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一个班10名女生只有4人就业

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出在哪儿

实习生 邱墨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27日   10 版)

    视觉中国供图

    参加了4场招聘会,投递了7份简历,面试了4家铁路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车辆)专业的李欣欣还是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女生就业竞争很激烈,我知道,可是没有想到会这么激烈。”

    李欣欣说,找工作的这段日子算是她人生的低谷时期。“因为每次面试都怀着满满的希望,结果确是让人特别失望,也很打击人。”春节过后,李欣欣早早来到学校,期待学校的校园招聘,然而,对于找工作,她真是有点不知所措了。

    去年11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同时发布了《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

    该报告显示,仅在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上,近两年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要高10个百分点,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春节过后,就业市场又将开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好能进入国企等稳定的单位”

    “我的成绩在班上是前三名,平时也没有出现挂科情况,还参加了相关课程的实训,比如钳工实训、电工实训、车辆厂实地实训等。可是还是换不来一份合适的工作。”李欣欣告诉笔者,她所在的班级共有10名女生,春节前,已经找到工作的只有4人,而男生几乎全部就业,有的还有几个offer,可以挑选。“在很多单位的招聘中,一些岗位中标示只招聘男生。”

    行业特性限制了女生就业,这一观点得到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罗奕的认同。“各大铁路局用工总量正逐步减少,女生在铁路局就业难度加大。很多的工作也不适合女生,用人单位的部分工种对女生有着明确的要求。”

    李欣欣告诉笔者,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自己也很是着急。“毕竟念了这么久的书就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最好能进入国企、铁路局等相对稳定的单位。”

    《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女大学生对就业条件的要求高于男性,也是女性就业更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行业上看,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4个行业依次为教育、医疗与护理、住宿和餐饮、商业零售。尽管国有企事业单位不断改革,但是民营企业对女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仍然较弱,政府机构、科研单位的工作相对稳定是很多女大学毕业生更加青睐的主要原因。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希望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女大学毕业生比例为38.7%,比男大学生的比例高出了7.1个百分点,但是从实际就业去向来看,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愿望和就业结果并不匹配,分别有31.2%的男性和29.6%的女性大学生进入了国有企事业单位。

    “女生就业难是就业工作的常态”

    在就业季,女高职生就业难成了各大高职院校的“棘手”工作。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曾组织会议,专门讨论促进女高职生就业的措施。该校就业指导教研室张翠英老师认为,“女生就业难是就业工作的常态。”

    罗奕表示,在就业中,女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对就业企业和工作地域期望值过高,“等工作”“挑工作”“录用后放弃”现象严重。“这是女高职生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

    为何会出现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统筹就业处处长杨颖琳也曾在一次采访中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原因有很多,当然主要是用人单位对女性劳动者生育以及未来照料家庭和孩子的负担会影响工作的担忧。另外,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在有些行业、有些领域,男性劳动者可能更具有优势,导致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难度增大。”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家庭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女生找工作的难易。很多家长认为,工作要离家近,国企和事业单位才是好工作。”罗奕说。

    就如何解决女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方明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平时要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多途径多时段的对女生进行就业环境、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宣传。针对就业困难女生要做到分类指导,精准就业,对困难情况做好详细登记,结合女生实际情况做好分类推荐。要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进知名企业、精品企业来校招聘。同时,还要给家长和学生做工作,培养家长和学生的科学就业观念,以便他们对子女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

    《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也指出,除了在高等教育上增强女性的职业竞争力、提高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优化人才需求环境、完善社会服务机制依然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实习生 邱墨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27日 10 版)

中国制造2025来了,教育准备好了吗
郭台铭:富士康今年将招募1.2万名高校毕业生
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出在哪儿
“工匠精神”应在普通人身上永久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