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在德国工作多年的许俊杰经常收到国内各地的邮件,邀他回国参加双创比赛或学术活动。其中,一份来自江苏省太仓市的邀请引起了他的注意。
6月13日,国内首次“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周”在太仓举行。其中,由团太仓市委等部门主办的第二届“郑和杯”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很多来自海外的创客。
27岁的浙江小伙许俊杰从德国弗莱贝格矿业大学毕业后准备回国创业,他发现,自己在环境优美的德国小城待了几年,已经无法忍受雾霾的存在,他希望找到一个干净、空气好、不堵车的城市。
他在德国时曾听朋友提起“德企之乡”太仓,据说来中国寻找机会的德国人扎堆儿聚集于此。据统计,目前已有45家德企在太仓申请专利,22名太仓领军人才来自德国,近300名德国管理技术人才和200多名德国留学生在这里工作生活。
直到许俊杰真正来到这座城市时,才理解了这些德国人的选择。
31岁的胡晓东在太仓参观了德企,他发现车间里那些从未去过德国的工人,却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
胡晓东是柏林工业大学的在读博士,这次的创业项目是关于无线传感器的。工业体系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是他们创业的首选之地,但是上海的创业成本高,“上海的发展容不下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
距离上海40多公里的太仓进入他们的视野,这里距上海很近、空气与环境也好,而且当地政府有很多扶持创业的政策。胡晓东从太仓德国联络处得知了这次“郑和杯”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这次大赛中,太仓的“触角”伸到了德国的各个角落。
从2008年5月28日开始,太仓高新区在德国巴符州首府斯图加特举办了第一届“走进德国——太仓日”活动,吸引了180多名德国企业家参加。此后,德国“太仓日”成为太仓对德招商的一大特色品牌,在慕尼黑、杜塞尔多夫、弗莱堡、多特蒙德、图特林根等城市先后留下足迹。
每次活动只有短短几天,但都受到当地政府、企业的热烈欢迎,影响力一年比一年大。在一些地方,太仓展台甚至和美国、俄罗斯等国的机构比肩亮相。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曾感慨:“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大多了。”
4年前,德国柏林人半夏尔通过“太仓日”知道了这座中国苏南小城。当他听说早在20多年前就有德国企业在太仓落户,感到大为吃惊。如今,在太仓的德企已有260多家,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领域,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年产值超400亿元。
这让半夏尔看到了商机,他从事职业教育咨询,可以帮德企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这在太仓有很大市场。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到太仓创业时,半夏尔开玩笑说:“从慕尼黑开车到柏林需要10个小时,而从柏林飞到北京也只要10个小时,距离并不是问题。”
29岁的德国人阿森是工艺工程师,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年轻人参加创业大赛的火热程度超出他的想象,“非常有激情,有活力”。
他说,德国很多年轻人生活得无忧无虑,“没有烦恼,没有生活压力,活得自由自在,但也不会有任何创业的想法,更没有心思成为老板”。
阿森所在的研究所,高龄技术人员比比皆是,尽管他们很专业、有经验,但过于固执,年轻人的机会很少、也少有机会创新。
阿森很庆幸能参加这次比赛,他被中国年轻人身上的那股“拼劲”深深感染了。
太仓市委书记沈觅说,今后5年,“中德创新合作的高地”太仓将进一步强化对德合作,力争拥有德资企业达400家,推动更多德资企业将核心技术与设备引入太仓工厂,推动技术成果在太仓转化落地,而持续举办“郑和杯”创新创业大赛,以此进一步推进中德青年在创新创业的交流合作,对“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实践对接起到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