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5月1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评什么

改变自己,不能只停留在“打卡”

南通大学 崔頔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15日   11 版)

    近年来,随着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各种适应人们学习生活的App也相继开发,“打卡”这一形式开始在各类App上流行起来,从早起、学英语到运动、减肥,“打卡”无处不在。此外,一些微信群、公众号也相继发起了“21天阅读打卡”“21天早起签到”等活动,帮助人们在生活节奏极快的时代里进行自我提升。

    江苏一所高校的孔同学近期参加一个线上“21天阅读打卡”活动。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读书,写读书笔记成了他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事NO.1”。在这期间,他读完了一本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同时也在微信群里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打卡”这种新形式的出现,逐渐成为人们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起点。它给那些想要改变自己却无力对抗自己惰性的人一个坚持下去的可能性。这种形式将原来“日久生效”的习惯具体化、目标化。当人们每一天完成一定的任务时,便能得到一些正反馈,这些正反馈又激励着他们继续作出努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各种“打卡”其实也是拥有统一目标用户的一种集体学习,原先的学习时需要的自我监督也逐渐变成一种集体性的监督,这样放弃的概率也因此被大大降低。

    当然,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打卡”的进行,到了后期有些人疲于应付,不免使得“打卡”变得形式化。参与背单词“打卡”活动的胡同学坦言,有时为了完成当天任务,她背单词时不得不将自己不认识的词也点“认识”。

    和胡同学有着类似做法的人并不在少数。这给大家带来一种“打卡即学习”的幻觉,实际上,“打卡”虽能记录学习的时间和数量,却无法把握学习的质量。如果读书只重视页数和读书时间,却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如果健身只是播放动作视频,而自己却不运动;如果背单词只是不假思索地点“认识”,那么这样的学习是无效且没有意义的。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视化的数据只是一个参考值,它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打卡”可以衡量我们接触过多少东西,却无法考量有多少内容被我们真正内化吸收。

    此外,在社交圈分享自己的“打卡”,希望得到别人的点赞或是夺得更高的名次,也是人们可能“形式化”打卡的一种原因。在朋友圈、各类App里出现的“步数竞争”“打卡天数排名”,让那些“不甘放弃,却又不想再付出的人”的人“形式化”下去,这显然已经违背了“打卡”的初衷。一味地追求排名和点赞不仅会让人沉溺于虚幻的自我满足之中,同时也会不断弱化自身的能力。每一天的进步应该是自我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收获,而非时刻想着赶超别人。虽然从表面上看,“打卡”的持续天数和得到的虚拟奖牌都名列前茅,但自己的真正实力却在“自欺欺人”里逐渐消耗殆尽。

    “打卡”,从最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行自我提升的一种方法。要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自己负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踏实认真地作出一点一滴的努力,而非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以“形式化”的打卡投机取巧。“打卡”说到底只是帮助我们坚持下去的辅助工具而已,对于大众而言,相比于“打卡”的量,应该更重视“打卡”的质。只有认真完成每天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不敷衍、不随意,才能借助“打卡”之力真正提高自己。

南通大学 崔頔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15日 11 版)

7.58%受访大学生在校内遭遇过校外不明人员骚扰
普通学生也可以成为“记忆大师”
改变自己,不能只停留在“打卡”
“桥牌文化大讲堂”开讲啦!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