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文明号
让青春在服务中闪光
“谢谢闺女,下次我就知道户号了,你们的服务真好。”窗外寒风袭袭,室内春意暖暖,在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的营业大厅,一位聋哑客户徐奶奶边将电费收据装好,边将写着感谢话的字条递给营业员。
早上八点半,营业厅刚开门,走进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她有些手足无措,营业班班长邢颖微笑着主动询问她需要提供什么服务,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奶奶只是一味地指点、比划着,不说话,小邢马上意识到这是位聋哑人,但是自己不懂手语,怎么与其沟通呢,她拿来一张纸让其把想说的写在纸上,“官园南里,徐荣光,100元。”一张字条连同100元钱递了过来。“请问您是要交费吗?”老奶奶听后连忙点了下头。“麻烦提供下徐荣光的户号?”她接过笔和纸写道“没有。”“没有户号怎么交费呢?她还是一位聋哑的老者,让她回去找户号太不方便了。”小邢默默盘算着帮老奶奶交费的办法。她突然想到找负责这个片区的抄表员来提供户号的办法。她立即联系抄表员说明情况,5分钟后,抄表员就查到了户号,经过有关信息的确认,就是老奶奶家。得到了老奶奶的户号,小邢很快帮徐奶奶完成了交费业务。这也便在有了白纸上感谢的话语。
一个炎炎夏日,营业厅里客户络绎不绝。忽然,一个焦急的声音打破了营业厅有序办理业务的场景。
“这是怎么回事!我刚刚充了100元钱的电费,家里为什么还没有电,你们必须给我说清楚,要不就投诉你们!”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高声说道。营业厅值班员小杨快步迎了上去“大爷,您别着急,有事慢慢说,我们一定会给您解决!”她边说边扶着满头大汗的老人坐到一旁的休息区。
“我刚充的电,电费票还在这呢,可回家后家里还是没有电,你说我生气不生气。”小杨赶紧微笑着安抚道:“您先别着急,等我给您核实一下。”小杨按照电费票上的客户编号输入售电系统后发现大爷家是磁卡表用户,确实有一笔早上9点32分的购电记录。“大爷,您把电卡插入电表时,电表显示数字了吗?”“买上不就行了吗?还要插电表?”原来之前老人家都是儿子买电,以为只要充值后家里就会有电,根本没有把电卡上的电量输入电表。于是小杨耐心的给大爷讲解电卡的使用方法。听完小杨一席话,大爷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下来。
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营业班的日常工作。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集体,是一支业务、思想双过硬的青年先锋队伍,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首都核心区范围内所有电力客户用电报装业务,并提供涉电业务咨询等多项便民服务。营业班现有青年员工8名,平均年龄25岁,秉承“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提出“有限青春,无限服务”口号,始终活跃在电力行业为民服务第一线,努力做到“温馨100%,真诚100%,满意100%,祝福100%”。首创开展“服务因您而变,意见换取礼物”主题活动,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营业班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奥运安全供电和优质服务定点营业场所”,北京市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红旗班组、青年文明号、十大优秀团队、巾帼标兵岗,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获得北京市、西城区等各级人民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等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近日,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北京市青年创新工作站
将“科技+”融入创新基因
2016年,为了引导青年员工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干事成事的青年创新型人才队伍,国网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团委在院党委的带领下,联合科技部门成立了工作组,整合单位内外部资源,广泛动员团干部、青年骨干积极参与建设,组织创建了“国网北京电科院‘科技+’青年创新工作站”。
青年创新工作站设立了“青年创新工作室”、“青年创新之家”、“创意孵化小屋”等区域,为青年员工提供培训交流、研究攻关、和成果展示、资料查询、灵感冥想等多种活动功能,并且用运行制度体系规范创新,用高水平专家讲师指导创新,用优质实验室资源支撑创新,为青年员工搭建了一个“给力、贴心、实用”的创新工作平台。
国网北京电科院青年创新工作站创建以来,吸引7个青年创新小组入驻。各小组严格落实工作站管理制度,有效运用实验室资源,在专家讲师的指导下,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时值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如火如荼开展,青年员工参赛热情空前高涨,开展创新工作需求迫切。
青年创新工作站的“绿色行动”青年创新小组在工作站进行一次交流研讨时,小组负责人刘秀兰谈起参与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检测工作简直是困难重重:
一是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充电桩检测工作人员往往要协调多个汽车厂家派送车辆参与测试,费时费力费神;二是在充电测试环节,车辆电池一旦充满就需放空才能重新测试,只能由工作人员长时间开动车辆放电,占用工时又有安全隐患;三是测试设备笨重、接线复杂、操作繁琐,工作人员需经长期培训,工作中难免出现接线错误,影响工作效率。“咱们的充电桩检测人员真是太辛苦了!”刘秀兰感叹道,“这样一直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创新小组应该做点什么!”
