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受是:模糊且艰难。从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走出校门不久,独自在大城市“漂泊”的女生,每天要面对生存的压力、工作的困惑和人际关系中的孤单。
在都市中,这样的年轻人最为常见,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难免堕入迷茫,如果支持性资源也相应地匮乏,则更易体验到孤独,这份孤独可能不是指没有朋友,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能否获得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这些困难都可能成为焦虑或抑郁的应激源。
据《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2016年调查报告》(简单心理与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联合发布)显示,目前城市人群中,18~35岁为成年早期的挑战阶段,此阶段人群往往会经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社会关系变更,从单身到组建家庭的人际关系变化,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身份转换,从故乡到他乡的生活环境转折……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一个群体。
在我看来,他们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无疑是一个明智且有益的选择。无论其咨询的结果如何,“接受咨询”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在为自己主动去拓展社会性支持系统;也正是这个缘故,我在这些朋友身上所看到的生命的力量,常常令我深深感动。
我非常赞赏这位作者面对困局时来找心理咨询师。尽管求助过程本身,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刚刚接受心理咨询的朋友会隐约在想:或许心理咨询可以帮到自己,但具体能有怎样的帮助,能帮到什么程度,又是不那么确定的。
在心理咨询正式开始时,我们往往会发觉这一过程原来绝非如朋友聊天般令人愉悦,甚至有时候会备感艰难与无力。不过尽管如此,似乎又可以在某种支持下继续前行。
心理咨询究竟可以带来怎样的改变,这一直是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或说难以有确定性的答案。这位作者描述的情形非常真实,可以看出,她甚至在中间经历过中断和拖延……实际上,不顺利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作为来访者一旦出现这种感受,一定要和咨询师讨论,而不是退缩。实际上,一次讨论可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分析思考一下,为了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 在打算咨询之初,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必须知道,心理咨询不是全能的,它关注的问题只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有关。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因为常常处理不好亲密关系,而寄希望心理咨询可以帮他找到一个伴侣,那么这个期待就很可能不是心理咨询恰当的工作目标;而如果将目标转为“为什么我总是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才是心理咨询可以工作的方向,而做这样的自我探索,其结果或有可能会帮助其找到合适的伴侣——区别在于,“找到伴侣”并不是咨询工作的目标,“做自我的内心探索”才是。
第二,需要有适当的心理准备。一份对5000位付费来访者的抽样调查显示,至少80%的来访者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一方面,他们对心理咨询了解得更多,渴望自我探索;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探索有条件保持在一个较为开放的心态下。
毕竟,真正的心理咨询过程,与电视里那些以调解生活矛盾、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所谓咨询类节目有着本质区别。人们的情绪困扰,很多可能源于其漫长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经历,而心理咨询帮助人梳理、修补、重新建构、尝试接纳那些经历,所以,改变就往往不是区区几次咨询所能达成的。
此外,来访者的经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来访者宜选择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以保证咨询顺利持续进行。同时,收费机制作为心理咨询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心理咨询设置了一个必要且有意义的门槛。
当然,对来访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在其博客、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媒体上发表专业文章,这当然可以成为我们感受、判断咨询师的途径。此外,一些专业的咨询师网站(平台)也是有效的选择途径之一。平台上汇集了相当数量的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咨询师以供来访者甄选,我们也可以借由咨询师的相关资料背景、视频影像、文章观点等去了解、感受与自身的契合度。
至于电视综艺类节目里的“心理专家”,虽然往往借由大众媒体为大家所熟知,但是至少因为受到了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限制与影响,其咨询的专业性往往是无从判断的。
当你走进咨询室,几乎前10次都不会带来什么根本性变化。这时候,咨询师基本是处于资料收集和初步评估状态。一般来说,来访者带来的问题是他们认为要解决的问题,但随着讨论的增多,问题会随之变化,咨询也会更加深入,处理时间更长。当咨访双方都感受到逐渐触碰到核心问题时,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阿诺心理工作室 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