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自5月10日就任韩国总统以来,朝韩之间对峙紧张的气氛明显缓和不少。虽然这期间发生了朝鲜试射导弹和韩军鸣枪事件,但朝韩双方都低调处理,没有使事态升级。不仅如此,韩国新政府还提出了“军事民间一硬一软”的对朝政策,即在强力反制朝鲜挑衅的同时,灵活放开韩朝民间交流的立场。有舆论认为,韩国对朝风向生变,预计会采取和解政策。文在寅政府摒弃了朴槿惠政府一味对朝强硬施压和制裁围堵政策,也得到了朝鲜方面的回应。朝韩坚冰虽犹在,但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暖风已吹过了“三八线”,对朝关系已发生了比较明显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韩国低调应对朝鲜发射导弹,不将矛盾扩大化。在4月至5月9日韩国大选期间,朝鲜既没有进行核试,也没有进行导弹试射,保持了克制。文在寅当选之后,朝鲜进行了数次导弹试射,虽然文在寅表示绝对不能容忍朝鲜的挑衅行径和核威胁,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强力应对朝鲜,并指示韩国军队首先应该确保拥有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核心战斗力量,提高自主防卫能力,同时保持韩美协防状态,避免爆发战争。但是,文在寅的应对方式却与朴槿惠政府有很大的不同。
文在寅指出,制裁和施压的最终目标是引导朝鲜弃核,并重回协商的谈判桌,国际社会应在强有力反制挑衅的同时,向朝方传达只要弃核即可对话的信息。也就是通过“先制裁后协商”最终与朝鲜对话解决问题。分析认为,虽然文在寅强调加强制裁和施压,但与引领国际社会共同营造制裁施压氛围的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基调有所不同。文在寅政府有意改善韩朝关系,因此尽管强调制裁,但在行动方面,不会主导,而可能仅限于“共同参与”的程度。
其次,在不损害国际社会一致对朝制裁大局的范围内灵活考虑开展韩朝民间交流,缓和半岛局势。韩国统一部发言人李德行5月24日重申韩国政府在强力反制朝鲜挑衅的同时灵活放开韩朝民间交流的立场。他还说,强有力地应对朝鲜挑衅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但鉴于韩朝关系长期僵持有其不可取的一面,韩方将在不损害国际社会一致对朝制裁大局的范围内灵活考虑开展韩朝民间交流,缓和半岛局势。截止到6月13日,韩国新政府在执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已批准18家民间援朝团体接触朝方的申请。而朴槿惠政府则禁止朝韩一切官方与民间交往,前后差别是明显的。
第三,文在寅称若朝鲜不再发起核导挑衅愿无条件进行首脑对话。6月15日,文在寅在首尔63大厦出席韩朝《6·15共同宣言》发表17周年纪念活动。他在致辞中提出,若朝鲜不再发起新的核导挑衅,韩方愿意无条件与朝鲜进行对话。他说:“我愿意(和朝鲜领导人)碰头促膝,就如何履行南北之间已有的协议进行磋商。”他进一步提出:“可以就北韩完全弃核、构建韩半岛和平体制以及北韩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等问题,进行广泛的磋商。”虽然文在寅提出了“朝鲜不再挑衅”的前提,但这是文在寅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谈及通过对话实现朝鲜弃核、构建和平体系及恢复朝美关系。历史上,只有金大中和卢武铉两位总统实现了朝韩首脑会谈,或许文在寅会是第三位。
第四,韩新政府称,若朝鲜实现“核冻结”,可暂停韩美军演,意在建立朝韩军事互信。韩国新政府统一外交安保特别助理文正仁近期在接受韩媒《世界日报》的采访时称,如果朝鲜冻结核导项目,韩国也可以考虑暂停韩美联合军演,这一言论立刻在韩国引发热议。有舆论担心这会使韩美同盟产生裂痕,但也有分析称,此类言论是在为文在寅政府缓和朝韩关系做铺垫。韩新政府还计划重启板门店热线,恢复正常交流,再发展至工作会谈乃至高层会谈。韩朝双方于1971年在板门店开通直通热线,截至2016年,该热线先后被切断了6次。文正仁的思路符合中国提出的“双暂停”(即朝鲜停止核试、韩美停止联合军演)的建议,值得鼓励。
第五,文在寅呼吁朝韩铁路连接,额外补偿开城工业园区入驻韩企,意在为朝韩大规模经济合作做准备。6月16日,文在寅在济州举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第二届理事会年会上致辞时表示,只有韩国和朝鲜通过铁路相连才能实现全新的陆海丝绸之路。据分析,文在寅此番发言是向国际社会公开表明,朝韩铁路连接工作是亚投行推进的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致力于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韩国统一部官员5月28日说,政府打算额外补偿开城工业园区关闭给入驻韩企带来的损失,他们已经向文在寅政府作了汇报。不过,补偿金额尚未确定。自2016年2月园区关闭后,韩政府共计向入驻韩企补偿5079亿韩元(约合31.1亿元人民币),占认定损失总额的72.5%。但这些企业认为,园区停运是官方政策所致,一直要求额外补偿。这些措施都表明文在寅政府似乎正在为未来朝韩大规模经济合作做前期准备。
文在寅政府执政一个月以来对朝政策逐步形成,上述措施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和民间交流等方面。新政府的对朝政策还会受到国内保守势力和美国的反对与掣肘。正如文正仁所说,韩国应在朝韩关系上占据主导地位,只有这样,韩美、中韩关系才能良性发展。也就是说,如朝韩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韩美、中韩关系也会取得进展。文在寅政府在改善朝韩关系的路上能走多远?人们拭目以待。
(作者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朝鲜半岛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