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砥砺创新 深化改革 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28日   05 版)

    “作为用人单位,我们走进大学校园招聘人才,要求不仅是专业对口,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工作积极性、执行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是我们重要的聘任依据。”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驱动各个行业的融合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校园招聘时表明了这样的用人观。

    产业的变革发展,引发了企业组织架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行业细分和创新的要求,使员工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价值观等逐渐一起成为当前企业普遍关注的用人条件。面对这样的要求,大学应当如何顺势求变,更新办学理念,实现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使命?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持续探索,通过创新育人模式、深化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产学合作等方式,在人才培养效果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年5月下旬,一台外形酷似赛车的智能电动小汽车行驶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校园里,引得无数师生围观和赞叹。原来,这款智能车是该校电子工程系大四学生周佳斌的一件毕业设计。去年12月,他决定自己造车,将大二大三参加智能小车比赛的心得运用于此,做好大学里的最后一次“项目实践”。在整个设计中,周佳斌注重车辆的原创性:自己选定芯片、电机驱动原理、智能算法,使它可以达到自动驾驶,虽然还不完善,但电动汽车的精髓已经涵盖其中,车子的时速可达20公里/小时。

    周佳斌的智能汽车只是该校学生实践成果的一个缩影。在学校历年的实践学期学生实践成果展和毕业设计展上,企业级网站及管理系统、“i中医”健康云医堂、蔽障跳舞四足机器人、蓝牙巡逻救火车、VR影像、影视广告、微电影、3D游戏等作品引人注目,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信息工程、移动互联网应用、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等专业领域。其中,很多作品因为技术含量高、直接面向市场实际需求等,表现出了较强的商业价值转化潜力。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益于学校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2008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引入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将其中国化和本校化,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能力指标体系:T(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O(Open Thinking and Innovat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个人职业能力,C(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Attitude and Manner)态度与习惯,R(Responsibility)责任感,E(Ethical Values)价值观,S(Social Value Created by Application Practice)实践应用创造社会价值。该体系一级能力指标的英文首字母组合在一起,即“TOPCARES”,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学校将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系统化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面向前沿和应用,构建了能力导向、项目牵引、内容动态更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构建了以项目为载体贯穿全程的“四实”实践体系;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程背景环境的实践育人模式和学分制教学、柔性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建立了与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在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通过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来创造学生的价值,并通过学生未来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实践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创造社会价值。

    “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在外观上改进得当,我的智能车未来可以在校园里推广。”周佳斌对此颇有信心,“在没完成这个毕业设计之前,我还不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但经过这次毕业设计的实战,我感觉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又多了一次飞跃,我决定未来要向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产学合作是实现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助于学校按产业需求和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更早熟悉工程化实践,有效提升职业竞争力。在深入推进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启了校企合作、多方协同共育人才的良好局面。学校已初步形成与举办者、企业、合作伙伴及大连高新区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与众多知名企业开展协同共赢的校企合作,构建了治理结构层面、教学运行层面、各系与企业技术开发部门、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等各层级校企对接机制,运用行业产业的“五新”(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新应用)来更新教育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为了能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好地互动,为学生搭建更多就业创业的桥梁,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与Intel、埃森哲、东软等建立CO-OP合作计划、定制培养计划,联合培养人才,遴选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就业。2016年,有141家企业录用该校毕业生3人以上,其中埃森哲录用75人,东软集团录用56人。如今学校周围已聚集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400余家IT企业,学校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大连市政府授予“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对于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的工程教育模式,学校必须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实践环节。为此,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善其身”,在校内为学生和教师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学习环境。如,构建4A的教学环境(Anytime、Anywhere、Anyway、Anycontent),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都能进行个性化内容的课程实践和项目实践;对企业的案例进行可教学化的开发,建设多层次、多方向的实训教学资源体系。

    SOVO(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增强学生企业实战经验和就业核心竞争力而建设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在校学生自主申请成立和运营“虚拟公司”,由创业导师指导,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实境体验的方式全面地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及工作流程。通过在SOVO中完成真实的商业项目,学生可以完善专业技能,提高应用实践、组织和沟通、团队协作等职场能力,从而全面培养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和个性潜质也得到释放。

    龙威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12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他在SOVO申请成立了 “皓龙科技”虚拟公司,担任公司负责人和项目骨干。“仅仅通过有限的课程学习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编程这项技能,还需要借助真实项目的大量演练,以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龙威告诉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往往需要从宏观上去考虑如何把握一个大型系统的开发,以及如何去分析分解这个大型系统。”这样的经历,让龙威受益颇深,不仅很快强化了他对工程项目的理解,也让他的沟通协调能力得以提升。“作为项目负责人,思考如何让团队的每个人共同协作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不久前,在学校连续三年担任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龙威,凭借本科阶段扎实的知识运用能力、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北京大学招生组的认可,成功考取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我们东软的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表现非常好,同时我们的老师也非常好,是能让你真正学习到很多东西的老师。我身边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他们不仅善于思考,还会为了心中的理想一直坚持下去。”龙威感慨地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6月28日 05 版

涵养正气,凝聚党心民心
廖俊波先进事迹报告团中央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在京举行
五部门联合出台非法证据排除相关规定
“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开庭审理
“天山-3号(2017)”联合反恐演习在中吉边境举行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砥砺创新 深化改革 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