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比石头还硬的人 比石头还硬的志

一条无名隧道和一群太行“新愚公”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5月31日   02 版)

    河北省涞源县塔崖驿乡北铺村通往外界的路有两条:一条要翻山越岭,用当地人的说法叫“翻大梁”;另一条是穿过一条隧道。

    隧道长315米、宽4米,开通于2004年,至今没有名字。这条隧道的墙壁上凹凸不平,路面坑坑洼洼,乍一看像是个山洞。

    虽然简陋,但这条隧道是北铺村村民走出大山的一条生路,也是他们从贫困中突围的一步。

    隧道口只有一块提醒“隧道危险,注意安全”的蓝底白字招牌。没有任何碑文记载这条无名隧道的来历。

    被围困的生活

    在隧道打通之前,北铺村被太行山脉的道道“大梁”围困着。

    北铺村是涞源县23个省级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人口达67%。村民人均耕地约1亩,非农忙时节就上山挖药材、砍柴、采果子,再沿着几代人踩出来的小道翻过大梁,去乡镇上卖了换钱。从村到乡镇一个来回,腿脚利索的年轻人也要走6个小时。

    北铺村有过多次修路的尝试。1987年,村里修整出5公里长的盘山路和河床路,但因坡度大,山洪一来,路就被冲垮了。思前想后,北铺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格在2000年4月想出了一个办法——打隧道。

    5个月后,在一个叫“苇地沟”的地方,崩了第一响“开山炮”。

    村民们把一座约10米高的山凿开,辟出条80米长、6米宽的卡沟,通往拟定的隧道口。“人活着不就是要争口气?大梁也得掏出隧道。”王玉格说。

    村民艰难修路

    最初,涞源县扶贫局拨了5万元启动资金,可开完卡沟就所剩无几了,王玉格又到涞源县交通局申请资金。

    该局又从紧张的财政经费里挤出5万元,并给村里配了测量人员。

    不同于卡沟,打隧道是个危险的技术活儿,王玉格从村中挑了12名精壮汉子做主力,潘军是其一。

    潘军当过兵,干起活儿来是把好手,一锤子砸下去,钢钎能在石缝中钻进约1厘米,但潘军的手也常被震出血。钢钎钻出六七个炮眼后,再塞进炸药进行爆破。等炸药的硝烟散去,排险人员确认洞中无碎石松落后,潘军和其他清渣人员跟进,用推车将碎石运出来。

    有时,大伙儿连着干上一天一宿。实在累了,潘军拄着铁锹或躺在石头上眯会儿,饿了就吃些干粮,在洞中接些凉水喝……尽管如此,一天仅能打进1米多。

    2002年6月,意外发生了。村民赵树江在洞中清理碎石时,被松落的石头砸中头,吓坏了在场的人。由于伤势严重,必须进行手术,但4万元医疗费让赵树江的家人犯了愁。无奈之下,王玉格与村民商议将村中一处林场对外承包,筹款45001元。“承包人说我们连一块钱也看在眼里。”北铺村村委会主任张书贤说。

    把“笑话”变成现实

    2002年7月,隧道打进约170米时,由于资金紧缺,不得不停工。“洞打了半截,你这笑话够念叨好几辈子咯!”村里有人嘲笑王玉格。

    停工后,王玉格心里苦,“苦得说不清”,他甚至想过搬进山旮旯里去隐居,“啥也不再想不再管”。

    “但老百姓都在等着呢,不打通怎么办?还像以前那么活?”王玉格和张书贤“转着圈”到涞源县扶贫局、交通局、水利局等多处筹钱。

    最初两三次还算顺利,每次都能拿到2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金额。但次数多了,便没人再理睬他们。后来,王玉格再去涞源县扶贫局,进了局长办公室就找地方静静地坐着,局长也不说话,看看文件、翻翻报纸,接下来是一段长久的沉默。终于,局长绷不住了——

    “又要钱呗?”

    “知道还问?”

    “那时政府部门也都没有钱,给个千八百块钱,就够买一天的炸药。”王玉格说。

    慢慢地,王玉格“高级乞丐书记”的名号也传开了。那时的他“几乎是一天啥也不干,光去要钱”,每拿到一笔资金,隧道便开几天工,钱用完了,施工就暂停,然后再想办法筹钱。

    2003年春天,交通部提出,“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次年秋天,北铺村隧道工程被纳入“村村通”规划。时任涞源县塔崖驿乡党委书记郭雪飞为北铺村联系机械设备,并个人垫付20万元,又激活了这条隧道。

    2004年11月,轰隆隆的炮声响过后,山梁被炸出个窟窿,远看像被掰掉了颗门牙。“好咧!好咧!洞子通咧!”

    捷报传来,等在隧道一头的村民们“咣当”扔下手里的铁锹跑进隧道。由于刚炸出来的窟窿太小钻不过身去,人们便扒在窟窿口,争先恐后瞅着山那边的风景。

    如今,每次经过隧道,潘军“都觉得自己走得理直气壮”。他对儿子说:“当年打这隧道就有你爹的份儿!”儿子听后一脸崇拜。

    让村民们头疼的是,至今每到春季,隧道内频频发生落石事件。据村民反映,2015年4月,隧道内落下一块约1吨重的石头,所幸无人伤亡。到了冬季,隧道内积水结成的冰层可达40厘米厚,影响通行。

    自隧道贯通以来的13年间,王玉格断断续续向该县交通局反映过这一情况。

    对此,涞源县交通局计划统计股股长李冀敏说:“县交通局很重视这一隧道工程,并已向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进行申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回复称,以后有能用于隧道工程的专项资金时,会对此予以重点考虑。”

    回忆当年“掏洞子”的经历,王玉格感慨:“我们村就是新时代的愚公‘凿’山。”如今,村子通往外界的“出路”有了,他感到生活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翻大梁”成了历史,以前大家买了自行车也得扛着走,现在很多人买了三轮车和摩托车……太行山深处的这群“愚公”,正从贫困中突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5月31日 02 版

陕西共青团十大举措深化改革
20名校媒记者探访中华龙舟大赛
中国梦·中国故事(2012-2017)
——首届中国图片大赛开幕
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上音-伯克利现代音乐院
《2016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
“或或心理”发起国民心理健康日活动
闵楠飞:用左手点亮孩子的梦想
在新起点上,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让红领巾成为每个孩子人生路上的精神坐标
超六成青年科学家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