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下)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25日   07 版)
517 刘交交
518 刘学举
519 刘爱兰
520 刘雅莉
521 祁建光
522 孙洪香
523 孙银聪
524 李长容
525 李忠和
526 李晓莉
527 李福明
528 杨伊丽

    517 刘交交

    刘交交,女,汉族,1991年1月生,河南省鹿邑县伯阳双语中学教师。

    父亲不幸去世,母亲瘫痪在床,刘交交坚强面对艰难生活,从求学到毕业工作,一直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竭尽孝道。26岁的她,用多年艰辛诠释新时期的孝心故事,彰显好儿女的责任担当。

    2010年,刘交交参加完高考才知道,父亲被诊断出患有食道癌。不久,父亲去世。此时,母亲手脚残疾,奶奶已70多岁,妹妹还在读高中,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她一人肩上。她深知自己现在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一定要撑起这个家。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她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商丘师范学院,这样能够更方便地照顾家人。进入大学后,刘交交省吃俭用,边上学边打工,发过宣传单,做过家教、促销员等。每年寒暑假,她还到外地去打工,艰难维持着母亲的医药费以及妹妹和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并且存起来一些,日后给母亲看病。

    2012年9月,母亲病情加重,因脑梗偏瘫。刘交交向学校请了假,用打工挣的钱带妈妈去看病。在医院,她独自一人照顾妈妈,帮妈妈做恢复锻炼。一个多月后,既不想放弃学业,更不放心妈妈,刘交交决定带上妈妈去上学。她利用打工存下的钱,在学院附近租了一间小屋,把妈妈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照顾母亲洗漱吃饭。上学时,利用课间匆忙赶回去照看一下,再跑去继续上课。为了维持生计,她利用周末去打零工。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看到妈妈精神状态日益好转,刘交交觉得很值得。得知刘交交情况后,学校专门为她申请助学金,组织爱心捐款。她所在班级的同学,组成爱心志愿队,轮流帮助照顾她妈妈。

    2014年,刘交交大学毕业,带着母亲,回到家乡任教。虽然照顾母亲让工作生活更加忙碌,但她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教学成绩突出。教授知识的同时,她用自身经历,教会学生们孝道和责任。

    刘交交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被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518 刘学举

    刘学举,男,汉族,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洪坪村村民。

    刘学举不宽裕,但他宽厚仁孝、省吃俭用,赡养包括远亲在内的11位老人,为他们构筑安享晚年的温馨港湾,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刘学举是三世单传之子,跟他生活在一起的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在村民眼里,刘学举是个大孝子,和老人从未拌过嘴,从未说过不是。他谦虚地说:“我们屋里老人多,条件差,要说孝敬说不上,不过有一点我做到了,那就是我从来没在老人面前红过脸。”

    母亲患妇科病,不能走路。他每隔3天,早上背着母亲到卫生所治病,晚上再背回家,来回背着母亲走6个多小时15公里山路,整整坚持了一个多月,直到将母亲的病治好。

    孝无亲疏,爱有施受。刘学举还先后赡养了5位非至亲老人。这些老人或盲或聋或智力残障,他毫不嫌弃,悉心照料。余正香是刘学举的远房亲戚,夫妇两人都是盲人,是队上的“五保户”,生产队时期靠捐助的苞谷维持生计。但老两口无法做饭,刘学举夫妇便轮流去帮忙。土地承包到户后,余正香夫妇就拄着拐棍到刘学举家吃饭。1980年,余正香的丈夫去世。刘学举和妻子商量后,将孤身一人的余正香接到家里照顾。这一照顾,就是22年。余正香生前逢人就夸:“学举这样的好人,世上难找啊。” 2003年,一个远房叔叔在弥留之际,把贫病交加、无亲无后的妻子汪少秀托付给刘学举。刘学举把72岁的汪少秀请到家里耐心照料,汪少秀逐渐恢复了健康,至今仍在刘家安详地生活。此外,刘学举一手操办了远房叔叔刘文才的丧事,刘文才妻子石泽美、刘文才有智力障碍的养子李正先,目前都是由刘学举赡养。

