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大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融媒小厨”就开了“灶”——8块屏幕上,报纸、网站、App、微信、微博正在上传《清明祭英烈:传递火种,缅怀不朽》H5作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融媒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小编在一旁忙着联系各个端口的负责人。
今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第3次承接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开展的“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几天来,H5数据不断攀升。截至4月6日11时,H5作品阅读量已达985万,超过600万读者通过朋友圈将火种传递给自己的朋友。
打开H5,封面是灯火辉煌的城市夜幕,向上滑动,画面出现多年以前战争的场景,哭泣声和枪炮声传来。一位战士举着火炬和国旗前行,一群保卫国家的战士冲锋陷阵。接着,天安门广场、载人航天飞船、中国地图依次划过,火炬渐渐出现,号召网友们为烈士点燃火种、寄托哀思。
“这次清明祭英烈作品是视频和H5的完美结合。”工作室负责人说。有数据显示,普通H5加载超过5秒,就有74%的用户离开,如果H5嵌套视频,虽然呈现效果更好,但因为作品体量较大,面临着用户流失的挑战。为此,技术工程师对作品的加载速度、视频与图片衔接、火焰表现形式做了不少优化。清明节前一天,策划组和技术团队还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创意是在3月中旬诞生的。头脑风暴策划会上,献花、点蜡烛的常见形式被一一否定,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体现传承的概念”。一番讨论后,团队决定用H5+动画的形式让参与者传递火种。当网友分享到朋友圈时,作品标题上还会显示自己的微信昵称,这是团队首次运用这样的表现形式,希望能增强网友的参与感。
“第一次文字走心,第二次交互打眼,第三次有机结合,连续3年做清明H5,感觉越来越好。”作品上线当天,工作室负责人在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在他看来,H5的技术门槛逐渐下降,但创意成本却上升了。
2014年,技术还是摆在工作室前的难题。这一年,H5标准规范最终制定完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成立中青融媒工作室。当时,工作室只有两位文案策划,技术、设计还在摸索,团队做出的H5仅限于照片和插画配上文字,用翻页等交互操作,类似幻灯片。
当时,各大媒体、企业都在进行这种技术的尝试,工作室也紧紧跟着市场的潮流。从简单的图文编排到试着添加背景音乐,再到越来越注重文案和视觉、加入点赞和留言的互动功能。
2015年4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首次承接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开展的“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当时,工作室设计的还比较简单,作品采用图文翻页加送花点赞的简单互动,“用文案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核心是高质量的文字和叙事能力。”
手机屏幕里,秋瑾、方志敏、瞿秋白等10位英烈的事迹渐次出现。这些英烈分别来自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阶段,浏览这个作品就像走过“复兴之路”展览。文案改了12稿,最终,“牺牲时,他19岁,牺牲时,她32岁……”被放在了每页的文尾。屏幕上的英烈不是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2015年4月3日,H5上线当晚,出现了20分钟访问量激增,技术团队根据预案,紧急协调带宽资源,并做了多级缓存处理,单台服务器可以承载5万的并发请求数,比以往高出了一大截。
网友“部队的女儿”在留言区写下了对母亲的怀念。“她14岁入伍保家卫国,奉献了一生。再过7天,她与我就分别整整两年。”这样的真情实感在朋友圈当中流传,越来越多的青年网友感到热血沸腾、眼眶湿润。
这一次的H5,形式简单,却效果显著。3天内,1463万网友向英烈献花。数据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中青融媒工作室想寻求更多突破。
2015年~2016年,H5迎来了爆发期。多家企业用H5做形象宣传。“两会”期间,媒体主战场开始向H5偏移。互联网公司策划的作品更是花样百出。《人大新闻发布群》《吴亦凡即将入伍》在朋友圈里刷屏。2016年,工作室的策划团队增加到5人,有专职的设计师和H5工程师做质量保证。团队认为,H5不能再只是翻页、点个按钮那么简单了,应该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
第二次的清明祭英烈作品,在形式上有了突破,开场就展示了“3D全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上8块浮雕被一一放大,人们可以近距离看到纪念碑基座,并为“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8个大字描金。
“你身边的烈士陵园”版块,依托大数据建立了全国所有国家级烈士陵园资料库,网友可通过地图查看身边的烈士陵园,并导航前往。项目策划人搜集了近100个国家级烈士陵园名称,确保地理位置准确,在地图上挨个标记——这用去了一周的时间。清明期间,496.6万人直接参与了描金活动,H5浏览量达到1371.4万人次。
技术工程师说,纪念碑3D旋转动画、描金、手写签名、附近的陵园,都是作品中的亮点,描金是工作室第一次使用的技术,反复试验了很多次。
工作室成立快3年了,团队生产了620余个H5作品,总阅读量达4.6亿。其中《你最关心啥?打电话给习总书记》《“十三五”号战车全解析》等作品成为朋友圈的爆款。 在策划组和工程师的磨合下,一个个概念落了地,绘图、擦除、摇一摇、重力感应、3D视图等交互效果在屏幕上一一实现。
今年,H5与视频的结合也是顺势而为,H5已经可以嵌合VR等越来越多的场景。不只是创意和技术进步,推广方式上也变得多元。小编拿着摄像机自拍,制作了《一个中青报H5小编的工作日记》,记录了作品从开始策划到最终上线的过程,突破了以往依靠报纸、网站、两微一端传播的模式,让网友通过视频看到一个H5作品的诞生过程。
“不论H5技术发展的多快,用美好的故事引发用户情感共鸣是不变的。”在中青融媒工作室看来,有品质的内容始终要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