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4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让返乡创业青年想种地、敢种地

宿州“农业产业联合体”孵化新型职业农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4月26日   01 版)

    年过40的李勇算是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摆弄庄稼的“老把式”了。随着土地流转制度全面推进,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算回乡“包地”搞农业,他们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上门向李勇“取取经”。

    要是在前两年,李勇总是给这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泼冷水:“你以为农业好干,种植技术懂多少?后期投入能保证吗?单枪匹马搞个十几亩地,划不来,还是回城里打工吧!”

    如今,作为宿州市淮河种植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勇对返乡青年的态度开始“反转”。首先他会了解对方的资金实力、创业思路,觉得“靠谱”之后再详细告知:“我们这里有个‘联合体’,如果真的想好了,就加入进来一起干!”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宿州市埇桥区,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三大经营主体的组织融合、产业融合、互助服务,从而形成经营规模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

    源自宿州的这一改革模式已连续3年写入安徽省委一号文件,并在安徽全省和全国部分地区推广。记者在宿州农村采访时了解到,“联合体”为返乡青年从事农业提供了“第一推动力”,它为初创阶段的家庭农场提供技术、资金、社会化服务等全方位的支持,起到创业孵化器的作用。在“联合体”的支持下,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他们在创业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由此实现了返乡后的人生价值。

    年轻人为何不想种地、不敢种地

    “之前种地的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流转土地的不少都是村干部,很少有回来的年轻人。”在李勇看来,年轻人不愿回乡种地,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在城市里生活久了,他们嫌农活太脏太累。

    据李勇介绍,农业本身利薄,加上近年来粮价走低,当地年轻农民普遍选择外出打工,夫妻俩一年能挣10万元,但是因为家里有地,还要请假回来照看,考虑到误工费和来回路费,不如放弃耕种。

    而对于回乡流转土地的创业青年来说,如果单干,农业投入成本过大、利润周期过长往往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现在农村种地最棘手的问题是,粮食收获时需要抢地方、抢时间烘干晒干,此后还要有地方存储,否则粮食遭雨霉变,一年的辛劳就泡了汤。”李勇算了一笔账,如果流转500亩土地,除去一年50万元的土地租金,购置烘干设备和场地建设还要花100万元。“现实是,很多外出青年回来时只有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再考虑到灾害风险,他们望而却步,宁愿投资其他非农项目。”

    “不少返乡青年离开农村时间过长,对农活‘一窍不通’,如果从头学种地得不偿失,他们的优势在于见多识广、了解市场、懂营销。”在李勇看来,“联合体”就是一个服务公司,为农业生产当“管家”,让创业青年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把在外面学来的新思维用在农业经营管理上,朝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向发展。

    加入“联合体”,享受“保姆式”服务

    埇桥区80后家庭农场主朱文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香港回归的那个晚上,17岁的他只身一人踏上了南下上海的列车。15年间,朱文号从一名打工仔成长为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他经营蔬菜运输,一年能有20万元左右的利润。

    不过,有着浓厚土地情结的父亲还是把朱文号“劝”回了家。因为从事过蔬菜运输,朱文号决定流转土地,从大棚蔬菜种植入手,开办家庭农场。目前,农场共计流转了718亩土地,其中,110亩土地种植辣椒、西红柿、莴笋等各类蔬菜,主要销往合肥、南京、上海等地,余下的600余亩用于小麦良种繁殖。

    “过去对蔬菜多少有些了解,可是种麦子真是两眼一抹黑。”回乡之初,朱文号主动找到了淮河种植植保专业合作社。作为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的下属单位,该合作社采取“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指导服务、统一销售”五统一的方式开展生产经营。合作社配套大批耕种收机械、植保机械、灌溉机械等,有偿为全区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还定期邀请专家为合作社成员及服务区域群众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培训。

    朱文号加入了“联合体”后,立马享受到一揽子“保姆式”的服务。“从引进小麦良种,到购买农资,再到机械化收割,他们都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而且价格要低于市场价。”

    “比如化肥,我们是大宗采购,吨包化肥与袋装化肥相比,每袋便宜20元,我们的机械服务费用,每亩也比市场低20元。”据李勇介绍,联合体还可以向农户赊销农资,等收割时回购农户的粮食来抵账,由此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

    与朱文号一样,返乡青年段楠楠也是“联合体”的受益者。这名80后过去在山西、深圳等地做黄牛生意,2015年回到家乡从事黄牛养殖,为了解决饲料问题,一口气包下1000亩土地,轮种玉米和小麦。

    “去年4月,我们发现小麦得了赤霉病,没想到第二天‘联合体’的技术人员就到田里来了。”段楠楠说,“(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打药,最终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加入“联合体”后,段楠楠最大的感受是,“不能再走过去传统种植的老路子,一定要敢于相信专家,搞生态农业”。因为听从专家的建议,他引进了新型小麦良种,尽管每亩的播种量和施肥量降低了,但是平均产量比过去高出了50斤。

    有了稳定的粮食供给,加上饲料配方的改良,黄牛养殖成本降了下来。通过“养殖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段楠楠一年收购1500头黄牛并销往香港。在自家的家庭农场盈利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联合体”孵化“新型职业农民”

    “虽然种地我们是半路出家,但是学习、接受先进经验的意识和能力要高于普通村民。”朱文号对此很是自信。

    当年他回乡建起了钢构大棚,周边乡邻的第一反应是,“这么高的成本投入,能挣到钱吗”。看着这个年轻人经常开车外出跑市场,有人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出一趟远门,汽油费都要上千元,不是浪费钱吗?”

    不过,朱文号认准的道理是,新型职业农民不能捆在土地上,目光要紧紧盯住市场前沿。

    出于对蔬菜市场行情的准确研判,朱文号的钢构大棚使用温控技术,控制莴苣的上市日期,赶在春节前卖上了好价钱,这让乡邻都佩服不已。

    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农户纷纷将竹竿大棚升级为钢构大棚,开始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有机蔬菜。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每户增收6000元。

    “尽管在上海创业时积累了上百万的资金,但是一旦拉开架子干,立马所剩无几。”在“联合体”的担保下,去年朱文号拿到了40万元的“劝耕贷”,用来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和购置农业设备。

    近年来,宿州市“联合体”内龙头企业帮助家庭农场担保贷款累计3.5亿元,形成了龙头企业领保模式。当地政府与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开展“劝耕贷”试点,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劝耕贷”贷款9521万元。

    此外,宿州各级团组织积极争取皖北地区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去年获批资金121万元,带动贷款发放金额1551万元,惠及青年129人。

    据了解,“联合体”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宿州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697家,新增家庭农场3635家,新增农业企业933家,培训认证联合体职业农民2279人,占全市新型职业农民的30%以上。

    “‘联合体’孵化出家庭农场主,他们发展壮大之后,又反过来促进了‘联合体’的发展。”据李勇介绍,当地创业青年段德杰近期组建了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入“联合体”中来,在统一调度下为成员农户提供机械服务。

    “说到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连片种植、抱团发展的路子。”李勇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4月26日 01 版

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
宿州“农业产业联合体”孵化新型职业农民
山东大学:全球招聘院长的中国高校样本
杭州举行首届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大会
“一根扁担挑两头”挑出中巴经济走廊新天地
上海青年玩“快闪”向共青团献礼
英雄航天员景海鹏与大学生对话
第七届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