她的提议引起了小组成员的共鸣,“绿色行动”青年创新小组在讨论后认为,当前公司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广大电动汽车用户迫切希望充电更便捷,必须大力提升充电桩检测工作效率,不能让充电桩检测环节成为充电站建设工程的短板。小组成员制订创新计划,注重分工协作,加强现场调研,每日往返于各个汽车厂家之间,研究各种车型充电特性,建立“电动汽车特性数据库”和“充电故障分析诊断库”。
经过近半年的技术攻关,青年创新小组终于研发了直流充电桩现场智能检测仪。新的检测仪体积只有篮球大小,携带方便、接线简单,能够替代市面全部车型进行模拟充电测试,极大地提高了直流充电桩检测工作的效率,现已逐步推广应用到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除了研发直流充电桩智能检测仪,青年创新工作站还形成了“电能计量设备订单式直配体系”“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网络系统”等十余项科技产品,正在开展“煤改电”物资检测、“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等方面的创新项目研究。
国网北京电科院“科技+”青年创新工作站的项目成果,在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中,取得1金1银的优异成绩。7个项目被国网北京公司选送参加首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在团北京市委展区进行展示,得到了上级团组织领导的高度肯定,受到了多家媒体报道。
在电科院党委的领导和上级团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国网北京电科院“科技+”青年创新工作站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指导青年深入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破解难题,将“科技+”融入创新基因,放飞青春多彩梦想,促进青年员工逐步成长为锐意进取的创新者,为企业科学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青年突击队
奋战在城市副中心电网建设第一线
2016年6月,面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电网建设形势,依据北京市政府、团市委的相关要求,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成立了以经研院青年党、团员为骨干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电网建设经研院青年突击队”,将突击队建设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重点推进运河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任务。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突击队结合运河220千伏变电站现场实际工作任务,选拔35位优秀青年组成精英团队,涉及前期策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个专业,圆满完成了建设阶段性目标,为副中心电网的整体建设工作注入“青春力量”。
自从突击队成立以来,建设管理中心的李豪、孟锴就显得十分忙碌,作为运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他们不但要与相关的委办局密切协作,还要积极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真有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相关工作,突击队积极弘扬“五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主动将关口前移。“一般我们的建设管理工作都是在施工图阶段介入,这个工程由于时间紧张、意义重大,我们在可研阶段就着手介入了,这样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却有利于我们准备后续的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李豪解释说,“这也是特殊工程特殊对待,运河站紧邻地铁,施工难度大,周边情况复杂,协调起来也不容易,北京公司、经研院和属地单位都非常重视,也非常支持。我们自己作为项目负责人更是要迎难而上,见招拆招,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活儿干好。”李豪一边说着整理着资料。
据李豪介绍,运河220千伏变电站位于副中心商务服务区内,是副中心范围内配套开工的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由于用地紧张,采用了地下站设计布局,基坑深度超过20米。又因为临近地铁和温榆河,作业空间有限,并未采用常规的基坑外的土钉桩支护,而是采用了基坑内支撑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这个变化对我们的科研、设计、建管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为没有经验,设计人员就要反复进行论证、优化,确保方案可行。而由于内支撑使得并不宽敞的作业空间变得更加狭小,我们又要确保安全施工和质量要求,在工期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压力可想而知。”李豪介绍起来,依然心有余悸,“幸亏我们依靠着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实现了全过程的视频监控,能够实现对工程的24小时监控。依托智慧工地管控系统的工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队伍管理、综合管理5项模块,我们还能实现劳务实名制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基坑沉降观测系统、塔吊运行监控系统、移动终端APP 6项功能,有效保证了变电站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正是由于运河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我们才加快了智慧工地管控系统的投入进度,反过来,这一系统的应用,也为运河站的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帮助。”李豪总结道。
