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本报及中青在线网站从今天起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专题,刊发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发展变化的现场报道。首先集中刊发参加“精准扶贫驻村调研”大型采访活动的记者们从青海、西藏、贵州、河北等地贫困村陆续发回的稿件、图片、视频及以移动端为主的各种新媒体作品。敬请关注并参与互动!
----------------------------------------------------------
登过泰山的人都知道,最难走的一段路叫做“十八盘”。
人们从山下一路行来,走到这里无不精疲力竭、气喘腿酸。登顶在望,却突然迎来1600多级盘旋陡峭的台阶,不足1公里的行程,垂直高度却有400余米!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前的这一段,可以说是中国扶贫工作的“十八盘”。
曾经有过类似“快活三里”的轻松时段。从1978年年底开始,我国农村开展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体制改革,同时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大大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到1985年,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骤降至1.25亿,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这一阶段,国家尚未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制定系统的扶贫政策,仅仅靠改革释放活力,就实现了最快速度的脱贫减贫。
然后,“骨头”就越来越难啃了。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到1993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
接着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央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接着是连续两个为期10年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这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
在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越来越大的同时,国家一再提高了贫困标准,由此造成贫困人口数字一次次名义上的“反弹”,扶贫的任务也显得越来越重。1986年确定人均年收入206元为绝对贫困线,是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2000年起又加入了一个865元的低收入标准。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一下子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当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反而比1985年还多了300万人!
在这样陡峭的台阶上,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自我加压,把国家扶贫标准再次大幅调高到每人每年2800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约相当于每天2.2美元,已经高于世界银行1.9美元的贫困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1978年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是7.7亿人,至2014年减少到了约7000万人。中国已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
剩下的7000万人口限期全部脱贫,并且是较高标准的脱贫,其难度恰似一步步行走在“十八盘”!
脱贫的难度大,扶贫的力度也大。党中央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并且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取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培训等方式,最后,对剩下那些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2016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上年陡增43.4%。
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4000多万。近期,我们的记者用一个月时间,在海拔4600多米的巴颜喀拉山区藏族村落,在雅鲁藏布江畔的藏族、珞巴族乡亲中间,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喀斯特地貌高原台地,在太行山深处、古驿道附近的小村庄,一个一个地寻访他们,以及正在帮助他们的人,记录他们走出贫困的艰难足迹。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我们一定能够走过“十八盘”,登上“玉皇顶”!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