    刘学举夫妇俩勤劳节俭,养猪养鸡,维持一大家人的吃穿用及老人们的医药费。几十年里,夫妇不舍得添置一件新衣,每年却轮流为老人购置一套新衣、新鞋。

    因操劳过度,刘学举40多岁就满头白发。是儿孙们的理解,给了他极大支持。儿子打工、种烤烟,增加家庭收入。孙子刘德权大学毕业回村委会工作,主动接过赡养汪少秀的担子。孝老爱亲的家风在子女们中传承,刘学举感到莫大的欣慰。

    刘学举荣获湖北省十大孝老楷模等荣誉。

    519 刘爱兰

    刘爱兰,女,黎族,1952年7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退休职工。

    刘爱兰是一位尽孝的女儿,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姑母。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把身患残疾的侄儿陈良培养成了特奥运动员,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奖牌,为国增光。

    陈良是刘爱兰大哥的儿子,出生时因高烧导致智力严重障碍,反应迟钝。陈良7岁时,母亲又不幸患病去世,他和哥哥、姐姐由父亲一个人抚养。父亲务农,收入微薄,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1992年,刘爱兰跟家人商量后,把陈良带到自己身边抚养。当时,她和丈夫月工资总共才700多元,本已有两个孩子。但陈良来到家里后,她把侄儿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给予了精心的照顾和关爱。

    陈良的身体比较特殊,8岁才读小学一年级,可他还是比同学们“慢几拍”。刘爱兰是护士,常常要上夜班。不管每天下班后有多累,她都抽出时间辅导陈良学业。但是陈良读到五年级,还是退学了。孩子未来的路如何走,成了刘爱兰和丈夫最大心病。一个偶然机会,陈良被推荐参加田径培训班。每天清晨,刘爱兰都为陈良做好早餐,然后陪他到训练场,贴心呵护从未间断。陈良也没有辜负她的希望,训练成绩提升很快。2006年,陈良参加海南省第一届特奥会,斩获1金1银。此后,他多次代表海南省、代表中国参加各级特奥运动会比赛,先后获得32枚奖牌,其中金牌7枚。2009年,陈良参加世界冬季特奥会,获得金牌。2013年的世界夏季特奥会上,他又获得22岁至29岁年龄组100米跑金牌、200米跑铜牌。2016年10月,陈良在有关部门关心下有了工作,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从1987年起,母亲一直由刘爱兰和丈夫赡养。为了让老人有一个舒心的晚年,刘爱兰每天不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母亲说话聊天。在刘爱兰精心照顾下,老母亲身体不错,还能做点家务。在这个家庭里,刘爱兰和丈夫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体贴,作为子女尊重长辈,作为家长关心爱护子女,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刘爱兰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海南省文明家庭。

    520 刘雅莉

    刘雅莉,女,汉族,1971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容城县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

    刘雅莉十九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尽心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为她喂饭喂药、换衣擦洗、接屎倒尿……用孝心为婆婆撑起了一片晴空,用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4个字的含义。

    刘雅莉1992年结婚,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相处和睦,从未吵过嘴、红过脸,生活平静而幸福。1998年3月,婆婆突发脑出血,生命垂危,手术后保住了生命,但失去了正常意识,身上插着胃管、输液管、导尿管。面对完全不能自理的婆婆,刘雅莉坚信她一定能恢复,这个信念支撑着她踏上了帮助婆婆康复的漫长道路。19年里,刘雅莉每天定时为婆婆翻身、擦澡、按摩,早晚熏药,用药水洗手洗脚,舒筋活血。只要在家,她就坚持与婆婆说话,掰着手指教她数1、2、3……手术后,婆婆一直依靠胃管进食。3个月后,刘雅莉开始训练婆婆用嘴进食。她用手托婆婆的下巴,用筷子压舌头,一次次尝试唤醒她的咀嚼神经。经过不懈努力,婆婆学会了用嘴吃饭。刘雅莉在报纸上看到,让失语病人学吹蜡烛可以帮助恢复语言功能。她担心蜡烛可能烧着、烫着婆婆,就尝试喂饭时教她吹热饭。从光噘嘴吹不出气来,到有气吹出来,刘雅莉不厌其烦。她还像教孩子一样握着婆婆的手,教她学写字,学使勺子、筷子。从危重病人到能用筷子吃饭,能用简单文字交流,刘雅莉用两年多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康复奇迹。2000年12月,婆婆突然开口说话,而且右手也越来越灵活,口齿也越来越伶俐。可是在2004年9月,婆婆又因脑出血再度昏迷。医生对卧床6年多再度患脑出血的婆婆很是担忧,但刘雅莉坚信婆婆一定能挺过来的。经过第二次手术,婆婆在刘雅莉的精心照料下,渐渐康复了起来。

