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双粗糙宽大、带着血泡和老茧的手,乍一看很难把它们和一位政治主官联系起来,就连这双手的主人——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政委武仲良都说,这不像一名指挥员的手。
入伍28年来,凭借这双扣板机、握匕首、攀高墙的手,48岁的武仲良多次带队参加全军军事比赛、国际特种兵竞赛,除自己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之外,还为部队培养各类特战骨干1500余名。
如今,这双布满厚茧的手经常翻阅各类书籍、报刊,记下密密麻麻的理论学习笔记,并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挥舞。机关里的干部认为他“文能服众,武能慑敌”,基层战士评价他“接地气,没有架子”。
“政治工作要成为行家里手,军事工作也要成为行家里手。”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这样要求广大政治工作干部。而这一直是武仲良努力的方向。
魅力带兵、能力带兵,而不是权力带兵
作训科参谋尹顺洋第一次见到武仲良是在2014年,那时他刚刚毕业来到特战旅,觉得政委应该是“戴眼镜、很威严、身材微微发福”的形象,但眼前的武政委身高1米75,体重75公斤,肌肉紧绷,透着一股军事干部的气质。
武仲良是2013年年底到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任政委的。他和同期上任的旅长郑永强身高、体型差不多,都是黑乎乎、精干型的,与他们“搭班子”的其他常委经常说他俩像一个人。
每天下午,武仲良都会出现在旅里的训练场上,跑步、拉单杠、过障碍,一练就是两个小时。锻炼过程中,他喜欢和训练场上的战士们打招呼,交流训练心得,几个月下来,特战旅大部分班长的名字他都叫得上来。
战士们对这位新上任的政委充满了好奇。几年前,旅里几名干部和战士参加在斯洛伐克举办的第十四届“安德鲁·波依德”国际特种兵竞赛,武仲良就是带队的队长。大家听说武政委是带兵训练的好手,可他的军事素质究竟怎么样,没有人见过。
一次,特战二营教导员魏法祥组织全营干部训练400米障碍,正在二营跟训的武仲良皱起了眉头:“你这个方法是典型的比赛型,很多动作与实战不符,这样不行。”
“政委,我们一直这样练。”魏法祥有些不服。
“你要不服,咱们现在就比一比。”武仲良的倔脾气也上来了,当场下了战书,“我比你大十几岁,今天一个标准,让战士当裁判,敢不敢?”
一听说政委要和教导员比试,大家都围拢过来。哨声一响,魏法祥涨红着脸冲了出去,武仲良也毫不含糊。“特别是过矮板墙,一个空中踢腿越过去,只用了1秒,大家都惊呆了。”四营教导员乐庸文说,“要知道,这个动作很多年轻战士都做不到如此干净利索。”
最终,武仲良以1分43秒的成绩越过终点线,比魏法祥快了5秒,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的军事素质在旅里算可以了,没想到政委年龄比我大,成绩还比我快!”魏法祥不好意思地挠头。从此以后,武政委在旅里的威信一下子树了起来。
武仲良是一个尚武、精武的人,就像他的姓氏一样。在他的推动下,旅党委决定授予一名训练成绩第一的新兵三等功,旅常委亲自将喜报送到新兵家里,并邀请新兵父母来部队参加孩子的授衔仪式。“这是多大的光荣啊!”全旅官兵士气大振。
武仲良之前多次带队参加军内和国际竞赛,积累了丰富的训练经验。上任后,他立即将这些经验运用到特种兵的日常训练中,并改良了一些训练方法。一名大学生士兵用他教的方法投弹,几天下来投掷距离增加了10多米,“兴奋得一个晚上没睡着觉”。
开展政治教育,武仲良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从来不用准备好的讲稿,也不拘泥于室内授课。训练间隙,他就能为围坐的战士作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给新兵上第一课时,武仲良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我的特种兵之路》,还让新兵登台和他比肌肉,所有的新兵都记住了这堂气氛火热的政治教育课,记住了这个姓武的政委。
“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要水乳交融。”武仲良不断提醒自己。
从人武部政委到特战旅政委
到第26集团军某特战旅任政委前,武仲良曾经在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当了近5年政委。从主要负责征兵、民兵和预备役建设的县人武部到锤炼精兵、战时担负重大任务的特战旅,武仲良的这一调动跨度不可谓不大。
其实,在武仲良的军旅生涯中还有两次颇为传奇的晋升经历。1989年3月,武仲良参军来到第20集团军一支曾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英雄连队,成为一名侦察兵。第二年,他就在全师的比武中夺得第一名,荣立三等功。由于表现突出,列兵武仲良被直接晋升为上士,担任班长,随后提干。2000年,已经担任连长的他再次被破格提拔,直接晋升为营长。
回顾这两次破格提拔,武仲良将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带兵有方法、工作争第一。在他看来,从县人武部政委到特战旅政委的跨越同样也是因为如此。
武仲良侦察兵出身,军事素质过硬,又曾到著名的八一军事五项队学习,掌握了很多科学的带兵训练方法,被誉为“金牌教练”。2009年1月调任新县人武部政委后,声名在外的他仍然担负上级赋予的全军大项比武集训带队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
与此同时,武仲良并没有放下人武部的工作:“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干工作一定要争第一。”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先进单位在他的带领下变得更好,落后单位则很快就有极大的改观。“我只打进攻仗,不打防守仗。”他提高声调说。
在新县人武部任政委期间,武仲良带队研发民兵应急分队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人员装备实施精确动员,按照建制团标准抓战备物资储备,力主推行战备设施配套化建设,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一时间,新县人武部在系统内名声大噪。
当特战旅政委的命令递到武仲良手中时,这个44岁的老兵直呼没想到。“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份精彩!”一想起风风火火的带兵生活,他简直两眼放光。
一上任,武仲良独辟蹊径,从官兵的伙食和洗澡水问题抓起。天还没亮他亲自去菜市场验菜,严格把控采购程序和采购质量。旅里的澡堂经过整修,也从一周一开变为每天开放,还购置了野外驻训使用的淋浴箱组,战士们训练完就可以洗上热水澡。
“不解决油水、洗澡水,就没有资格要求官兵流汗水、血水。”武仲良的话一下子说到了特战旅官兵的心坎儿上。
从人武部政委上任特战旅政委不到一个月,没有人再怀疑武仲良的能力。但也有人心里嘀咕,“这个武政委舞枪弄棒是行家里手,理论层面会不会有点粗?”
