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周末,在武汉科普公园公园大课堂活动现场,15名通过微信平台征集来的孩子,正在华中师范大学知·行·园志愿者团队的引导下,在花丛间辨识着植物,一份关于家庭自然科普教育的问卷同时发放到陪伴的家长手中。
这是该团队服务的第100场公园大课堂,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同时,团队也正在探索“公益+教学+科研”的新型育人模式。
公园大课堂最早由武汉市园林局发起,面向全市有孩子的家庭,在市内32所公园开展关于公园文化、植物科学的亲子教育活动。知·行·园作为该活动的唯一签约志愿服务团队,一年时间里,由最开始的尝试帮忙,发展到负责全程策划。
团队发起人、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副教授宋荣介绍:“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是纯粹的志愿服务,而是针对公园文化和公园教育功能展开研究,做学术志愿者。”
2016年年初,公园大课堂举办第一场线下活动,恰逢宋荣为思想政治教育2015级大一学生开设逻辑学课程,她尝试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逻辑学理论运用到志愿服务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科研课题。
自首场活动至今,团队成员挖掘课题已取得13项科研立项,研究内容涉及公共空间、师范生技能、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等,作品《公园志愿服务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践拓展——以“公园大课堂为例”》被推荐至6月中旬举办的2017年“挑战杯”湖北省赛,还获得了二等奖。
团队队长陈双悦一年前还是个一说话就脸红的内向姑娘,现在已习惯单枪匹马和各类社会人士“谈判”,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开始都是艰难的,一篇稿子发给老师,收回来全是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
宋荣认为,逻辑学中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让抽象的东西接地气。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慢慢加强逻辑严密性,再上升到写科研论文,就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到了一定阶段,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果,老师则在这个过程中承担顶层设计和方向引导的责任”。
一二年级志愿服务,二三年级科研立项,三四年级实习加考研——这是宋荣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探索的“叠加式”育人模式,计划将公园大课堂作为平台,把专业课教学、科研立项、暑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叠加到志愿服务中去,形成一个从大一到大四连贯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成立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临时性地去做一两次志愿服务,某种意义上说比较浪费,要让学生在这中间挖掘自己的能力,寻找发展方向”。
“大一就能自己搞一个申报书去参加比赛,这群学弟学妹真的很厉害,”2016级学生班主任王永立不无羡慕地说,“我们以前都是看到学校发意向通知才去找课题,他们相当于比别人提前一年打磨选题。”
2016年暑假,知·行·园团队面向全院学生扩大招募,已经大三的王永立立即报名,和许多“老学长”一起,跟着学弟学妹们到武汉各大公园附近的商场开展“文明旅游”课题调研。
为方便前期科研成果的汇总,今年初,知·行·园成立了中华奇石馆、植物导师课、青春伴夕阳等六个分队。随着能力的提升和队伍的壮大,这批学术志愿者在公园大课堂中的服务逐渐受到园林局、公园、媒体等多方单位的肯定,被授予“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神助攻奖”等荣誉,开始作为“老伙伴”,全程参与设计2017年的公园大课堂活动。
“我们每周三征集参加活动的家庭,名额发布出去,一分钟就被抢光。”谈到服务成果,陈双悦非常欣慰,“现场有很多没报名的家长孩子,看到我们的活动,就一路跟着我们。”团队15级成员陈慧融认为,支持自己坚持的动力不只是做科研,还有那种“心里面很不一样”的感觉。在一次活动中,她促使两个闹别扭的小朋友握手和好,那种满足感令她至今回味。
据统计,公园大课堂“粉丝”已超过万人,服务家庭超过6000个。一些家长在活动后通过微信向志愿者们致谢,团队成员将留言认真地保存起来。一位家长写信表示,自家孩子原本非常淘气,在参加公园大课堂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在班级做志愿服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
截至目前,知·行·园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已扩大到近200人,参加公园大课堂超过100场,2017年全年计划参加260场,将服务对象扩大到青年和老人,并陆续在科技馆、园林局、长江日报社、武汉文艺广播电台等单位建立学术志愿者实习基地。
钟美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