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战斗力提升,一刻也不能再等

——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改革强军纪实(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08日   05 版)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突然掠过一架巨大的“飞豹”战机。浪花近在咫尺,飞行员承受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总感觉“战机要往海里钻”。

    与此同时,对手的雷达屏幕上没有任何异常显示。“飞豹”在悄无声息地逼近目标后,迅速突击,发射各型导弹摧毁目标。

    这种隐蔽突击是“飞豹”战机的看家本领。而创造“飞豹”这项课目训练纪录的,正是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

    成立数十年,该团4次调防、6次转隶、9次装备更新换代,在一次次变革中成长为王牌劲旅。如今,他们即将迎来新的改革,迎来期待已久的改革红利——战斗力的进一步跃升。

    “训练作风越来越泼辣,难度和强度越来越大”

    “从根本上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战斗力。”该团团长吴郑军说,“官兵们都非常拥护这次改革。”

    该团处于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前沿,常年担负多个方向战备值班任务,他们对提升战斗力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

    此次军改回应了这种热切的期望。年轻的官兵们发现,许多令人振奋的改变正在身边发生。

    “训练作风越来越泼辣,难度和强度越来越大。”飞行三大队领航长张鹏涛说。

    在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暗夜,飞行员操控战机在海上超低空飞行“感觉就像进入黑洞一样”,非常容易产生错觉,对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但为了提高突防成功的几率,没有飞行员在这头“拦路虎”面前退却。

    “以前我们参加的重大演习每年只有一两场,现在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该团空射主任郝峰告诉记者。4月下旬,他的战友刚刚参加了一场近似实战的攻防演练,多架“飞豹”战机成功对“敌”水面舰艇和港岸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在紧贴实战的改革思路指导下,该团的训练方式也在转变。飞行员孟祥晨对此深有体会。“以前训练,飞行、攻击和退出的航线都是固定的,而现在飞行员可以自由制定进攻方案,只要最后摧毁目标即可。”他对这种训练方式十分认同,“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对于这次改革,官兵们充满了期盼。“改革不是围着原有战斗力转,而是对战斗力的拓展和提升。”飞行二大队大队长王兵说。

    副师长王联红说得更直接:“战斗力提升,我们一刻也不能再等了!”

    改革强军,首先撬动的是思想

    在该团,除了有形的成果,一些看不见的观念也正在悄然转变。“改革强军,首先撬动的是思想。”师政治部主任陈亮明说。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有件事一直令官兵们耿耿于怀。那年,海军首次组织某型导弹实弹射击演练,该团两架战机均首发命中,打出了“雷霆战鹰”的威名。然而时隔几年,上级组织某重大演习,实施该型导弹模拟攻击,他们却完全失了准头。

    复盘战局,失败原因引人深思。原来,这次演习全程置于复杂电磁环境之中,机载电子设备显示许多假目标,耳机里声音嘈杂,通信联络时有时无……

    “情况一变,飞行员无法准确判明目标。”经过分析,团长吴郑军得出结论,“实战化训练,需要新的度量衡。”

    从那以后,吴郑军格外注重设置真实的作战环境,并主动找到海军某防空部队进行对抗训练。即使在担负繁重驻训任务期间,这种对抗式训练也照常进行。

    一次次“生死较量”后,对抗双方均获益匪浅。“一个个短板被发现,一个个难点被攻克,一个个新的战斗力增长点被发掘。”他激动地说。

    也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协同训练的魅力。“飞豹”战机是进攻性武器,但必须在预警机、歼击机的支援和掩护下才能发挥最大优势。“双拳难敌四手,单打独斗是打不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飞行员们迅速达成共识。

    为此,该团主动找预警机、歼击机部队进行联合训练,并在训练中探索出新的方法。吴郑军告诉记者:“彼此优势互补,才能合力求解战斗力最大值。”

    除了训练,该团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有了很大转变。以往,赴外地执行战备任务时,团里都要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参加。而现在,部分新飞行员也被安排随队执行任务。

    “人员名单报上来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副师长池彬回忆说,战备任务对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要求很高,稍有差池,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即便如此,他还是同意了。“让新员参加虽然有风险,但可以加快他们的成长,缩短部队战斗力生成周期。”他解释说。

    新改装飞行员梁浩就在执行任务名单之列。“第一次单独执行外训任务,没什么经验,就怕突发情况处理不好。”尽管紧张,但这个28岁的小伙子充满信心,在老飞行员的带领下,他迅速成熟起来,圆满完成了战备任务。

    “事实证明,我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池彬事后说,“这件事对我们各级触动都很大,消极保安全是防不住风险、守不住底线的;越是风险大越是要向改革要安全,这样的安全才能持久。”

    以无声的行动支持改革

    除了一系列提升战斗力的举措,改革往往还伴随着阵痛。

    “改革要打破很多东西,很多同志不知道下一步去哪儿。”该团政委张冠增说。在即将到来的编制体制改革与调整中,有的人将面临高职低配,还有的人将面临转业。

    “说不留恋是假的,走也是一种拥护、一种奉献。”团副政委王维新告诉记者,“但就算明天脱军装,今天也是负责人。”

    虽然已经确定转业,但当团里接到赴外地轮训驻训任务时,王维新仍然主动请缨:“我去吧,请让我站好最后一班岗!”在某重大演练任务中,他带领机务人员连续奋战,及时排除飞机某系统突发故障,确保了战机顺利参演。

    实际上,该团历史上曾经历多次重大变革,其中最大的一次转隶发生在1973年年底。面对整建制转隶移防,时任团长吕炳合在动员现场只说了两句话:“这是党的号召,每名同志必须服从;这就是打仗,党员干部必须带头!”

    在张冠增看来,这些老前辈是在用无声的行动支持调整改革。据团史记载,当年该团官兵一到达新机场,就开始担负战斗值班任务,飞行员没地方住,带着枕头和凉席睡在距飞机不远处的树林里,一听到一等转进命令,就迅速朝飞机跑去。

    直到今天,这种无条件服从命令、支持改革的优良作风仍在该团延续。今年春节前夕,该团突然接到转场驻训命令,而当时不少官兵家属都计划赶来部队过年。

    “我带队飞!”任务部署会上,团长吴郑军第一个表态。众多官兵也忍痛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有人退掉了回家的车票,还有人把家属和孩子送回了老家……

    前不久,某新组建单位急需抽调业务骨干。面对改革分流,该团先后有数十名官兵争相报名。

    “在哪里干都是为强军作贡献。”一名即将赶赴新单位的士官说,“我们希望自己的老部队未来更加强大。”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08日 05 版)

何建明:设立“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文学奖,
以文学交流感情
法国大选终极之战开始
湖北举办“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成果展
中国银监会系统团委评选2017 “十佳青春故事”
小小“联合国”里的卜警官
团中央书记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战斗力提升,一刻也不能再等
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
百场分享会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举行
“融媒小厨”首期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