解决了变电站的施工问题,沟道施工又成了突击队员的拦路虎,运河的外电源隧道工程全场3.5千米,全部采用暗法挖施工,下穿温榆河、地铁6号线市政管线等地貌设施,需要协调市政、交通、水务局、地铁公司等多个部门单位。“每一方的要求都不一样,我们必须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进场施工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各方的需求,并形成最终的统一意见。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从2017年元旦以后,已经组织28次工程协调会,才确定了最终的进场方案,并于4月上旬顺利实现了工程进场施工。”同为突击队员的孟锴介绍说,言语里不无激动。
目前,运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里程碑计划进行施工,经研院的青年突击队员们也和广大建设者们一起,发挥青年力量,展现青年创造力,全力保障城市副中心电网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在运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新一代电网建设青年突击队员正以“青年甘为社会作奉献”的高度责任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建设一线,他们爱岗,所以能把突击队大旗一扛到底;他们敬业,所以能把突击队精神代代流传;他们奉献,所以能把突击队战歌越唱越嘹亮。
北京市青年突击队
全面打赢北京城市副中心电网建设攻坚战
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党员引领作用,集中优势力量,成立北京城市副中心电网建设青年突击队,率先打响了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电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役。
城市发展,电力先行。2016年1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配套电力迁改工程启动,国网北京电力成为行政办公区第一家开工建设的单位,同时标志着城市副中心配套电网建设全面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电网建设青年突击队成为了这支建设军团中的主力军。
除了迁改工程,应急抢修分中心建设、副中心各配套变电站建设施工现场都留下突击队员们奔忙的身影。工程建设期间,青年突击队员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安全、质量、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绿色施工等方面精益求精,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017年3月,行政办公区配套电网项目“1+3”变电站中的辛安屯、东夏园、新胡各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相继启动。3个110千伏变电站甲方项目经理的重任就落在3名平均年龄未满30周岁的突击队队员的肩上。
蒋晨就是这3名项目经理中的一员,他所承担的110千伏辛安屯输变电工程是3个配套站中第一个开工、也是建设时间最紧张的一个站。“2017年底,四大市级机关就将率先入驻行政办公区,3个配套110千伏站都是未来保障行政办公区正常运转的重点站所,必须按期投运。除此之外,辛安屯站还承担着切倒在运的胡各庄站负荷的任务,因为胡各庄站在行政办公区其他规划的地块上,必须先退运拆迁才能保障办公区下一步的建设进度,因此,对辛安屯站工期的要求就更紧张了。”蒋晨如是说。
无独有偶,辛安屯站站址在前期文勘环节,勘探出古墓,为了有效地进行文物保护,辛安屯站的开工时间被一推再推。回忆开工前那段时间,蒋晨说“那段时间真的很着急,因为工程的关门时间是定死的,晚一天开工,整个工程工期就压缩一天。我们一方面每天到现场对接文保局工作进度,一方面动态调整工程里程碑计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文勘结束后立即开工。”
在辛安屯输变电施工现场,施工车辆、人员井然有序,深达4.5米的基坑四周立起了安全围挡,基坑坡面裸露土壤部分已经都用防尘网遮盖到位,整个工程现场处处整洁、规范。蒋晨说:“工程开工已经近两周了,为了确保工程实施进度,我们现在采取‘日巡视’、‘周例会’的工作机制。每天至少来现场巡视两次,发现问题随时协调施工方和监理方共同解决,每周会进行一次例会,就一周内发现的问题集中进行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后续更复杂更繁琐的施工打好基础。”
2017年,国网北京通州公司将有15项输变电工程处于建设期,年内计划投产10项。蒋晨说,他只是参与这些工程建设的青年突击队员中最普通的一个,既然身为青年党员,就该在这样关键的节点冲锋在前,发挥青年人的活力和热情,展示通州青年供电人的责任和担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勇担重担、乐于奉献的青年突击队,全面打赢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攻坚战的信心才会更足,脚步才会更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