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好牌打烂 完美幻境陷裁员风波

一些创业者没弄清方向就开上VR“赛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实习生 张均斌 王方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21日   09 版)

    3月的天气渐渐回暖,但冬日的阴霾依然笼罩着许多VR创业公司。

    本月初,全景相机领域的创业公司完美幻境的员工收到公司内部邮件:除公司CEO、市场总监等4人外,裁去剩下的24位员工。因为事先缺乏沟通,而且还有不少员工的工资没发,所以许多被裁员工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公司发放拖欠的工资,并且赔偿员工损失。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到完美幻境公司的负责人。该公司COO姜浩并没有正面回应员工的爆料,她说,“我们依然看好VR发展前景,公司将继续集中精力推进新品上市。”而CEO赵博则强调,暂时没有其他回应,目前“还在忙活公司的事情”。

    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创业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全景相机行业的公司之一,因早期产品赢得不错的业内评价,还曾获得IT巨头英特尔及其他创投机构的投资,参加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并且与央视、新华网等机构合作。

    握着一手好牌,却深陷危局。从许多方面来看,完美幻境遭遇的这场危机,考验的不只是公司团队,更考验着整个VR行业的未来发展,考验着投资机构的耐心和眼力。

    VR不再受热捧 创业公司缺“造血”能力

    目前的科技创业热潮中,很少有行业像VR一样变化如此之快:“VR元年”的论断还没远去,“VR寒冬论”已出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一些原本表现较好的VR创业公司出现经营问题。

    事实上,资金链困难、裁员、欠薪等危机不只是出现在完美幻境这一家公司身上。曾经被认为是VR硬件领域代表的暴风魔镜在去年第四季度裁员;成立仅4个月就获得天使轮融资2000万元的VR内容创业公司米多娱乐也陷入欠薪、裁员的漩涡;VR创业公司众景视界也被爆出拖欠员工工资,员工曾发起集体仲裁和诉讼。

    最先意识到并且提出“VR寒冬”的是投资人。在不少创业投资论坛上,一些投资人表示,自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很少投资VR项目,或者只看不投,而且目前市场上也没有比较好的VR投资标的。

    VR创业公司面临的创投环境已大不如前。有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VR行业融资总规模达8.16亿元,共有18家创业公司获得融资,而第二季度后,新获得融资的创业公司仅5家。越来越多的VR企业,感觉钱袋吃紧,入不敷出。例如,暴风科技2016年业绩快报显示,暴风集团2016年净利润比上一年下降69.42%,对VR的投资是利润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曾与多家媒体、影视公司合作的VR内容创业公司米多娱乐。2016年年底,米多娱乐天使轮融资2000万元后,还进行了一轮Pre-A轮融资,即使如此,资金仍然不够。以米多娱乐较为重视的VR娱乐节目为例,拿下《我是歌手4》这档2016年热门娱乐节目的VR版权就花费甚巨。此外,该公司还曾为鹿晗、汪峰、黄致列、吴亦凡、尚雯婕一众明星提供VR直播和视频服务,与这些大明星进行版权合作的花费也不少。作为一家还在成长中的初创企业,资金链压力自然沉重。

    一个更加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一些VR/AR创业公司不仅失去了资本“输血”的支持,还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例如,出现危机的众景视界公司曾经在京东发起AR运动智能眼镜产品的众筹,售价近3000元,筹集到了100多万元,但除去京东众筹,消费者其他渠道购买这款产品的数量非常少。

    某VR内容开发公司负责人潘杰(化名)分析认为,近年来很多创业者都加入VR赛道,但由于硬件不成熟,体验良莠不齐,导致大多数VR产品的体验都比较初级,VR内容公司很难收费,并且这样的VR产品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们希望VR内容公司能研发出时间更长、体验更好的内容和游戏。

    “这是有代价的。去年拿到钱的公司,很多都没有足够的钱去研发更好的内容,因为大家都没有想好怎么去变现。”潘杰说。

    脱离实际 定位模糊很危险

    没想好的不只是变现方式,有些VR企业在过去两年间,连自己该选择哪条赛道都有些纠结。

    据离职员工反映,完美幻境一度认为VR的硬件跟内容缺一不可,于是在研发新一代专业级全景相机的同时,团队规模并不大的完美幻境还尝试自己做VR直播业务,比如为央视VR直播“2015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等。

