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事件观

别为想象动气

程曼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29日   09 版)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老电影,叫《京都球侠》。

    从名字不难想到大致的剧情,说的是清末,欧洲的一支球队在京城欺负中国人,结果被一位球侠带领各路奇人打得落花流水。

    在这场百年前的比赛中,打败了欧洲冠军队的中国人靠的并不全是足球技术。比如其中的一个大头粗脖子的就会气功,可以意念踢出“九曲十八弯”的进球路线,还有人踢着踢着就从裤子里摸出一条蛇,吓得法国人一愣。

    后来到了21世纪,就有影迷或许也是球迷说,这电影挺丢人的,尽用些邪门歪道的小手段,赢得不很光彩,纯属弱国的意淫。

    但再怎么“不光彩”吧,这些小手段好歹是用在赛场上,近来的一条传言,就比气功和摸蛇更加没创意也不光彩。说的是3月23日中韩足球大战的前夕,有人夜里跑到韩国足球队入住的长沙顺天凯宾斯基酒店,隔10分钟就放一次鞭炮,想吵得韩国人睡不好觉。

    这传言是24日流行起来的,前一天晚上的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队1∶0战胜韩国队。本来是件特别高兴的事,却因这一传闻引起了争论。

    人们还发现,在赛前的网络直播中,央视解说员刘嘉远曾提到,“应该去韩国队酒店放炮,就当过年了,一晚上鞭炮别闲着。”这被看成放炮的诱因。

    毫不意外地,也跳出了很多为这种行为辩护的声音。比如这是足球文化,论捣乱,那还比不过欧洲球迷。又比如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中国球队去韩国时,就曾遭遇酒店没热水、晚餐吃不饱、夜训不给开灯的特殊待遇。

    正当讨论热火朝天之际,讨论者的思绪已从当下因“萨德”事件而趋冷的中韩关系,飘到了早年的暴力排洋时代,事情却突然就变得无聊和滑稽了。因为出现了另一种可能:并没有球迷跑去放鞭炮。有当地居民称,是附近有老人过世,夜里才放了鞭炮。警方也称并未接到报警。凯宾斯基酒店官方回应里说:“3月23日凌晨所传闻的事件,在酒店安全控制范围内。”

    球迷的鞭炮,到底有没有放、放了几次,还不清楚,沉痛的指责、热烈的欢迎、急切的辩护就一齐涌了上来。这一声“缥缈隐约”的鞭炮,的确炸出了实实在在的回声,形成了一波波的舆论对阵。

    在对阵中,如果非要我踢个位置,我也会站在放鞭炮的反面。别扯什么足球文化,不是一切存在的就合理。欧洲人干什么我们就跟着干?这实在是一种不高明的借口。更别提韩国人不供热水、不给开灯的行为了,若事情如此,羞耻属于他们,我们没必要去学。

    一个中国球迷,如果越是看重这场球赛,越是在中韩关系不太好的节骨眼想证明某种民族精神,越不能背后使坏。这反倒会让赛场上的运动员承受压力。

    但这种舆论对阵的基础本身是不牢靠的,放鞭炮很可能并未发生。把不确切的事当成确凿的事实,跳出来指责,有些可笑了。也不知道是笨是坏,还是因为逮着了一个指责的机会,所以乐昏了头?

    其实整件事,只有刘嘉远在直播里的那些话是得到确认的。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解说员,在公开渠道,以职务身份号召人去使“盘外招”,不管是不是玩笑,都不妥。所有的批评中,可能只有针对这位解说员的失言打到了实处。但他的话并不能直接成真。把“一整夜的鞭炮”当成事实去接受,再痛斥一番,是给自己加戏了。

    在一切机智的辩论之前,我们缺乏一种重要的智慧:就事论事的品质。不是不会,是不想。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评论”成了一种竞争,有些人是真的为了表达,有些人是为了证明自己聪明又迷人,所以各种观点、各种视角,常使人眼花缭乱。口水之中,足球和它在特殊时刻承载的民族意识,从古典的严肃,走向了现代的庸俗,最后滑向了后现代的无聊。

    《京都球侠》的结局是这样:赢了球的侠客,因为得罪了洋人,被押往刑场。这个“盘外招”比放鞭炮厉害多了,直接要人命。

    在现代中国,这种壮烈的悲剧很少见了。当多数人真的过上了被押上刑场的先烈们期待的安居乐业的生活,无聊成了生活常态的一部分。不是“吃饱了闲的”,谁考虑放鞭炮的是非呢?

    但我想,我们又多少需要“吃饱了闲的”余裕,需要思考很多事情的意义和可能的导向。只是思考和得出结论的姿态也许应该更从容一点。大脚射门,直接得出某种结论,可能痛快。但把球多传几次,打一个巧妙的配合,别急吼吼地给是非判断,比赛才有更多观赏性吧。

程曼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3月29日 09 版)

别为想象动气
学生会主席与他的百万元骗局
新闻眼
深圳的基本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