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凤莉)“点亮一个火把,传递一种精神!”清明节期间,一个火把在微信上点燃了很多人的朋友圈。这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负责制作的《清明祭英烈——传递火种,缅怀不朽》H5作品,也是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的一部分。截至4月4日凌晨,这个H5作品的阅读量已达426万,有225万读者通过朋友圈将火种传递给自己的朋友。
该作品是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融媒工作室团队集体创作的,自2015年“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开展以来,这已是他们第三次制作该活动的H5。
“压力很大!”H5项目策划负责人史剑坦言,在H5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普通的H5形式已经很难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如何吸引他们的关注,让他们对作品产生共鸣成为一个挑战。
经过反复讨论,工作室决定放弃大家常规印象中的献花或者点蜡烛等普通祭奠形式,“我们最后用了新的创意。”史剑介绍说,融媒工作室进行了大胆创新,在H5传播的过程中,每位读者点击后,都可以点燃火把,分享给好友,同时自己也成了火种的传递者。“我们宁静安稳的今天,正是先辈们想用生命点亮的明天,在这个清明,让我们传递火种,缅怀不朽,铭记永恒!”
这个看似精短的H5作品出炉过程并不容易。主创人员李世芳记得,从接到任务开始策划到作品完工,用了两周多时间,一直到4月3日正式上线之前两个小时,团队还在争分夺秒地调试。
“这个作品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内嵌了一个视频,如何让视频和H5无缝衔接是个问题。”李世芳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接视频,当她拿到视频制作方发来的视频后,几乎是用“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去审视。
拿到第一版视频时,她和小伙伴们反复测试观看,最后发现了一个细小的问题:视频的第一帧跟H5中的图片不一样,“里面云飘的位置不一样。”这个连视频制作方都没看出来的问题被李世芳“揪”了出来,“如果不一样,那么从H5页面进入视频会显得有些突兀,衔接不流畅,影响读者的浏览体验。”
为此,她翻看了以前所有与视频部门合作过的H5作品,反复与视频制作方沟通,修改了三版。
视频问题解决了,如何完美嵌入则是交互设计师杜晓彬面临的挑战。“有时候视频在播放,却只有声音没有画面,有时候视频播放完了,却跳不到点火把的那一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杜晓彬不断做技术调整,反复测试,作品临上线之前,他熬了一个通宵。
“传递火种,铭记历史!”很多网友在浏览完这个H5作品后这样留言。“我们也希望大家看到后有所触动,能够多想想先辈们,自觉去传承历史精神,这就是我们这个作品想要传递的。”史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