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靠谱》用走心、妥帖、青春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马克思,原来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也经历了懵懂困惑、彷徨挣扎、升华超越的不同人生阶段。
---------------------------------------------------
早就听说家乡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一档理论节目《马克思靠谱》“火”了,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印象中以往“高高在上”的马克思,怎么变得“平易近人”起来?热衷“追星”的年轻人,怎么成了马克思的“铁粉”?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今年返乡探亲的机会一探究竟。
回看了《再见吧!黑格尔》《马克思的朋友圈》《倔老头马克思》《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等几期节目,听了红色“神曲”《马克思是个90后》,研读了同名通俗读物《马克思靠谱》,和亲戚、同学们聊过之后,我渐渐明白《马克思靠谱》到底“靠谱”在哪里。
把“马克思”请到人们当中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读书的外甥女说:“以前提起马克思,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脸络腮胡,一本深奥难懂的《资本论》,还有熬夜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而这次,马克思绝对超乎你的想象:萌萌的造型、活泼的性格、接地气的讲述,关键是还能把社会热点现象和大家关切的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讲出来,马克思真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导师’!”还有很多大学生表示,“原来马克思这么有才华,看完节目后有把思政课教材再重新看一遍的冲动。如果学校里的思政课也能像这个节目一样吸引人,我们一定会喜欢上思政课。”
《马克思靠谱》用走心、妥帖、青春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马克思,原来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也经历了懵懂困惑、彷徨挣扎、升华超越的不同人生阶段。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通过紧密联系当代青年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让人们觉得马克思并非遥不可及,马克思就在身边。《马克思靠谱》打通了科学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让大道理真正走进了群众当中,走进了人们心里。
让马克思说起中国话时髦话
很多观众和读者在《马克思靠谱》的微信公众号留言:“很棒的节目,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形象生动地把说教的政治课装进了我们的脑袋”;“原来深奥的理论可以如此这般通俗易懂,不枯燥、不做作,为《马克思靠谱》点赞”。《马克思靠谱》秉承内容红、形式潮、不戏说的原则,瞄准80后、90后受众,精心策划、精准传播,紧紧抓住年轻人的语言风格和接受特点,采用“逆袭”“浮云”等年轻人常用的时髦话语,运用深度的理论剖析、严谨的逻辑链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解读。
《马克思靠谱》让马克思说起中国话、家常话,改变了以往马克思主义推介和普及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化弊端,让人们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很好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借助新手段新元素广泛传播
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的同学很有感触地说:“第一次接触《马克思靠谱》是刷爆朋友圈的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让人耳目一新。紧接着《马克思靠谱》成了流行话题,没几天同名图书也登上各大书店以及网络畅销书的榜单。
“《马克思靠谱》这套‘组合拳’,效果真是出人意料。”《马克思靠谱》开播前,以“网络全球首发”的方式,推出颇具话题性的Rap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引发网民关注和期待。节目还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群口秀”形式,巧妙使用景别变化、短镜头拼接等电视表现手法,大量使用漫画、流行音乐等各种综艺元素,使枯燥高深的理论节目焕发时代光彩。在各大主流网站首页推荐和播出,形成规模效应。每期节目在内蒙古卫视、人民网和共青团中央微博同步直播,并切分为多个小视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进行碎片化传播。
节目播出期间,《马克思靠谱》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500万,近60家网站和传统媒体争相报道,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同步推出的同名通俗理论读物在一个月内销售一空。在去年8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媒体融合传播影响力榜》上,“马克思靠谱”位列第8名,它以全新的理念、轻娱乐的方式、全媒体的格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推广,为年轻人走近马克思、学习马克思提供了崭新方式,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互联网+思政课”
这次回乡调研,在感慨《马克思靠谱》“靠谱”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一是应该生活化、具象化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运用易于传播、便于接受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讲清楚、讲明白,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传播主流价值观念。
二是强化贴近性、互动性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贴近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直面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互联网+思政课”等载体,运用青年喜爱并接受的话语和方式来吸引学生、赢得学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好效果。
三是走出去、走进去宣传先进典型。应树立融媒体思维,走出传统媒体,推动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力,走近先进典型、走进群众当中,用生动鲜活的语言、用平凡感人的细节,感染人、吸引人、激励人,使人们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刘媛(中宣部宣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