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61岁的人工智能,与人类越来越像了:它进步神速,从强记忆、善计算,到能翻译、会下棋,甚至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把人类甩下。
正如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让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样,这一次,人们期待通过人工智能,见证无数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近日,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政要、著名企业家、院士学者等齐聚天津,大会以“迈向大智能时代”为主题,对话、交流、探讨智能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展望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谋划智能社会未来的愿景。
中国这个正迫切期待着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在这个新时代抓住机会,实现换道超车,成为到场各个领域领军人物共同关注的话题。
“对中国而言,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机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靠的就是换道超车,正如原来中国零售商业基础薄弱才有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关键看你如何在‘不好’的环境寻找机会。”
我国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科技部部长万钢将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总结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操控等。科技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引发科学技术产生“链式”突破,带动“面上”的发展,带动各领域的创新能力快速跃升。它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渗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环节,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万钢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优势和差距。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从上世纪的80年代起,国家科技计划就一直支持人工智能和相关科技的发展,3年前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方案,从研发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与专利数量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图像识别、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中文信息处理、语音合成与识别、语意理解、生物特性特征识别等领域世界领先,一批人工智能的企业正在涌现,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快速形成。
我国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巨大,“我们的人才储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感受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基础、方法、算法的研究上,中国跟世界的水平还相差甚远,”他解释说,美国创立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并在此后的61年中始终领跑,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的国家依旧在持续创新,“如果我们不抓紧赶上,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是有困难的,也会制约我们的创新能力。”
很多人都说创新的力量在企业,为什么以前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总难有创新性突破?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认为,这首先需要长期的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民企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而现在到时候了。比如BAT已经有足够资金积累,也有成熟的眼光。”
不仅仅是企业,这也是关乎国家乃至每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纵使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但是科技的力量将是在所有的力量中最具决定性的领导力量,未来科技的竞争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走向。”
“再也找不到一个拥有7亿多网民的市场,不领先说不过去”
对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来说,创新是一个与生存休戚相关的必选项。从搜索引擎走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智能驾驶,百度的成长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的实践过程。
在搜索引擎公司成立第一天,李彦宏就意识到,买不起IBM价格高昂的服务器和Oracle数据性系统,“我们要开发一套处理非结构化的技术,用很便宜的PC服务器,用自己开发的软件程序,并且能够同时支持几千万人甚至几亿人进行搜索。”随后,搜索技术有了更多应用,百度公司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我们必须要解决面临的那些问题。”
“过去,我们做的是让人们更平等快捷地获取信息,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使命,连接人和信息,”李彦宏用一句话浓缩了技术在这个时代的新使命,“就是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变得更简单。”比如,不用带身份证就能刷脸上飞机、无人驾驶汽车,或是没有遥控器,完全用语音控制的电视。
做搜索引擎出身,李彦宏格外看重数据及其背后的意义。今年全球对AI的投资达到300亿美元,人们对AI关注度之高前所未有。在百度指数搜索“人工智能”这个词2016年比2015年上升了632%,今年上半年又上升了45%。李彦宏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机会。
他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非常有优势,原因很简单,这里有很大的市场、人才和资金,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要想往前推进,需要有大量的数据积累进行训练,“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市场能拥有7亿多网民,说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文化道德标准以及同样的法律,”从这点来看,“中国不领先世界真是说不过去。”
拥抱智能时代的一个标志,是要学会AI时代的思维方式,“过去的创新是在大学里、实验室里,未来的创新在数据和场景。”李彦宏提醒大家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时代不是某一家公司或者某几家公司的专利,它应是许许多多公司合在一起来做一个事情。他举例,百度做了多年无人机研究,“积累了很多的技术,但是仍然觉得靠我们一家公司,这个事做不成。”
创新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打拼几十年的柳传志,从中科院计算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实验室走出来,先后打造出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君联资本、弘毅投资等一批领军企业,他看到了科技创新过去的坎坷,也看到未来的光明。
他清醒地意识到,未来的智能科技都是属于竞争性极其激烈的行业,企业本身必须拥有非常强大的技术队伍,不然难以生存,“这些企业,应该拥有院士。”
柳传志认为,在智能互联网发展、智能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已经表现出优势,首先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中国的企业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撒网式”为未来科技布局,它们有了足够的资金,社会和政府也都给予各种风险投资的支持,“大的企业应该有实力进行基础性的,对人类有贡献的研究,我认为也到了这个时候。”
人与机器并不是一场谁输谁赢的战斗,而是合作
曾经,阿尔法狗的胜利让人们吃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提醒大家,很多人看到了AI的胜利,但更要看到AI的变化。“过去的AI是希望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但是计算机的智能和人的智能毕竟不同,不可能完全一样,该是各有千秋。”正如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过人类,人类在某些方面可以达到计算机没有办法达到的境界,那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智能系统,“这可能才是解决问题最妙的方法”。
“AI已经进入2.0时代,“他认为中国新一代AI的重点有5大方向,即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的增强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统。
新一代AI可以广泛的适用于复杂系统,可以用于电子商务、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
国际知名大数据专家、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人们总是把人和机器给对立起来,好像是一场战斗,一边会赢一边会输,”他更愿意用一个更面向未来的词——“超级智能”,“不是说机器赢了人或者是人赢了机器,人和机器可以一起来工作,达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相互理解和对世界的认识。”
“人类必须要尊重、敬畏机器的智能,”马云形象地比喻说,如果让汽车去模仿人类,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可两条腿走路的汽车永远跑不快。他认为所谓的智能世界,不是让万物像人,而是像人一样的学习能力,但也具备自己的智能和学习方式。而智能时代就是去解决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人不能了解的东西。
马云眼中的智能世界有三个最主要的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三者必须结合。他认为当下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可能还非常幼稚,“人类往往高估自己,以为看清楚了,其实根本没有。”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智能时代就在这里,“你只能拥抱它,改变自己适应它。”马云说,任何高科技都会带来好处和坏处。比如很多工作岗位会消失,但与此同时,每次技术革命都会诞生很多新的工作,只是人类要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做人类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做机器要做的事情,“有一点是肯定的,30年后的就业岗位一定比今天多,工资一定更高,但如果你不改变,你就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