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想一个问题:楚门回到现实世界后会怎么样?他会怀念原来的世界吗?
哪怕没看过,很多人也一定听说过《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男主角从出生之日起,就置于一个由电视导演搭建的摄影棚里。他身边父母、妻子、邻居、同事……所有人都是演员。这一切又都通过隐藏着的数千个摄像头,让真实世界里的人们看到。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真人秀。直到最后,楚门发现问题,历尽艰难,才逃了出去。
逃离虚拟的世界,回到自由而真实的社会当然是极好的。但楚门是否能适应这个真实又残酷的世界?他在一个小镇上成长、生活了几十年,是否也会想“逃离北上广”,回到那个封闭的小镇上去?
就像鲁迅问:娜拉走后怎么样,楚门走后也存在相同的问题。鲁迅在那篇演讲的最后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国家如此,人亦然。鲁迅说的当然是极大的问题,如果我们要改变一些小问题,比如改掉刷朋友圈的习惯,是否就会容易呢?
有时候,我觉得朋友圈就像“楚门的世界”。你看,我们每天要花很长时间在朋友圈的世界里。它几乎成了我们认识世界最主要的通道,甚至可以说,它塑造了我们对当前世界的认知。
最近在我的朋友圈里,只有三件事:遭限购的房子、高利贷引发的惨剧、亘古不变的微商广告。虽然我觉得微商语言太过粗糙,但是并不反感,毕竟朋友圈早就变成一个广告圈了,就算不推商品,朋友们也会推自己的公号、职务作品等。
清明节前那几天,老婆孩子回老家了,家里只剩我一个人。每天我就是上班、下班、加班,其他时间除了看会儿书,翻最多的就是朋友圈。于是,我的整个世界除了工作就只剩下山东和没完没了的房子问题。再之前,整个世界里就只有中国足球。过几天,可能会变成另一个社会事件。
这是春天啊,我竟然很少看到有人踏青、赏花,也没注意到谁带着爱人出门远行,整个世界布满怨言和沉重的氛围。
我手机里有680位联系人,但真正能看到其朋友圈的,估计也就几十人。换句话说,正是这几十个人,通过朋友圈,为我塑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不一样,每个人也都处于不同的世界。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凯斯·R·桑斯坦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共和国:社交媒体时代的分裂民主》(#Republic: Divide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他在书中谈到了社交媒体的“楚门化”。他发现,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更容易生活在由经过选择的Facebook和推特消息以及不透明的网络公司算法构成的封闭社区,显然,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的朋友,就是信息的选择者。
而且,由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老社交法则,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更多接触到的是相似的观点以及兴趣相近的内容。世界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多元化被极大压缩。网络确实非常便捷地将人们联系起来,却也同时构成了一堵墙。
我早也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没有哪个知道自己在笼子里的鸟儿不想飞出去,也没有哪个知道自己被墙困住的人不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关掉朋友圈,回到现实世界。
与楚门相比,逃离朋友圈并不困难,新版本软件,只需要在“隐私”里关闭朋友圈入口就可以了,如果同时选择只允许朋友查看最近3天的朋友圈信息,闭圈3天后,人们在微信里就看不到你的消息了。
但逃离之后又会怎样?想到一个抖机灵的段子,我还是忍不住想在朋友圈发一下;跑了个步,不在朋友圈里炫耀下,真觉得是白跑了;我关注的那几个漂亮姑娘,不给她们点赞,迟早有一天她们会忘记我……于是,忍不了几天,我又回来了。
朋友圈的这种开开关关,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了。后来我索性把个性签名设置为:“又双开朋友圈了”。等到我闭圈的时候,会顺便把签名里的“开”改为“关”。
关闭朋友圈最近终于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以至于有人写了篇《为什么越来越多朋友关闭了朋友圈》,阅读量“10万+”。很多人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篇宣扬关闭朋友圈的文章。
我确实有很多朋友没开朋友圈,有个朋友估计是经常被人问到,不胜其扰,只好开了朋友圈发一条声明,邀请大家去Facebook的圈子找她——这就是现实,我们不在这里,就在那里,总之都在一个圈子里,一个由网络编织成的圈子里。当我们的圈子已经搬到网络上之后,我们就无法逃离了。
就在第N+1次关闭朋友圈的那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去年3月,英国一家电视制作公司打造了一档野外求生真人秀《伊甸园》。节目组将主角们送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让他们回到人类的原点,过上农耕的生活。
这可算是一场彻底的逃亡。他们的生活也通过摄像机直播给文明世界的观众——但现实社会里的人们,对这种生活并没有多大兴趣。收视率直线下滑,节目只播了4集就惨遭下线。
奇怪的是,节目组并没有通知真人秀里的男女主角们,任由他们在当地待了一年。这一年里,英国换了首相,还脱了欧,川普赢了大选,恐怖分子在欧洲发动了一系列攻击——直到他们重新回到原来的圈子里,才知道这一切。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