    一边想做专业级的硬件产品卖全景相机,一边想做消费级的内容产品提供VR直播服务,完美幻境的定位随着选择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并不为业内所看好。

    “好几千元的全景相机很难卖出去,所以他们可能是想通过多做内容,多谈合作打出名气。但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做相机的(公司)不好好研究怎么做出更好的相机和镜头,却去给人拍婚纱照。”某创投机构投资总监周楠(化名)曾接触过完美幻境,他认为他们的一个问题就是定位比较模糊,而且硬件产品迭代不够快,很容易就被其他全景相机厂商超越。

    作为VR内容领域的创业者,潘杰并不理解完美幻境当时的选择。他认为,由于当前VR硬件产品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VR内容参差不齐,大多数时候都不能留住用户,更难以变现。

    “很多内容的变现是基于大规模用户基础上的,但现在的用户还比较少。”在潘杰看来,创业公司调整定位的做法很正常,但也应该考虑实际的市场情况,尤其是要想直接向消费者售卖VR内容,就不能想当然地行动。

    国内首个VR/AR垂直连锁孵化器“第十区”的联合创始人钱雨也有同样的担心。他发现,不少创业者对自己想做的产品抱有很高的市场预期,但对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没有清楚了解,或者没有考虑到市场实际需求,“这是过去一年里比较大的一个问题”。钱雨举了个例子:去年有不少人在做VR直播平台,但真正愿意花费时间去观看或自己发起VR直播的用户并不多,因此没有用户主动生产内容,这样的VR直播平台其实没有意义。

    中关村品牌协会国际VR联盟技术顾问、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研发总监董嘉旭认为,一些没有弄清楚方向就“开车上赛道”的创业公司,要么是可以不断分析、改善选择找到正确方向的“老司机”,要么是慌不择路、见异思迁随大流的“恐慌性创业者”,而后者显然更要命。

    董嘉旭总结称,VR创业如果不及时解决定位问题会很危险。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像是一辆在高速公路出口纠结不前、转来转去的车,出事只是迟早的。”

    大浪淘沙 “春天”到来前要先活下来

    在完美幻境出现危机之后,有不少人认为全景相机这个细分领域留给创业公司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甚至“VR寒冬期还很长”的论断也甚嚣尘上。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长期关注VR/AR领域创投和孵化的钱雨表示,目前的VR技术、硬件、内容等仍处于产业链发展的初期,就像是移动通信产业的“大哥大”时代,但一些业内人士没有做好预期管理,让用户以为现在就可以使用iPhone级别的VR产品,等用户真正拿到手上体验之后,自然会产生落差感。钱雨观察到,一些企业低估了VR创业的难度,贸然进入,不仅很难做出成功的产品,更为今后的资金链危机埋下了隐患。他注意到,近年来有一些原本做网络游戏的创业者,本来在网游领域就没赚到钱,因为觉得VR是个新热点,所以趁着机会就马上转换方向研发VR游戏,但并未成功。

    “这种预期错位,就会造成用户、资本、创业者对整个行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最后导致大家的期望都没有达到。”钱雨认为,VR行业应该有所反省,加强对投资人、用户的预期管理,绝不能忽悠投资人和用户,否则他们今后对VR产业的信心将大大减小。

    对于外界流传的“寒冬期”的说法,周楠不以为然。“实际上正在踏实做事的创业者没有出来说话,也有很优秀的团队拿到了融资闷声发大财,这个时候它们也很谨慎。”在采访中,他一再强调,这个行业远远不是“冰冻三尺”,只不过因为还处于技术的成长期,产业发展要比想象的慢一些。

    潘杰则认为,越是“寒冬期”越是考验行业的时候,一方面考验企业怎么把科技转化成商品,另一方面考验行业能否把一些投机者淘汰掉。多次创业的经验告诉他:经过大浪淘沙般考验的公司,将来都会听到“春天”的脚步声。

    不过,要想等到“春天”到来,首先得在“寒冬”活下来。董嘉旭认为,“寒冬期”对于VR企业来说,其实是短兵相接的时候,除了练就一身“硬功夫”以外别无他法。“创业永远的任务就是生存,如果已经感受到了寒冬的威胁,那么请在春天入行的你,在冬天努力活下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实习生 张均斌 王方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21日 09 版)

一些创业者没弄清方向就开上VR“赛道”
云大一学院置换学分为大学生双创“松绑”
兰州将实施电商人才万人培养计划
我国将推进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