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心中有青年才能凝聚青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立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13日   03 版)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着力破解脱离青年的突出问题,团中央在全团建立了“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经过一年的实践,全团共有22万余名团干部与1644万余名青年建立起经常性直接联系。广大团干部走到青年中,对青年的所思所想了解得更深刻了,对青年的服务引导开展得更精准了,推动工作落实也更直接有效了,团干部的工作作风、团的工作运行机制、团组织与青年的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为了推动“1+100”工作从人员联系向工作活跃的转变、从活动交流向交友交心的转变、从制度约束向自觉行动的转变,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一批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的典型事迹,为推动共青团改革正本清源。

    “确实是正本清源啊!”提起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团上海市静安区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陆旭泽很有感触:“这一年多,通过深入青年面对面开展工作,心连心、办实事、解难题,收获太大了,和小伙伴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团组织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到青年身边去

    开展“1+100”工作,对于专职团干部而言,首要任务是联系上100个小伙伴。其实陆旭泽在日常工作中联系的青年已有100多个,但他认为,既然做“1+100”工作,就要保质保量,各类型、各领域的青年都联系一些,这样联系的青年更广泛,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既然是学工部干部,联系学校就是本职工作,也是自己的优势。为此,陆旭泽把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团委作为自己的联系点,联系了学校的一批青年教师、学生团干部和普通学生;结合上海市统一开展的“冬日阳光”活动,联系了一批困难青少年;以举办创业大赛为契机,联系了一批创业导师、创业青年;通过日常参加文体活动,联系了一批爱打羽毛球、踢足球的青年;通过机关其他同志帮忙,联系了几个社会组织的负责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陆旭泽的“朋友圈”逐渐壮大起来,突破了100人。他把小伙伴们按照类别,分别建了微信群,同时建了一个百人大群,经常联系交流。他通过抢红包、组织话题讨论等方式,让小伙伴们的互动变得频繁。

    如何走到青年心中

    “都说一回生两回熟,但是在微信群里,感觉第三回就快忘了。”陆旭泽不久就发现了问题,小伙伴们联系起来后,开始大家都有新鲜感,在群里经常互动,但是慢慢就不怎么说话了。他明白,做青年群众工作,来不得虚的,还是得实打实地做工作,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认可。

    陆旭泽偶然了解到,他联系的一名小伙伴小易前不久在一次车祸中大腿粉碎性骨折,需要在家休养3个多月。家长心急如焚:“孩子原本学习成绩很好,家里也请不起家教,落下3个多月,这可怎么办!”陆旭泽经过多方协调,找到1名志愿者每周义务给小易补一次课。微信群里的一位老师知道后,主动要求每周去帮小易补一次课。陆旭泽没想到,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小伙伴们纷纷为他点赞,还主动帮忙想办法,微信群又活跃起来。

    “靠点对点联系,肯定远远不够。”为此,陆旭泽经常就向小伙伴们推广“1+100”微信平台。关注“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后,就可以在“青年之友”平台上交流,提出自己的困惑、对工作的建议,发布自己的“小心愿”。这样,团干部和小伙伴们的专属交流渠道就打通了。每天,陆旭泽都会去平台看看大家有什么需求。“小陆,我们学校想举办彩虹人生讲堂,能不能帮忙牵牵线”“旭泽,上次看到你微信上面发了个中医资源,能不能请医生到我们这里为青年做个普及讲座”……一个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一次次温暖的传递,通过这些“走心”的交流,陆旭泽与小伙们的距离一点一点地拉近了。

    让团员喜欢上团的活动

    在开展“1+100”工作时,陆旭泽发现,这不但是一个联系青年的平台,更是一个聆听青年呼声的平台。他经常与自己联系的学生团干部、普通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团支部的工作情况。“大多数同学就负责拍拍手。”陆旭泽发现,普通团员在团的活动中主动参与少、被动应付多,“拍手少年”做久了,孩子们长大后自然就会把自己定位成“吃瓜群众”。

    为此,陆旭泽与联系的学生团干部一起,策划了一次“走心”的入团仪式。校园的操场上,支起了一个名为“青春门”的鲜花拱门,每个孩子都发表自己的青春誓言,穿过“青春门”。原本由校领导给学生发放团徽的环节,改为由老师和学生家长为孩子们佩戴团徽,最后还增加了放飞气球的环节。这次活动,每名团员都是主角,能看出来大家的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小伙伴们纷纷表示,原来参加团的活动这么有意义、有意思。

    团团一直在你身边

    一到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陆旭泽就发现联系小伙伴们比较困难。

    他联系的小伙伴中有几名少先队员,他们一年中有160多天不在学校,由于分散在各个社区,挨个联系成本很高、效果也不好。但是,目前除了学校,几乎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参加少先队活动。为此,陆旭泽推动在街道层面成立少工委,由团区委统一分发活动资源和课程包,少先队员们只要拿着“社区报到手册”,就能参加社区内的各种少先队活动。

    陆旭泽的联系对象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家长,他们反映,市里实施的“爱心暑托班”项目每天下午4点结束,但这时家长们都还没下班,接送比较困难。陆旭泽主动对接光明集团、华山医院等单位,增加了一些志愿者师资力量,给孩子们增设有趣的牛奶制作参观课程和用眼健康课程。一些社会组织擅长的财商、情商、折纸、舞蹈等课程,也被引入爱心暑托班。在此基础上,他一家一家地跑暑托班办班点,一家一家做工作,让暑托班延长到下午5点。这使静安区2000多名家长直接受益。

    “团干部要做青年的贴心人,通过扎实的直接联系青年活动,让共青团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门店。”陆旭泽说,“越是走进青年,越感到自己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还需要持续提高,团的工作和活动需要持续改进。我们静安区的团干部会加油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立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6月13日 03 版

品尝小吃新口味,廖书记永远失约了
中国银监会召开党委领导班子与青年代表座谈会
华中大:95间寝室毕业生集体“晋级”研究生
北京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
西北师大:“学霸宿舍”绽放6朵金花
心中有青年才能凝聚青年
山沟里走出的“宝亮平”
浙江:“最多跑一次”,小窗口带动大改革
次旺卓玛:拼命“老”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