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旦、净、末、丑的戏曲人物变成可爱生动的动漫造型,当唱、念、做、打的戏曲程式被精心刻画成动漫场景,当越来越多不同剧种的经典唱段被制作为动漫作品,戏曲动漫——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正逐渐成为传承国粹的重要形式。
不久前,“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戏曲文化体验大课堂”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活动现场,身穿民族服装的壮族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戏曲动漫《三岔口》,有的热情地表演着当地的壮族歌舞,有的迫不及待地换上戏服,跟戏曲演员们学起了片中人物的动作和唱腔。
“让小学生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通过赏析经典剧目、学唱经典唱段,了解戏曲常识,孩子们对戏曲欣赏有了兴趣,作为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也就有了希望。”10年来,作为九天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天星”)总经理,李建凤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了涵盖全国五大剧种和地方剧种的100多个剧种、500多个剧目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此外,教材研发、教师培训、校园推广等一系列实践也形成了可行性模式,戏曲动漫已经开始在校园生根发芽。
都没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戏曲,何谈喜欢?
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正面临传承断代的尴尬,而其中少数民族剧种的处境更是不容乐观。从2006年起,文化部已先后公布了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其中入选的少数民族剧种有8个,包括藏戏、壮剧、傣剧、侗戏、布依戏、彝剧、白剧、佤族清戏。由于面临剧本荒、老一辈艺人远去,一些剧种被列入“非遗”名录却没有演出,目前一些少数民族剧种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许多举措拯救传统戏曲,很多地方开展了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行动,但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戏曲仍然没能摆脱“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
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戏曲,从小接触传统文化的精华?
2006年,时任湖南省京剧团副团长的李建凤,就戏曲传承的问题到长沙市楚怡小学调研,当时她带着一段17分钟长的晋剧折子戏《凤台关》给两个班的学生播放,孩子们看了几眼后,兴趣全无,教室里一片吵闹,又试探着播放了一段两分多钟的改成动画形式的晋剧《凤台关》,没想到教室立刻鸦雀无声,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李建凤印象深刻。之后,她又带着越剧《九斤姑娘》到北京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调研,发现最受欢迎的还是戏曲动漫。“动漫最大的受众是青少年,戏曲要传承,必须在方法上与时俱进,用孩子们喜欢和接受的方式,有意义的事还要做得有意思。”李建凤说,戏曲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它就像一座博大的图书馆,其中主题为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而调研过程中他们却发现,青少年对戏曲几乎是零接触。
“都没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戏曲,何谈喜欢?我们利用现代媒介手段,将戏曲变成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喜欢的形式,也许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喜欢戏曲动漫形象而喜欢上戏曲,他们就是传统戏曲未来的希望。”李建凤说。
当年,10分钟的动画花鼓戏《补锅》将颇具美感的原创动漫、戏曲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巧妙融合,孩子们看得兴致勃勃,这给了花鼓戏演员出身的李建凤和她的团队很大的信心。
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补锅》,是花鼓戏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讲的是一个挑着扁担在乡村里补锅的年轻人,智慧地说服未来的丈母娘,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故事,充满浓郁的地方风情,时代特征,唱腔活泼,唱词诙谐,为当时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李建凤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欣赏趣味的变化,这些经典戏曲作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传承优秀艺术文化遗产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将戏曲与动漫结合
李建凤跟戏曲打了半辈子交道,早在2006年,身为湖南省政协委员的她就在湖南省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提出将戏曲艺术与动漫艺术相结合,借用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传递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粹。
