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孤独换来这个年龄独有而珍贵的自由

杨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06日   02 版)

    25岁生日和平常并没有什么差别,除了办理信用卡的银行和航空公司发来的祝福,以及QQ上的生日提醒。依旧是挤地铁,上班,下班,挤地铁。回家后,照常打开外卖软件,边等待送餐小哥,边刷豆瓣和知乎,然后看着一集《老友记》吃完晚饭。工作两年多来,大多时候都是这样重复,就像模具刻出来的。

    说实话,我自己还是挺满意这种状态的,只不过时有时无的孤独感分外强烈。

    说孤独又有点矫情。上班时,我每天至少要打十几个电话,每周平均要和客户吃饭三次,周末还能约着同学朋友玩桌游打麻将。

    25岁的孤独,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困惑与尴尬。校园里,同学纷纷走进职场,各自陷进了自己那一方逼仄的角落,或苦苦挣扎,或风生水起,偶尔相见也不过各自惊叹于日益增长的酒量和渐渐隆起的肚腩。自己和工作伙伴打起交道来依然生涩慎微,多一分显得谄媚,少一分又疏于冷漠。因此,大多时候,我还是一个人乐得自在。

    很多时候,孤独并没有明显的心理副作用,只是在时间面前显露出无比的杀伤力。一个人的日子往往觉得时光漫长,每年却总有那几个时点提醒你青春飞逝,比如春节,比如生日,于是一次又一次觉得人生蹉跎,一事无成。

    就像这普通而糟糕的一天。上次那个丢失了汇款单的国企财务女主管,今天又打电话过来质问为什么资金到账时间又晚了五分钟,电话里只能耐心听着她不间断地投诉,同时一个劲地道歉,挂掉电话,立刻上网买束鲜花和水果送过去表达歉意。本来约好中午一起吃饭的客户临时出差,意味着已经就拖了一个月的项目还要继续耽搁。下午开会,领导公布了二季度的业绩指标,高不可攀的数字顿时让即将到来的小长假也难言轻松。

    当电视里的95后已经在体育场上大展身手,而自己才刚从校园里走出,独自摸索着职场的游戏规则,生硬笨拙地模仿。何况还有那无法绕开、人人为之色变的房价。对于绝大多数外地年轻人而言,若非拉上上一代的全部家当,是断无可能在京城换得一张上车票的。当车门渐渐关闭,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那最后一批乘客。于是,一方面是想象中迈入社会与开始工作的踌躇满志,一方面却是告别象牙塔之后真正意识到自我的渺小与无力。

    学生时代目标清晰而明确,大多是为了一纸高分,工作之后人生的维度忽然复杂起来,目标也非线形化,再没有一个关于优秀的绝对标准成为努力的方向。大概这就是这个年龄所面临的孤独的真正起源。

    滴水难以改变洪流的方向,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浪潮席卷而去,对于终点却一无所知。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与剧烈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个体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很难说得清今天的某种努力在10年后是否依然有意义。

    当然,孤独感伴随的焦虑并非总是坏事。它会时刻提醒你不要不切实际,也会让你对成功学鸡汤保持警惕。不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能成为俞敏洪,也不是每一个中关村卖电脑的都能成为刘强东。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孤独往往换来的是这个年龄独有而珍贵的自由。没有柴米油盐的琐碎,没有功名利禄的光环。

    当昔日的抱负雄心一点点支离破碎,不可一世的自我形象渐渐坍塌,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弥合两者间的鸿沟,和前辈一样,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终将会在老去之前接受平凡的命运。“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社会的现实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困顿于世就像在水中挣扎,唯有猛吸口水,纵使不能浮于表面光鲜,也能沉入水底风平浪静蓄力待发。

杨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4月06日 02 版

90后老了?焦虑中你看出什么
我不想25岁就死在“人生定型”的魔咒下
孤独换来这个年龄独有而珍贵的自由
未曾经历沧桑的他们只是累了
陷入“中年危机”的90后们,
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