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学生当“小学徒” 学做交融强技能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与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05日   06 版)

    2016年3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徒制“兰花班”拜师现场

    学院领导赴实习基地进行调研

    2016年9月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徒制班开班典礼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在师傅指导下学习芯片检查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在师傅指导下学习鱼塘下苗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在师傅指导下学习网箱检查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在师傅指导下学习鱼苗乳化技术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师傅——四川省兰花协会副会长指导下学习兰花栽培技术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国际花园城市”、有“成都后花园”美誉的成都市温江区,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四川省首所农业类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5年8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同年9月,又先后被列入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成都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在探索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构建了与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在学校统一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总结不同专业具体实践模式,在培养农业产业紧缺人才上已实现“华丽转身”,带出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学徒”。

    握紧破冰利剑,搭上现代学徒制的首班车

    2010年,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成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和目标。由此,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化,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迎来崭新的历史机遇。

    如何迎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新机遇,服务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以有效培养农业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和优势,不断在思索,也积极在行动。

    2014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希望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

    从现代学徒制登上历史舞台起,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就握紧了这把可以破冰的利剑,于2015年申报了国家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又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通过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必将加速带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技术技能型和创新创业型农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数量也提出更高要求,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已拥有两年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来说,从搭上现代学徒制的第一辆班车起,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就是为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而服务,学徒制发展与国家农业发展已密不可分。

    顶层统一设计,为改革实践搭建好稳定基石

    在试点项目引领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不断加深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建设意义,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育人,才能有效培养更多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农业生产从业者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更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因此,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与探索,成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破解农业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困局的重要改革举措。

    为了使学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出成效,不走样,学院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搭建了由分管教学副院长挂帅,职能部门统筹,各相关专业具体实施的项目建设组织架构,试点工作全程统一领导、统一协作、统一流程,统一教学管理标准、办法,各专业再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各具特性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既保证了现代学徒制这股源头活水流进每一块责任田的时候都是干净清澈的,又不妨碍各专业出亮点,出特色;另一方面规范并创新建设路径,通过送出去培训、考察学习,积累建设思路,科学制订建设方案;通过课题立项、配套经费,保障试点建设稳步推进;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现已初步形成了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层层储备的格局。

    现代学徒制就像一剂调味品,加在不同的专业上产生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但其内涵却是不变的。为全面了解现代学徒制的起源和发展,深度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除了分批、分类组织选送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各类现代学徒制研修班,为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奠定基础外,还由试点建设牵头部门统一建立长效运行机制——“12345工程”。

    所谓“12345工程”,即找准“1”批主要合作企业,建好校内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企业或行业师傅,“2”支教师队伍,签订《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书》、《现代学徒制试点三方协议》、《现代学徒制师傅带徒弟协议书》,“3”个协议,制订《现代学徒制师傅标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现代学徒制校内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现代学徒制企业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4”类标准,完善《学生免修免听管理办法》、《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选修课管理办法》及《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带徒师傅选拔与管理办法》,“5”个制度。

    不同专业不同模式,“分门别类”让学徒制真正落到实处

    动静结合、兴趣导向,结合具体实业培养学生兴趣

    2016年3月,在第13届温江兰花节暨精品兰花展开幕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全场焦点。朗诵拜师贴,行拜师礼,师徒互赠信物,师傅训话、赠语并加勉,拜师礼成,饱含敬意和韵味的传统拜师礼制结束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选拔的5名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此成为四川省兰花学会国内5名养兰名家的首批弟子,在全国首创“现代学徒制兰花班”。至此,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也开始了与四川省兰花学会等行业企业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作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15级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何万宝试着去了解自己“学徒生涯”中的师傅时,着实吃了一惊。他的师傅不仅是省兰花协会副会长,还是中国兰花学会的副秘书长,在中国兰花届享有盛名。因为对花卉的喜爱而走进了园林技术专业的何万宝,在加入“现代学徒制兰花班”后,跟着国内养兰名家从一盆普通的兰花养起,到现在对各品种兰花品性的熟练掌握和养植,期间的收获可谓颇丰。同时,借助自己师傅的平台,何万宝有幸结识了平时只在新闻报道中见过的兰花种植、鉴赏大师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此,何万宝欣喜地感慨:“兰花学徒制班让我的兴趣增加上了专业的翅膀,使我的职业目标更加坚定清晰。”

