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收入突破亿元,2010年突破千亿元,2016年迈入2000亿元大关。
这个接邻8省区、占国土面积近1/8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矿藏,尤其是煤矿储量居全国首位。这里一度创造了发展神话。
鄂尔多斯的巨变就是内蒙古巨变的一个缩影。十几年前,得益于煤炭资源的丰富,经济指标曾居全区末尾的鄂尔多斯迅速发展。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构成的呼包鄂经济圈中,鄂尔多斯的发展令人“眼红”,财政收入一度跃居第一,人均GDP直赶北京,甚至在2009年,当地官员认为“鄂尔多斯人均GDP将超香港”。
程大利曾经是鄂尔多斯一家小型煤矿的管理员,家在包头的他每周都要在两个城市之间往返。鄂尔多斯的暴富让自称见过世面的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他说,那时的鄂尔多斯到处都是煤矿。
从西北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自治区一跃进入全国经济收入前十。过去,这种变化体现在财政收入的数字上,现在,这种变化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去产能、去库存,一“煤”独大在内蒙古变为历史。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东说,现在鄂尔多斯新批一个煤矿需要走严格的流程进行审核,要符合开采标准,清洁采煤。
如今的内蒙古正努力转动发展的方向盘,走上一条多元发展的道路。
一望无际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辽阔的戈壁……壮美的景色和多民族一起构成了内蒙古独特的旅游资源。
从冬日到酷暑,从初春到深秋,东北林草文化四季全生态旅游片区、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片区、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旅游片区、西北水沙胡杨秘境探险旅游片区等内蒙古精心打造的旅游片区正不断吸引着八方来客。
据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提供的数据,“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累计接待旅游者3.42亿人次,旅游业对年度GDP的综合贡献率突破10个百分点。
内蒙古不断夯实全域旅游的基础,陆续出台政策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内蒙古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游客的舒适度。
全域旅游不仅带动了内蒙古产业发展,而且带动了百姓致富。鄂尔多斯兴起的牧家乐、巴彦淖尔盟兴起的农家乐、正在包头茁壮发展的采摘游览……一系列有特色的体验旅游服务开始生长。伴随着“互联网+”,内蒙古的全域旅游更加科技化、人性化。
内蒙古早已不是只靠资源、农畜牧业发展的省份,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大数据产业等重点产业正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不少新型的科技企业正在草原上生长,储存干细胞的银宏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修复当地生态环境的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后来居上,不断释放发展潜力。
互联网产业在这里同样迅猛增长。坐落在呼和浩特和林格乐现代服务业集居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是亚太最大的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2+31+X”资源布局中北方核心。外表普通的建筑里,却存储着不普通的大数据。目前,已经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搜狗等68家客户入驻园区,百度云盘、阿里云等数据中心都包含在内。
巴彦淖尔盟五原县河套电商产业园2016年网上交易额实现1.3亿元,今年预计突破5亿元。在该园区工作的快递员小刘告诉记者:“虽然内蒙古被快递行业定位为偏远地区,但它早已和京津冀融为一体,从五原寄出的农产品,最多48小时就能送到北京的餐桌上。”
随着京张高铁的试运行,内蒙古通往外省的高铁即将贯通,内蒙古也正像飞速的高铁一样,快速奔驰,继续前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