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59.1%受访者家中一直保持清明祭祖传统

受访者清明假期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和在家休息

实习生 崔艳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06日   07 版)

    漫画:唐春成

    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和煦明媚的春天遇上清明“三天小长假”,为人们提供了祭祖、踏青的便利。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本次清明假期,受访者主要活动有:扫墓(包括祭扫烈士公墓等)(54.3%)、祭祖(44.1%)和在家休息(43.9%)。其他还有:外出春游(34.3%)、朋友聚会(22.1%)、加班工作(9.3%)和学习充电(5.1%)等。

    “平时工作忙,正好可以利用清明假期在家好好休息一下。”来自陕西咸阳的公务员范立明(化名)这个假期在家看书、刷剧,“放松心情,顺便补补觉”。

    “抓紧时间备考,查漏补缺。”河北邢台的萧旭今年高三,“平时上课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走,节奏很紧张。假期的时间相对自由,可以着重补习短板科目”。

    “假期最重要的事就是回老家祭祖。”在北京工作的张平亮老家在山东济南,每年清明,他都会赶回老家祭奠爷爷。

    河南郑州的苗红钰一家则利用这次假期到北京游玩,“难得一家三口都有时间”。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本次调查中,59.1%的受访者家中还保持着清明祭祖的传统,24.5%的受访者家中有时会因某些原因中断,也有11.9%的受访者家中不再有类似的活动。

    “我家每年清明都会祭祖、扫墓,从未中断。”张平亮表示,即使家里人当天有事难以成行,也会由家族中的其他人代劳。

    范立明一家3年前卖掉了老家的房子,举家搬到咸阳市区。“老家的亲戚越来越少,逐渐也就不再回去了。清明节时,会在城区内指定的文明祭祀点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的意义深远,不同人对此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数据表明,清明祭祖对受访者最大的意义在于追忆先人(60.9%),其他意义依次为:继承传统(53.5%)、以此契机家人团聚(29.9%)、了解家族历史(29.1%)、增强生活的仪式感(25.0%)、铭记家乡故土(24.7%)、追求幸福的动力(21.7%)和对生命保持敬畏(20.5%)等。

    “每次祭祖结束后,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回忆祖辈们当年的故事。”萧旭认为,清明祭祖是了解家族历史的好机会。

    张平亮觉得,清明祭祖使他的生活更有仪式感。“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匆忙,需要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帮助自己沉淀下来”。

    清明节扫墓、祭祖、追忆先人的同时,也常有一些不文明现象发生。

    在范立明老家,不少人都有扫墓结束后燃放鞭炮的习惯,“墓园、墓地大都在山上,随意燃放鞭炮非常危险”。此外,范立明还观察到,尽管城区内设置有专用的文明祭祀点,“随意祭祀的情况依然存在”。祭祀后,遗留下的物品如果没有及时清扫,也会对市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关于文明祭祖,人们有哪些建议?调查中,52.2%的受访者建议不燃放烟花爆竹,43.1%的受访者建议不带火源上山,41.2%的受访者认为应拒绝铺张浪费,40.7%的受访者建议不焚烧纸钱香烛,35.8%的受访者觉得可采用鲜花、纸花等作为香烛替代品,32.9%的受访者认为不应搞庸俗封建迷信,22.6%的受访者建议积极宣传文明祭祖理念,21.3%的受访者觉得可通过网络祭祖。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对待传统节日和习俗应有的态度。”张平亮说。

    受访者中,00后占1.1%,90后占19.3%,80后占50.6%,70后占20.9%,60后占6.5%,50后占1.1%。

    29.4%的受访者来自北山广深,31.7%来自其他省会城市或直辖市,23.1%来自除省会城市外的地级市,10.5%来自县级市,4.9%来自乡镇或农村。

实习生 崔艳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4月06日 07 版

59.1%受访者家中一直保持清明祭祖传统
56.2%受访者建议增加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
78.8%受访者建议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规划统一管理
想创业的大学生应先到相关领域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