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一家之言

大学毕业典礼要仪式感更要参与感

若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10日   10 版)

    每到大学毕业季,媒体报章总免不了盘点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校长已然成为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主角”,而校长演讲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成为大学人文精神的总结和凝聚。

    不可否认,毕业典礼也是大学教书育人这个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校长或书记演讲的流行,也说明高校越来越重视毕业典礼的仪式感,努力抓住最后的时机向学生传递大学办学的精神和价值,向社会展现自身的文化影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然而,大学生对毕业典礼又如何看待呢?最近,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247所高校的71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毕业典礼上不能接受的现象,76.58%的受访大学生选择“过程僵化,流于形式”,选择“由于毕业生太多,只有部分学生有参与感”的占59.05%、选择“穿着随意,不正式”的占46.56%、选择“氛围不够庄严隆重”的占33.8%。(《中国青年报》6月19日)

    平心而论,任何重要的场合、重要的仪式,总免不了一些固定的、无法免除的程序,比如,邀请重要人物发表演讲,毕业典礼总需要保留传统,就难免会产生一些相对刻板的印象。当然,大学毕业典礼在设计上也并非只能这样,仍然可以作出一些创新。

    首先,在演讲者人选的确定上,除校长演讲这个保留环节,可以邀请更多学校的教职员工、毕业校友等共同参与。几年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邀请宿舍管理员吴光华登台演讲,吴阿姨的一席真心话,打动了不少毕业生,在网络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近年来,不少教授的演讲也带来了不少的新鲜感,比如,北京大学的饶毅教授,535个字的演讲在4分钟内赢得了9次掌声。

    其次,一个普遍现象是,许多院校因为毕业生太多,只能有部分学生参与毕业典礼,有的学校甚至因为缺少大的场地,导致学校不能召开统一的毕业典礼,这给毕业生带来的,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第三,在毕业典礼的程序设计上,没必要完全是一成不变的校长演讲、毕业生代表演讲等,也可以穿插一些短小的节目,或者是有趣的环节,让低年级的在校生也可以参与进来,以互动的形式,为毕业生送别。

    此外,毕业典礼也是一份“成人礼”,不仅需要隆重的仪式感,也需要更多的见证者。大学可以邀请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毕业典礼上,亲眼见证子女在大学时光里的成长和成熟。

    第四,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典礼并没有学位授予这个环节。这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典礼总缺了不少“仪式感”。而且,不少高职生都是在第三年结束顶岗实习之后,返校参加毕业典礼的,高职院校的毕业典礼也更应该体现出一种关怀和温情,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的温暖。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也可以给学生们穿上特制的礼服,单独颁发毕业证书,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对其关注和关心,这也是在增加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之,大学毕业典礼在增强仪式感、注重语言育人的同时,不妨多一些延续性、拓展性、细微走心的活动,多一些参与感,让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毕业季,通过亲身体验,用行动来增强凝聚力。

若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10日 10 版)

高职院校能否靠教学逆袭
大学毕业典礼要仪式感更要参与感
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该如何“接招”
园林景观设计“国赛”对接了“世界标准”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