接下来的事情出乎大家的意料。武政委不仅课讲得好,理论学习也毫不含糊,他的两个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政治理论、心得体会。不仅如此,他对干部的笔记本“每月一小查、每季度一大查”,亲自用红笔批阅。一些干部坦言,这个政委认真得让人“害怕”。
对于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武仲良总会在第一时间收集,先是党委机关学,然后是营连党支部学。今年元旦,习主席的新年贺词一发表,武仲良给全旅政工主官挨个打电话,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展开初期,一套权威的解读类书籍刚出版,当地书店还没有到货,他便派人到北京购买,搬上高铁运回了单位。
短短几个月,这个能文能武、个性鲜明的政委就在特战旅官兵心中扎下了根。
“不抽官兵一根烟,不拿官兵一分钱,不吃官兵一顿饭”
入伍28年,武仲良奉行的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是——以身作则。特战旅组织直升机超低空跳伞,他带头跃出机舱;政治理论学习,他带头谈看法、讲体会;在廉洁自律方面,他同样带头在前。
“不抽官兵一根烟,不拿官兵一分钱,不吃官兵一顿饭!”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全旅军人大会上,武仲良郑重向官兵承诺。讲话稿拟定好后,有人认为这三条太绝对,不好落实,建议去掉,但他坚持保留。会上宣读时,台下自发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这次会上,他和旅长郑永强还向全体官兵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随时听取官兵反映、接受大家监督。
“已婚士官家里事情比较多,能不能分开两次休假?”很快,武仲良就收到了战士的短信。旅党委研究后立即采纳了这条建议。提建议的士官不仅获得过年休假的机会,除夕还收到了武仲良的拜年短信。
“不爱往军营外面跑,不爱往家里跑,偏爱往基层连队跑。”时间久了,机关干部逐渐摸清了武政委的工作习惯,“政委每天必干三件事,一是浏览文件材料、书籍报刊,二是坚持锻炼,三是到各个连队蹲点。”
武仲良的蹲点提前不打招呼,推开门就进,不管是听课还是训练,接触到的都是基层官兵的真实生活。吃饭时他和新兵们一起打饭,晚上睡觉也是随便挑一个宿舍,和战士们睡一个班排。刚开始时,战士们看到这个扛着四颗星的大校心里都很胆怯,时间长了之后,大家对他的突然造访就见怪不怪了。
蹲点期间,武仲良摸清并解决了许多基层官兵反映的问题,对部队基本情况掌握得门儿清。去年,北部战区陆军主要领导视察该特战旅,武仲良在工作汇报中成绩讲得很少,问题讲了四页半,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认可。
训练场也是武仲良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里,他发现特战旅实战化训练量大、强度高,个别单位训练伤病率偏高。“看着战士们因为训练受伤,我心疼!”当过教练员的武仲良坐不住了,他从八一军事五项队、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邀请专家,到旅里传授推广科学训练理念和方法。
“没有强度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这是武仲良多年总结出的训练理念。据他了解,很多战士产生训练伤源于高强度训练后没有得到适当的恢复。为此,他推动建成了全军旅团级单位第一家军事训练健康保护中心,官兵们训练结束后可以去磁疗、针灸,放松疲惫的身体。“这比做多少思想工作都管事儿!”一名躺在理疗床上的战士开玩笑说。
据特战旅卫生队队长介绍,军事训练健康保护中心建成后,旅训练伤由3年前的3.1%下降到了现在的0.87%。“我有一个体会,军事训练既是军事工作,也是政治工作。”看着理疗室里的战士们露出惬意的笑容,武仲良的嘴角也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