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箐头村村民张应奎站在家门口,望着开满白色花朵的土豆地,脸上笑出了皱纹,“亩产至少2000斤,公司保底每斤五毛钱收购哩”。张应奎不再为“谷贱伤农”担忧,保底收购相当于公司为他家的土豆上了“保险”。
今年49岁的张应奎,大半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从去年开始,张应奎打破小规模种植传统,开始向土地要效益。除了自家10亩土地,一口气又流转20多亩,曾经撂荒裸露的土地种满了土豆。如何管护好这些土豆苗成了张应奎的头等大事。
在箐头村,张应奎这样的村民可以从当地政府成立的平台公司里赊借土豆种子和肥料,土豆成熟后由公司收购。“别人家的生意”变成“自己家的买卖”,村民种植土豆的积极性提高不少,村民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活了。
在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村庄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新共识,原本在农村“沉睡”的生态资源逐渐被唤醒。猕猴桃、刺梨、核桃等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将大山染绿,也鼓了百姓腰包,这些特色农业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和百姓脱贫增收的“提款机”。
如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贵州换了个方式“吃山”——植树、种果、栽茶、养花……将农业和二、三产业有效连接起来,建设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绿色作底,处处生金。贵州省森林面积达1.32亿亩,森林蓄积4.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引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绿色经济产业的产值达到生产总值比重的33%。
贵州省同时喊出了响亮的口号: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将口号逐渐变成现实的是统筹“大生态”与“大扶贫”两项行动。贫困地区不从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中要效益,而是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中统筹发展农业、健康产业和旅游业,贫困群众的收入随着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高。
改变传统、闯出新路必然面临转型阵痛,一些地区用短期的“苦头”换来长期的“甜头”。
地处川黔交界的遵义赤水市,拥有丹霞地貌、竹海、瀑布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2016年游客接待量超过了千万人次。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对当地生态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着眼长远,赤水关停8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拒绝10个不符合生态保护的项目,同时对污染存量下手,投入近4亿元建设环保基础设施。
不仅如此,当地在赤水河治理上尝试引入市场力量,最先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排污企业采取付费方式,把治污所需的运营设备、维护工作交给第三方机构来完成,实现排污与治污分离。
与此同时,调动普通百姓重视生态保护,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动力,建立强大的外部监督力量必不可少。
近年来,贵州省先后尝试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环保法庭,并逐步建立起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资源环境审判机构。一起环保组织诉造纸厂偷排污水的案子成为国内第一起进入审判程序,且环保组织诉求得到法院支持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毕节市金沙县环保局因“怠于处罚逾期不缴纳排污费的企业”,被金沙县检察院一纸《行政公益诉讼书》告上了法庭,这也成为由检察机关提起的环保行政公益诉讼的标志性案件。
2016年1月,贵州省锦屏县人民检察院诉县环保局行政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县环保局对相关企业违法生产怠于监管的行为违法;县环保局长和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被免职。这又成为全国首例审结的检察机关提起的生态环保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3600件,惩处金额约1.31亿元;投资111.63亿元用于污染防治;以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防治及环境监管能力为主的环保设施建设项目超过2000个。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响亮的品牌,也是闯出了后发赶超的新路。
在绿色行动中,随处可见青春的身影。团贵州省委、贵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为全省各级“河长”配备“环保助理”,共同守护“黔山秀水”。
贵州共青团同时积极开展“多彩贵州·青春绿动”青少年生态文明知行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带领全省广大青少年参与贵州生态日、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用自己的行动让贵州山水的“底色”更浓、“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裴江文 白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