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仍存痛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22日   09 版)

    “我们已经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究队伍。但是我们在机器人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痛点。”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省机器人协会会长朱世强教授说。

    5月16日~17日,由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指导,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以“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浙江省余姚市举行。1500多位中外业界精英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最新前沿技术、创新创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说起机器人,人们会想到人工智能、无人机拍摄、无人驾驶汽车,还会想到走进家庭的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智能陪护机器人等。“有的人把2016年称为‘智能元年’。”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机器人峰会主席团主席刘进长说,自此之后,我们将进入“智能+”时代。

    与社会舆论的火热不同,业内专家对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着更加冷静的思考。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现在人才奇缺,而且使用一个人的代价越来越高,这是企业之痛。”朱世强教授说。

    那么,我国从事机器人研究的人员规模到底大不大?

    朱世强教授曾经做过简单的统计:在权威的网站上对我们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进行搜索,输入两个关键条件:一个条件是论文题目中带着“机器人”3个字,另一个条件是论文的“关键词”里面有“机器人”3个字的。结果,从2001年到2015年全国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博士生论文有2352篇,硕士生论文有18580篇。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查阅了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发现,有超过20家高校新增了“机器人工程”专业。

    从事与机器人相关研究的人才正在源源不断地出现,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企业仍然喊“缺人”,尤其是缺高端人才。

    “这是机器人教育的一个痛点。”朱世强教授说,机器人专业在很多学校只是一个培养方向。

    朱世强教授对当前我国高校中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核心教师团队也做了分析。目前高校中从事机器人领域教学和研究的顶层专家,大概在45岁~55岁之间,不少人来自机械学科,他们在读大学的时候“机械学科和机械行业是比较萧条的时候,整个机械学科的知识结构也比较陈旧”。而现在大量拥有新知识、新想法的年轻学者还处在“爬坡”的阶段,“我也统计了一下中国的专家在IROS(国际机器人顶级会议,世界最顶级机器人大会)上发表论文的数量,2014年的时候只有16篇,2015年42篇,2016年46篇,比例还是很低的。”朱世强教授说。

    另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也有关系。

    有人说现在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正以平均每天两家的速度在增长,“中国号称现在已经有几千家机器人企业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说,其实很多是在机器人这个产业链上做零部件和集成应用的。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朱世强的印证。

    “目前机器人产业领域中存在着几多几少现象。”朱世强说,“新闻宣传的概念样机多,真正投入市场的实用产品少;以机器人为题材的资本运作多,但是以机器人作为核心业务的业绩少;最近涌入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和创业团队多,但是真的拥有核心技术的却很少。”

    好在,这两年已经开始出现了好转的迹象,转折点大概出现在2010年前后。

    朱世强教授介绍,他统计了自己20多年来培养的50多位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后的走向。其中有24%到政府机关,也包括企事业单位;24%留在高校;37%到了企业,而这些进入企业的也并非都进入了机器人企业,真正进入机器人企业的大概占15%。虽然朱世强教授“只是解剖自己这个团队”,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真正进行机器人研究的高端人员并没有“所学即所用”。这种情况从2010年开始有了好转。随着“机器人”在社会上越来越热,“进行机器人相关领域学习的研究生留在机器人行业的多起来了。”朱世强说,“现在大概有40%多的研究生回归到我们自己的领域里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22日 09 版)

江苏80多名大学生遭遇“贷款债务”风波
“兵荒马乱”的幼儿园报名季
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仍存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