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洄游中国逐梦来

王琳:探寻再生医学“新丝路”

涂晓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09日   02 版)

    眼下,正是蚕茧成形、售卖的季节。在常人印象中,蚕茧的用途一般与丝绸有关。但是,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琳团队的研究成果中,小小的蚕茧,蕴含着能用来修复受损生命的“宝藏”——丝胶。

    因开创性地发现蚕茧的组成物丝胶可用于人体受损的神经、软组织等多种创伤的修复治疗,打开了再生医学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34岁的王琳今年获评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是蚕丝主产国。长期以来,丝胶的研究属于未知领域,在国际上研究也并不多。作为这一领域的探路者,王琳团队研究了6年,“需要探索很多未知,面临很多挑战,但这也正是有意思的地方。”她说。

    王琳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医学世家,少年时期,曾随赴德读博的父亲出国念书。父亲学成后,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效力,王琳也由此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005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王琳赴美留学,于布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从事再生医学研究工作。2011年,她谢绝了导师的挽留,通过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回到祖国。

    那一批“青年千人”100多人中,王琳是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仅有的6名女性中的一个。回到武汉,她在武汉协和医院创建了华中地区首个再生医学中心。

    打开丝胶领域的大门,在王琳看来,“开始得颇为偶然”。

    在中国悠久的养蚕史上,人们长期用加热法处理蚕茧,留下制作丝绸等的蚕丝或丝素,去除粘连蚕丝的丝胶。丝胶,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废料。

    王琳指导的一名博士生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求学。两人聊天时谈到,人们已为丝素开发出了纺织以外多种全新的用途,而丝胶的用途是一个无人涉足的冷门领域,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弃置的丝胶,很可能是一座“沉睡的宝藏”。

    变废为宝的探索之旅就此开启。

    在王琳的带领下,团队着手研究丝胶。但是,前人曾有结论称,丝胶具有免疫原性,会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王琳团队通过反复重新实验,首先否定了这一结论。

    随着研究之路的打开,王琳发现,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稳定的天然荧光特性和优越的成胶性能。这也就意味着,它有可能被制成能在人体内自然降解的医用材料,为人体组织再生修复效力。

    通过几年系统研究,团队提取出结构完整的纯丝胶蛋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外周神经修复的丝胶神经导管、适用于中枢神经修复的生物支架、修复心肌损伤的水凝胶及多种多功能新药物载体。

    王琳举了个例子:一些事故造成的外伤,可能导致人体失去较长的一段外周神经。为尽快修复神经、保证肢体功能正常运转,外科医生一般会考虑神经移植,但这样的治疗,必然会在患者身上形成多处损伤,“如果用丝胶制成‘神经导管’,这一难题就可能迎刃而解。”

    通俗地说,丝胶神经导管,就好比建一个“隧道”,可以将两个断点连接起来,让神经在导管内部重新生长。当神经再生完成时,导管本身则基本被人体所吸收,不必再经过手术取出,最终达到外周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这种全新的神经修复策略,为伤员提供了减少开刀的可能性。

    脑神经修复是医学界一大难题,据王琳介绍,实验表明,在小鼠脑神经受损后,及时植入丝胶生物支架,可以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神经元。支架降解产物能促进神经细胞代谢,避免神经元大量死亡,同时还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

    王琳团队还将丝胶生物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到心肌、骨骼肌、软骨、皮肤等组织的创伤修复研究。

    在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年会上,王琳团队的研究成果,被评价为“在蚕丝医学应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使我国丝胶组织工程研发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

    成绩面前,王琳保持着冷静、平和的心态。

    她记得团队经历的一次次失败。拿丝胶提取来说,既要保持结构完整,又要保证生物活性,不同温度、试剂、蚕茧类型,一个条件变了,就要重新实验上百次。

    “可以说,实验中遇到的80%以上都是挫折,但是大家并没有被打倒,一次次优化条件,一次次重来。”她感慨,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条艰苦的路,充满了困难和挫折,失败更是家常便饭。既然选择,就要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打不垮的韧劲。

    作为“青年千人”,王琳并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只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罢了。她始终记得老师的话:没有创新的工作是瞎做,没有应用的工作是白做。每天,她要花大量时间去跟进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等其他学科,试图与自己的工作结合,发掘新灵感。

    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勤讨论,即便现在,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对王琳来说也是常态。周末,就带着笔记本电脑找个咖啡馆,“其实也就是换个地方看文献。”她说。

    关于回国的选择,王琳说:“爱国和爱父母一样,是一种非常朴素自然、发自内心的感情,这种爱是用行动来表达的。做好分内的事,做有益的事,就是报国。”

    这位80后女科学家带领的团队,大多是30岁不到的年轻人。她时常勉励大家,要在还年轻、创造力最好的时候,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一些既有创新又有应用价值的工作、对人民有用的工作,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寻找有价值的再生医学材料,解除患者的病痛,就是王琳和团队的梦想。她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带领我的团队沿着’新丝绸之路’不断探索,继续前行。”

涂晓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09日 02 版)

习近平会见阿富汗总统加尼
《习近平讲故事》出版发行
王琳:探寻再生医学“新丝路”
中哈油气合作20年 累计生产原油近3亿吨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
藏地木碗“盛出”贫困村新生活
这场悲剧折射出哪些问题
他为什么会走进这么多人心里
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挂牌企业上线仪式暨路演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