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错了,我也不改”的傲慢态度,无疑是最让当事人绝望的。对于刚走进社会的求职者来说,这是多么生动的一课啊!
--------------------------------------------------------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了吕梁市2016年市直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认定“世界史不是历史学”引发考生质疑的情况。日前,吕梁市委、市政府已成立核查组,介入调查。同时,市政府法制办己受理了考生刘瑞玲、王慧慧的行政复议申请,启动行政复议程序。
世界史是不是历史学,会计电算化又符不符合‘会计或财务电算化’的专业要求,如此简单的常识问题,让人都懒得去辨析。如果一定要按照相关要求,“会计或财务电算化”一个字都不能差,那么最终谁符合要求?
这就是在很多人看来背后可能存在“萝卜招聘”的原因——他们担心“一个字都不能差”不是因为教条主义、思维僵化,也不单纯是官僚主义作风,而是藏着什么不可示人的隐情。在事实未调查清楚之前,这未免属于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但这种怀疑却符合现实的逻辑。若想堵住悠悠众口,需要用真相自证。
考生刘瑞玲、王慧慧是幸运的,他们遭遇不公后引发媒体关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不管结果如何,比其他更多遭遇类似不公的考生的情况要好。
因为用人单位苛求专业名称,而在面试或者资格审核阶段被取消资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网友看到报道后留言讲述自己的类似遭遇,新闻媒体报道的案例也有不少。就在今年5月,新疆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大四学生张洁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考了笔试第二名,却在资格审查时被告知专业不符合要求。张洁所报考岗位的专业要求是“广播电视新闻学”,而张洁所学的专业是“广播电视学”。其实,2012年,教育部就已经将“广播电视新闻学”改为“广播电视学”,张洁是修改后该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现在根本就没有“广播电视新闻学”这个专业了,张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满足招考单位的要求。
回到刘瑞玲、王慧慧的情况,在得知应聘资格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之后,刘瑞玲、王慧慧以及家人多次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涉。刘瑞玲不仅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反而被吕梁市人社局认定为“填报虚假报名信息”。难不成,不惩罚刘瑞玲的“不诚信行为”就已经是开恩了?王慧慧则被告知,确实不存在‘会计或财务电算化’这样一个独立的专业名称,但是他们也做不了主。”总而言之,即便招考确实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办法,改不了。“就算我错了,我也不改”的傲慢态度,无疑是最让当事人绝望的。对于刚走进社会的求职者来说,这是多么生动的一课啊!
如果没有舆论关注,刘瑞玲、王慧慧应该怎么办?他们可以通过其他制度手段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最终改变这让人哭笑不得的结局吗?其他遭遇类似情况的求职者们呢?又有多少无奈淹没在僵化管理、官僚作风乃至于“萝卜招聘”中?
杨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