    温江花卉苗木之乡,赋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鲜明的地域优势和行业特色。然而,经济大环境影响园林行业效益,园林工程项目建设锐减,不确定性增加,学生参与项目建设工作机会减少,企业很难与批量的学生签订用工合同。成班建制培养学生,须多个企业联合参与培养,因此无法统一人才培养方案,只能通过动态方式进行学习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该专业特殊的实际情况,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创造性地凝练出“动静结合,兴趣导向”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动”即动态,通过在大专业范围内招工,与企业共同组建动态班,与各企业量身订制企业化课程,定期到企业参与师傅指导的专业实践,学分纳入选修课,超出部分可按工作岗位任务要求替换部分必修学分,达到毕业学分要求的可提前毕业;“静”即固定,按固定的建制班和校企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兴趣导向”,是根据学生不同兴趣和职业规划,招聘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随后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学习,基于此,学院与四川省兰花协会等开设花卉方向学徒制班、与成都花仙子公司等开设植物养护方向学徒制班、与三邑园林绿化公司等开设园林施工与设计方向学徒制班,充分满足学生兴趣需求。在专业的课程架构上,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课程是“静态”部分,与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在固定班级完成;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学徒个人兴趣与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为“动态”部分,按企业岗位个性化定制课程,实行学分替换,弹性学分,由企业师傅带徒完成。

    在何万宝同学所在的兰花班,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动静结合、兴趣导向”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备受学生欢迎。班上的每一位徒弟需要根据师傅的要求,选择在周末、节假日去师傅所在企业跟师傅学习,也可根据师傅安排参加企业内、行业内相关学习活动。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师傅将对徒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者可授予相应技能证书,企业在接纳徒弟就业的同时还可帮助其创业。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基于兰花班的建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创新性开设了《兰花栽培技术》选修课程,并进行相应学分替换。内容包括企业师傅为学徒讲授兰花栽培技术理论知识,分享技术技巧,开展实践教学。学徒们在学习中,不但深化了理论知识理解,而且还学到了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边做边学的人才培养目的。

    三个结合、三次循环,校企共同指导实现五个对接

    在学校可以聆听企业兼职教师含金量丰富的实践指导,在工厂可以和自己专业的导师同吃同住同实习,及时探讨专业技术前沿,当国内大多数职业院校还在探索学生技能学习与职业发展的道路时,早在2007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就开辟了一条“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之路,为该专业学生的技术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另辟出一条蹊径。

    从2007年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申报开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调研,遴选优秀水产企业共同申报专业,讨论制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实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评价的双规运行方案,实现校企“四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经过不断实践,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凝练出适合本校本专业实际的“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即育人与社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强调基于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配置与内容开发;“三循环”,即在人才培养中实现“学习—实践—再学习”的三次循环上升,学习场所在学校和企业间交替,在循环中逐渐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两指导”即由校内专任教师同企业管理者、技师共同承担教学,形成互相配合的育人模式。

