地期待验证什么,想要导师给我一个答案。

    海华老师平和、沉稳,不着急回复我,更不会教育我。在我混乱的叙述中,找一个空当,问几个细节,理清思路。她停下来看着我,“别忙着下判断,记下来,未来都是值得研究。”

    我看着她笑,觉得不可思议,“啊?这也值得写?”她打断我的笑容,坚定地盯着我,“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她不止一次地敦促我写作,要求微小到每天500字,不管是读书笔记、生活细节、工作观察。一切值得记录的都有意义。

    毕业后,大概每两三个月我会回学校一趟。新闻系的教师办公室在二楼尽头,拐两道楼梯,扶梯而上,穿过黑暗的走廊,窗前一片光亮。与大多数惧怕老师的同学不一样,我总是去海华老师的办公室。“咚咚”敲门,门还未开,导师明亮的声音传了过来,“来了”。

    导师办公桌前是一张淡绿色的沙发,我总窝在里头。第一次坐进沙发,是大三时,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点什么,总想着逃出学校。那时,海华老师也刚来学校不久,她托朋友暗中关心我。等我知道已经是后话,心中感谢这份不明说的叮嘱。

    之后,我经常坐进那张沙发里。开读书会、讨论论文、咨询就业,“导师导师”,叫多了便真成了领你进门的师傅。

    毕业后不久,我又弓着背蜷在沙发里,告诉她,我每周去做一次心理咨询。没有过多的疑问,她告诉我,如果自己刚工作时能有这样的机会,她也会去。不用再多说,我就安心了。

    从11级新闻班开始,这间办公室成了读书会的驻点。每周五下午,一群学生挤进来,围坐一圈,经典书籍往往厚厚一叠,重得能砸死一头牛。我们坐在折叠椅上,没有桌子,书摊在腿上,每一个人像一头长颈鹿,伸长了脖子再折下“啃食”书页。

    班里出名的学霸考上北大社会学系,书读得又多又透。有时,见她同老师们讨论起宗教起源,法国沙龙的演变史,市民概念的形成……我又惊、又喜、又敬。

    我等学渣拖到读书会前一天,才翻开整齐无痕的书页,草草读了一遍,慌张的时候还跳着读,装模作样地在书本上画了几道。靠着一张认真脸,混进读书会,听众人辩论,云里雾里。那时我们不谈油盐,不谈泥土,不谈薪水,只谈论离生活遥远的过去、智慧和虚无。置身其中,常让我忘了时间的跨度,屈服于理论之下,懵懂与敬畏同在。

    好玩、好笑的日子也有。学校旁开的螺蛳粉店,虽“臭名昭著”,却风靡全校。一次读书会前,我们点了十来份螺蛳粉,一人捧了一碗站在办公室里,烫得拿起又放下,聚众食粉,那酸爽味儿估计一周在办公室里都散不掉。

    毕业快两年,我还潜伏在学术群里。自然,我已经无法与众学霸对话。但是,悄悄躲在群里,看到每周他们提着葡萄、苹果,从北大、中传、北外风雨无阻赶去参加读书会,读的书目更加艰深,讨论的话题在表意层面就已经超过我可理解范畴。群里只言片语,足够了,我很庆幸曾经坐在你们中间。

    那天下午,我和导师站在教四楼前。她瞪着眼睛,打断我的嬉笑,又一次催促我每天写500字,“我已经荒废了,你要写下来”。第一次,我主动抱了抱她,挥手告别,一个人返身走上梧桐大道,走出校园。

曹忆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17日 07 版)

偶尔回母校看一看
我的宿舍现在住着谁
这食堂有你蹭卡也吃不到的味道
被推上讲台 开场白说什么
毕业十年 我们带着孩子来了
导师又一次催促我每天写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