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安徽怀宁精准扶贫见成效

小蓝莓在脱贫攻坚热土中扎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惠滢 通讯员 程玉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26日   01 版)

    汽车驶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蓝莓大道”,过不了多久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栗山上种满蓝莓,这种被当地人称作“水果之王”的浆果被大片白色“面纱”覆盖——防止被小鸟偷吃。在怀宁县,很多像栗山这样种满蓝莓的山头过去都是荒山野岭,几乎没有经济效益,更别提为贫困户增收了。

    而现在,作为怀宁县的产业扶贫项目,两万多亩蓝莓在山上和田地里生根,也在当地的脱贫攻坚热土中扎下根来。蓝莓地里,到处可见贫困户忙碌的身影。

    “劳动也是一种权利,有了产业就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形成正常的循环,这也是对贫困户的尊重。”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朱能益说。

    “用绣花的方式来扶贫”

    朱能益告诉记者,县里还有很多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怀宁县69万人口中,有1.9万是贫困人口。这些年人均收入低于3100元的村民多是由于疾病或残疾等原因致贫。如何科学地制定扶贫政策,摆到了当地政府的办公桌上。

    最后,政府决定用上“绣花针”。

    47岁的陈小忠曾是三桥镇金闸村的一般贫困户,患病的他常年用药,不能干重体力活。家中剩下的成员全是女性,妻子在外打工,两个女儿读书,母亲年事已高。他们住了20多年的土砖房成了危房,2013年他家年人均收入只有2172元,而怀宁县当年的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近1万元。

    如今再去他家看看——宽敞的硬化地院子,红灯笼在两层楼前迎风摆动,客厅内的电视里正放着时下热播的电视剧。去年,这一家五口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5920元,并在年底收到了脱贫“光荣证”。

    这是精准扶贫的成果。“我们不是贫困县,却用贫困县的标准要求自己。”怀宁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刘和秀说。去年,怀宁县有3000多贫困人口收到了这本红灿灿的证书。“这都是因为我们用绣花的方式来扶贫”。

    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中央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怀宁县的“因户制宜”和产业扶贫可谓和谐地融入了这个大背景中。

    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怀宁的扶贫干部们频繁下乡,走访贫困户,身上常常沾着泥土,正是靠这种干劲儿,每个贫困户都有了自己的脱贫“路线图”。在这张“路线图”中,最耀眼的措施非蓝莓产业扶贫莫属,它的核心是政府引导,与企业、贫困户三方协力脱贫。

    政府引导企业加入

    在脱贫之前,陈小忠的母亲郑金翠虽然身体硬朗但没有收入。怎么帮她找个增收的法子?三桥镇的扶贫干部们想到了蓝莓。

    这片孕育戏曲的土壤,经过农业部和中科院的专家鉴定,非常适合蓝莓的生长。当地的蓝莓产业发展起来之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给蓝莓除草、剪枝等,而且因为蓝莓的种植规模大,很多村民可以就近打工。郑金翠去村里的蓝莓地打工,一年为家里增加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

    雇佣她的是拥有怀宁一半蓝莓地的安徽美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林公司”)。这家公司是怀宁具备初加工能力的两家企业之一,它是蓝莓大户,也是扶贫大户,这两者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

    怀宁对包括美林公司在内的23家产业主体进行了两方面的扶贫引导:一是企业为贫困户优先提供工作和培训;二是贫困户从银行申请到3年5万元贴息小额贷款后,可投入企业,企业每年根据效益发放分红,以美林公司为例,每年可定额发放3000元分红。

    “这项政策挺好的,让能赚钱的带动不能赚钱的。”美林公司副总经理黄冰霜说,“贫困户里有劳动能力的和没有劳动能力的都照顾上了。”

    在美林公司的蓝莓基地里,每天都有五六百名农民在劳作。蓝莓地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因此可以不间断地提供工作机会。此外,美林公司还多次免费举办蓝莓种植培训班,提高贫困户的蓝莓种植技能。

    然而好政策虽多,最重要的还是能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身上。“贫困户往往受限于知识和能力,许多扶贫政策不明白,不会用。”三桥镇副镇长吴良标说,“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深入贫困户,多宣传,多落实。”

    扶贫干部们都变成了“泥腿子”——贫困户家的扶贫政策白皮书,被他们翻毛了边;他们随时学习政策,再帮贫困户出主意;而入户跟进扶贫效果时,经常变成现场办公会,当下解答贫困户的疑问。

    有精气神儿的扶贫事业

    一年又一年,地里开出了小白花,长出了饱满的蓝莓,就像这里的扶贫事业一样开花结果,一批又一批批的贫困户脱贫,一批又一批的贫困户“开花”等待结果。

    双塘村的朱华全家便是“开花”的一户。他曾靠在沈阳打工赚的钱盖起了亮堂的两层楼,十几年后却成了低保户——由于两个孩子都被鉴定为2级残疾,需要妻子照看,必须照顾家人的朱华全再也不能进城打工,收入一落千丈。

    确定蓝莓产业扶贫政策后,村干部们上门找到这名油漆熟练工,告诉他脱贫的机会来了。

    于是,47岁的朱华全趁着不刷漆的时候,去附近的蓝莓基地打了几天工,学习给蓝莓剪枝;又到免费的蓝莓种植培训班学习了一周。

    他要自己种蓝莓。

    贫困户种蓝莓从起步就有帮扶——幼苗基地免费提供蓝莓幼苗,还有技术人员提供免费指导。政府最近还将推出“合作种植”的新政策。

    “关键是,蓝莓不愁销。”朱华全说。

    他的底气来自怀宁蓝莓产业的规模。仅美林公司新建的加工厂,每年就需要3万~5万亩蓝莓做原材料。目前怀宁的20个乡镇里有8个在种蓝莓,都在铆足劲儿增加蓝莓产量,他们的长期目标是——建设10万亩蓝莓标准种植基地。

    “产业扶贫是抓对了,帮扶干部知道怎么干,贫困户也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同时还能把企业家的赚钱能力嫁接到贫困户身上。”经常与贫困户和企业打交道的朱能益说。

    他看到,贫困户越来越有精气神儿,怀宁的产业扶贫事业也越做越大。2016年,怀宁蓝莓首次通过电商平台发售。这一年,怀宁县实现了3207人脱贫,比安徽省下达的脱贫计划多出307人。

    看着身边越来越多人脱贫,朱华全的眼睛亮了,“有信心就不怕做不好”。那漫山遍野的蓝莓,让他感觉就像成功在招手。而将于6月3日举办的怀宁蓝莓节,也将成为这个小县城庆祝脱贫的节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惠滢 通讯员 程玉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26日 01 版)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小蓝莓在脱贫攻坚热土中扎根
程永林:当有“工匠精神”的专家型警察
警惕档案造假要从基层抓起
一名牛奶配送商的“生意经”
乡村孩子的“高甲梦”
图片新闻
救赎
告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