在李建凤看来,少数民族剧种更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或曾建专业剧团的少数民族剧种有:傣剧、白剧、彝剧、壮剧、藏戏、维吾尔剧、蒙古剧、满族新城戏、苗剧、畲族山歌戏,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秀演出剧目,有的剧团还获得了全国性金奖,仅参加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戏剧会演并获金奖的剧目就有:西藏藏戏《文成公主》《金色家园》、青海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云南傣剧《南希拉》《刀安仁》、云南彝剧《疯娘》、广西壮剧《瓦氏夫人》、吉林满族新城戏《洪皓》等。面对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经典,李建凤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荐给孩子们。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传统戏曲的种类已从1959年的368种减少至2013年的286种,而且正以每年超过一种的速度在消亡。在李建凤看来,和时间争抢濒危戏曲文化遗产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九天星正式组建,李建凤带领她的团队开始了戏曲动漫的研发创作。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传统戏曲讲究手、眼、身、法、步,舞台上一招一式都有讲究,而动画制作人员并不懂戏曲,隔行如隔山。如制作花鼓戏《打铜锣》的动画时,打铜锣总是打不到节奏上,做了4个版本都不尽如人意。为了将传统戏曲的神韵在动画中表现出来,李建凤请来了专业的戏曲演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
在李建凤看来,戏曲动画和普通动画有较大不同,它们必须最大限度地保留戏曲的特征,如脸谱、造型、唱腔、音乐等元素都要得到呈现,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戏曲动画或戏曲动漫。“搞戏曲动画的人应该是通才——既要熟悉戏曲艺术,又能驾驭动画技术和规律。另外,戏曲动漫的制作成本很高,既要录制唱腔和配乐,还须购买版权。为了一个梦想——探索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播传承的新途径,李建凤带领她的团队一干就是10年。
李建凤说,她的团队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承担着抢救濒危戏曲文化和制作原创动漫的双重责任。2007年7月启动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第一部共100集,包括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常见剧种,也选取了耍孩儿、碗碗腔等珍稀剧种中的代表剧目,共涵盖54个剧种,其中的32个剧种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体验式学习“让传统戏曲和孩子近了”
既然是对青少年进行普及教育,李建凤的团队从一开始就广泛听取孩子们的意见。长沙楚怡实验小学和湖南省文化厅幼儿园的小朋友自发参与到戏曲动画的创作中,对戏曲动画中的剧情、对白、唱词、音乐设计等提出大胆的想法,还动手设计他们心目中的戏曲动画形象,戏曲动画《补锅》主人公兰英的动画形象设计,就是从一名小学生的一幅画中得到的启发。
为了进一步拉近戏曲动漫和孩子们的距离,普及戏曲知识,“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进校园活动”于2012年启动,一种传播传统戏曲文化的新模式“戏曲动漫文化体验大课堂”也应运而生。学习戏曲常识、模仿戏曲动作、领会戏曲人文精神等环节,通过直观快捷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展开,在互动情景、体验形式中打造了一堂堂属于学生自己的公开课。
“自2015年至今,我们已在湖南省及重庆市的12个地市300多所学校,完成了300多场‘戏曲动漫文化体验大课堂’演出。”李建凤说,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让传统戏曲和孩子近了”。
除了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大课堂”,李建凤的团队还开设了系统学习的“小课堂”,通过看动画片、讲戏曲故事、学戏曲知识等向孩子们系统传授优秀的戏曲文化。迄今为止,以戏曲动漫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模式已走进全国十几个省(区、市)的3000所中小学。
要实现戏曲进课堂,需要有一支热爱戏曲、了解戏曲知识的教师队伍。“在文化部、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国内首次、高规格、大规模的‘音乐教师传统戏曲素养’教学培训,培训覆盖了湖南省137个县、市(区)的300所小学、幼儿园。”李建凤说,从2012年开始,她还带领团队着手编写国内首创的配套教材,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家京剧院的音乐教研员及相关剧种的戏曲艺术家进行指导,目前已编撰出版《中小学美育课程教材·戏曲》(1—6年级)教材、教师用书、音像资料及教学课件等,共12册,涵盖昆曲、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五大剧种,湖南花鼓戏、祁剧、阳戏、苗剧等特色剧种也被编入其中。
10年来,李建凤和她的团队在戏曲文化传承与普及上,探索出一条集“戏曲动漫创作、戏曲动漫文化体验大课堂、戏曲动漫教辅教材编撰、戏曲动漫教学师资培训”为一体的新路径。
“传承戏曲艺术是一项长期工程”
从园博园的北京戏曲文化周,到第7届长沙(国际)动漫游戏展,“戏曲动漫文化体验大课堂”、戏曲动漫教材、《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和衍生品等备受观众青睐。
动漫产业是以卡通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等为主要生产内容的产业,被视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在李建凤看来,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的互动必将为中国文化产业开辟一个新的空间。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从丰富的戏曲文化宝库中找到原创的素材,为中国动漫产业挖出一座金矿。
“10年来,我们已完成涵盖全国五大剧种和地方剧种的100多个剧种、500多个剧目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为地域性戏曲文化传承提供了充足的内容。”李建凤说,截至目前,九天星已经成功采集了全国70%的戏曲剧种资源,收集了传统非遗戏曲剧目近3.5万分钟的素材资源,涵盖了京剧、昆曲、秦腔、川剧、评剧、黄梅戏、藏剧、蒙古戏等200多个剧种,还建立了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数据库平台,已拥有8项戏曲动画软件著作权。
李建凤介绍,近年来,“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已获得首届动漫奖最佳新媒体动漫作品奖等多项荣誉,2010年戏曲动画《三岔口》、《刘海砍樵》还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礼品,被文化部派送到我国200多个驻外使领馆。
“传承戏曲艺术是一项长期工程。”李建凤希望,戏曲动漫进校园活动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家合力来推进戏曲的传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