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资助事业,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十年以来,广大中职学校学生阳光向上、励志成长。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录了部分受助中职学生自强自立、技能超群、创新创业、感恩奉献的感人故事和事迹,陆续刊登出来,以飨读者。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资助阳光的温暖下,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品学兼优、技术精湛的中职生,他们必将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
--------------------------------------------------
四川省内江铁路机械学校肖芳
资助孕育“金手柄”
肖芳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色足村一个藏区农村家庭。父亲早年病残,母亲务农支撑一家人的生计。
2006年,初中毕业的肖芳没有继续上学的机会,外出打工。就在肖芳渴望深造机会的时候,2009年初,四川省在藏区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这项政策使肖芳获得了继续学习的机会。那年,她来到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学习。
学习刚开始,肖芳感到困难比预想的多。课堂上,她跟不上节奏;很多新知识,她接受不了。眼看难得的学习机会就要化为泡影,肖芳知道必须调整状态。在老师的帮助下,肖芳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这份学习计划让肖芳成绩飞快提高,获得了学校的特等奖学金。2010年,她成功进入成都地铁订单班学习。
2012年1月,肖芳顺利通过了成都地铁订单班的验收考试,进入成都地铁工作。肖芳每天就是在几十公里固定隧道里运转。她清晨4点半开始工作,在黑暗的隧道中一干往往就超过8小时,开关门超过416次。这个旁人视作“枯燥无味”的工作,肖芳始终干得一丝不苟。
列车的操作手柄是有级调速的,中间级调速最有利于列车平衡运行。为了确保列车更加平稳运行,她决心练就这项技术。肖芳把同龄人用来逛街、休闲的时间都花在技术训练上。手上老茧不断增厚,她终于练成了中间级调速的技术。
担任电客车司机以来,肖芳认真摸索开车技术,注重做好每一细节,确立优质服务的工作精神,及时、妥善地处理乘客误动列车客室设备等事故百余起。这些过硬的工作方法让肖芳安全行驶9万多公里,成为成都地铁电客车司机队伍中的巾帼“金手柄”。
然而,肖芳并不仅仅满足娴熟的驾驶操作,还常常利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业务,并全程参与了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及东西延线开通前的联调联试。
公司2015年7月成立了巾帼车组,她作为组长,以身作则,带领巾帼司机,积极参加公司各项活动,给同事们和市民传达积极正面的能量。因为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综合素质,肖芳201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6年被四川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祖白达·艾合买提
爱的阳光 一路感恩
从乌鲁木齐到上海,要坐三天两夜的火车,但对维吾尔族女孩祖白达·艾合买提来说,这是一段通往梦想的征途。2014年9月,祖白达·艾合买提作为上海援疆项目——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内职班的学生,来到了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在上海,国家资助为祖白达的求学之路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不仅免学费、免书本费,每个月还有200元的助学金。祖白达曾说,在上海学习,她唯一要“操心”的,就是自己怎样更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毕业后能用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报答国家和上海师长们的无私奉献。
祖白达从小有个梦想,做一个出色的民族服饰设计师,而服装设计也正是群益职校的特色专业。学校服装实训室在晚上和周六都对内职班学生开放,祖白达抓紧时间勤学苦练,是班上最勤奋的学生之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1月,她首次参加闵行区第五届学生艺术单项比赛,就获得工艺项目高中组金奖。获奖后,祖白达更加努力了,还代表内职班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了“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的铜牌。
2016年暑假,她带着国家的关爱和所学的技能,回到了家乡吐鲁番市珠拉服装制作有限公司实习。在公司支持下,祖白达带领几个技术骨干,着手建立起CAD制版,设计连衣裙。为此,整个公司掀起一股学习新技术的热潮。
祖白达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要珍惜。实习中,祖白达也注重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设计之中,为此,她主动跟公司的老师傅们学习制作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祖白达还在实习期间制作口金包。她的口金包非常符合维吾尔族女性的审美,总是供不应求。整个暑假期间,卖出收入了1万多元。她把一部分收入交给父母补贴家用,另一部分则捐给了更为困难的同学。 “资助就是爱的阳光,使我能在上海享受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我比很多同龄人幸运,所以我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传递爱心。”祖白达说。
黑龙江体育运动学校范可新
冰雪女孩飞驰梦
小时候,范可新就喜欢雪花,热爱滑冰。8岁的时候,经人推荐来到短道速滑业余队参加测试。当时的教练马庆忠慧眼识珠,一下子就看出她底子好、潜力大,便收她为徒。从那以后,她就成为了七台河短道速滑队的一名学员。
因为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买冰鞋,范可新就用别人不穿的旧冰鞋。由于鞋不是十分合脚,再加上训练强度大,几天下来脚就磨破了。她怕父母担心就一直瞒着,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袜子。妈妈发现后,伤处都冒脓血了。妈妈心疼得直掉眼泪。她坚信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在家长和教练的鼓励下,她训练得越来越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6年,13岁的范可新在伊敏教练的关注下,被抽调到黑龙江省体校冰雪分校训练。那时,随着训练节奏的逐步加大,范可新经常感觉自己浑身没劲,头晕目眩,身体经常处于不适状态,严重影响了平时训练。一开始没注意,等到学校体检后才知道,因为青春期身体发育快,加之平时训练强度大,营养没有跟上,她患了青春期缺铁性贫血,血色素含量比一般人少了三分之一。这对于运动员而言,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知道结果后的她,心疼父母,不想让他们再为自己操劳,于是隐瞒了体检结果。要强的范可新决定自己扛着身体,默默地承受一切。
幸好,学校领导和老师及时发现范可新的难处,主动帮助她申请了学费减免等中职资助;教练老师也经常在生活上帮助范可新,为她买各种营养品和保暖衣物,这些举措减轻了她的家庭经济负担,在精神上给予她莫大的支持。很快,她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训练成绩明显提高。经过半年多的治疗调整,她的各项体能指标终于恢复正常。重新回到了赛场的她,一鼓作气,连续在全国青少年组、青年组中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2010年正式进入国家短道速滑队,与同乡王濛、孙琳琳成为队友。
一路成长,范可新特别感谢滋养她的国家资助政策,感谢社会和学校老师的关心关注。她将所有的感谢凝聚成拼搏的力量、前行的动力,凝聚在训练的每一天。知名教练李琰曾告诫范可新,体育就是吃苦的事业,是技术、战术、体力、意志的综合较量,要想驰骋赛场、摘金夺银,不是靠名气,全靠拼搏与汗水。
有了名师的点拨,范可新更加努力了。当别人还沉睡在甜美的梦乡时,她早已在冰场上做完了准备活动;训练中受点小伤,她从不言语,仍然坚持训练。刻苦的同时,她还学会了总结和研究,每次比赛后她都会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思考的结果都会被她一一记录下来,细细研究。
有付出才会有成功。2010年10月,范可新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短道速滑世界杯,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为世界冠军。2011年和2012年,先后在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和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上,夺取女子500米金牌、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2014年,在世界杯盐湖城站500米半决赛中,她打破了该项世界纪录,并在决赛中夺得中国短道队的首枚金牌。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在女子1000米比赛中,斩获一枚银牌,成为了世界短道速滑500米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