    该模式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行业生产特点,学习场所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实现“学习—实践—再学习”的三次循环上升,递进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专业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5门在沿海地区开展的实践课程,采取教师、企业师傅双导师管理教学过程,以教师、企业师傅的深入、全面指导为支撑,将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融为一体,师傅对学生(徒弟)的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学,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完成对学生(徒弟)水产养殖职业技能的传授,让学生(徒弟)掌握从事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专业教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全程管理实践过程,负责对学生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必备知识传授和综合素质塑造。整个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实行综合管理,三个年级三个阶段的实习在校内专任老师和企业管理者、技师(企业师傅)的双重指导下完成,其中一年级的实习由校内专任老师全程陪同学生一起到企业同吃、同住、同实习,与企业管理者、技师(企业师傅)一道指导学生实习,包括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等工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效对接。每阶段的生产实训作为必修实践课程单独计算学分。工学结合生产实习结束返校后,通过校内专任教师与学生专题互动教学、企业兼职教师的专题讲座两种方式进行概括总结与深化提升,完成“理论—实践—提升”交替循环,实现知行统一,产教融合。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5个对接”,学生的实习成绩评价方面,过程考核比例达70%,师傅评价比例达60%。校企深度合作,双规运行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徒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模块教学,利用半工半读培养职业人才

    如何对从事农业产业工作的人群进行有规模、有计划的培训?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经过学习和探索,结合学徒制培养模式,新开设农业经理人学徒制班,在产教融合发展的路上又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作为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全日制大专学历培养的第一个班,首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农业经理人学徒制班)立足“农”字特色,于2016年9月顺利开班,成为积极为成都市城乡统筹、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支柱。

    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入学的21名学员,全部是来自成都各区市县从事农业产业种养殖,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迎合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懂专业、懂技术、懂市场、懂法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指出,首届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徒制班是学院直接融入成都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有效举措。

    该专业主要针对具有中级证书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或新型职业农民),采用“产教融合、模块教学、半工半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为期3年的培训,取得大专学历和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大量实践经验,成为推动成都城乡统筹服务、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全面的创新,该专业课程总共分为6大模块,包括基础能力与素质提升、专业知识、专业拓展、学徒方向选修、生产一线学徒及综合实训模块,总共135个学分,除了大专学历外,还需要拿到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在师资力量上,除了理论知识丰富的优秀导师,还将聘请现代农业的领头人当讲师,为学员传授实践经验,通过学徒制、导师制等方式传授农业知识技能;同时学习借鉴EMBA教学方式,将龙头农业企业厂长经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成功事迹编成案例,进行案例教学,逐步探索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标准化培养体系。

    在管理模式上,学历班将注重“三结合”:一是系统学习与个性定制相结合。目前学院已与金堂县三溪镇脐橙产业协会,蒲江县红心猕猴桃协会等6家行业协会达成共识,联合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徒制班学员,同时还组建了经营管理服务专家团队,在三年学习期间,为学员的企业诊断把脉。此外,还为每一位学员建立了企业经济数据库,力争在每位学员毕业时都能看到企业经济数据划出美丽的上扬弧线;二是系统学习与游学培训相结合,在成都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优秀学员将获得台湾、北京等游学机会,走出去开阔眼界、拓展思维;三是系统学习与资源整合相结合,依托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和创新创业联盟的资源为学员打造更宽、更大的平台。

    “这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次创新,也是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客观需求”,成都市农委对学院此举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届农业经理人学徒班学生刘海认为,经过系统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对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条件优势下如何成为一个“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有了全新认识。经过入学学习,目前刘海已利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农场进行了蔬菜耕作模式改革,通过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建立农业智能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等具体措施,实现了有序管理和收益提高。

    让学徒制在农业院校大有可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今,在秉承“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村职业经理人方向)三个专业已经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且三个专业凝练出的三种育人模式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深化内涵建设的一块踏脚石,现代学徒制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是全校上下深化内涵建设的意识和行动的改变。在这一教育模式中,师傅不仅是传道授业的恩师,也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资源积累,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领路人。而学生在学徒生涯中,不仅习得了专业技术知识,更为未来职业发展之路做好铺垫。

    在紧跟时代发展的道路上,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已把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写入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在试点建设和改革之路上的多年探索,也丰富了农业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四川农业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05日 06 版)

大学生当“小学徒” 学做交融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