    刘雅莉的丈夫高立新是一名人民警察,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刘雅莉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洗衣、做饭、接送孩子,照顾婆婆起居。亲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体贴、爱护、包容,让这个家庭幸福和睦。

    刘雅莉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1 祁建光

    祁建光,男,汉族,1990年12月生,共青团员,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鹰潭)尉氏制梁场试验室副主任。

    祁建光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高铁建设者,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带着父亲辗转于各个工地之间,过着“带着爸爸建高铁”的生活,以朴素的孝行感动了社会。

    祁建光两岁时,母亲因病离家出走,留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起早贪黑务农和打零工把他养大。2010年,祁建光考入石家庄铁道大学。不幸的是,父亲却被诊断患有脑梗塞,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祁建光半工半学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他加入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在石济铁路项目藁城制梁场工作。2015年9月,祁建光父亲病情严重,瘫痪在床。祁建光请假回家带父亲四处治疗,效果仍不明显。10月,祁建光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带着父亲到工地生活。他背着父亲来到藁城制梁场,在附近租了一间只容得下一张床的小房子安顿下来。2016年8月,石济项目完工,祁建光又带着父亲随同项目部来到河南的郑阜高铁项目尉氏制梁场。

    工地在哪里,就把父亲带到哪里;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在“背着父亲建高铁”的日子里,祁建光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给父亲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和尿不湿。喂父亲吃完早餐和药后,他再跑步去上班。中午和晚上,祁建光在食堂打好饭后回小屋喂父亲。父亲浑身无力,每口饭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咀嚼,祁建光总是耐心等待。等父亲吃完,他的饭菜早已经凉透了。工地工期紧张,祁建光经常要加班。可无论多晚回家,他都要再给父亲洗换衣服,收拾家务。

    父亲每天用药,加上房租、水电费,每月费用是祁建光近一半的工资。为了节约开支,他从没给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春夏秋冬都是工作服。祁建光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工作,照顾好父亲,让父亲早日恢复健康。“人之行,莫大于孝。”在照顾父亲的同时,祁建光也没有耽误工作。由于成绩突出,他被提拔为尉氏制梁场试验室副主任。

    祁建光敢于担当、坚守责任的言行,为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作了生动注脚。

    祁建光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522 孙洪香

    孙洪香,女,汉族,1969年4月生,山东省禹城市辛店镇辛店社区居民。

    27年中,丈夫常年在外,孙洪香挑起家庭重担,独自面对公公瘫痪、哥嫂相继离世的困境,精心照顾公公、3个患有智力障碍的叔公和两个年幼的侄子,演绎了人间亲情大爱,展现了吃苦耐劳的坚强女性形象。

    1990年,孙洪香刚嫁到婆家时,家里的条件十分困难:丈夫长期在外工作基本照顾不了家,婆婆去世、公公瘫痪,3个叔公智力障碍没能成家。孙洪香毫无怨言,毅然承担起与哥嫂一起照顾家人的责任。1991年,大嫂患脑炎离开人世,撇下两个孩子。孙洪香揽过两个侄子说:“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亲娘!”从此,她每天起早贪黑,精心照顾侄子和老人。祸不单行,1998年大伯哥又因病去世。全家的大小农活,一个儿子、两个侄子、4个老人的衣食住行,一股脑儿全压在孙洪香身上。她咬着牙,独自撑起全家人生活的希望和信心。1999年年初,她操劳过度患上疾病,医生要求必须好好休息。但对孙洪香来说,家里有太多的事等着她去做。为了能让家里多些收入,孙洪香养鸡、做烧饼卖,晚上熬夜做手工活,一天挣个十几块。在儿子印象中,每当他半夜醒来,都能看到妈妈在灯光下穿针引线。孩子们受到感染激励,很争气。如今,两个侄子已成家立业,亲生儿子也考入大学。

    2003年,公公患脑血栓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咽食。孙洪香每天给他精心调剂牛奶、稀饭、藕粉等流食,用勺子一口口喂,每天定时端屎端尿、按摩保健。在孙洪香精心照顾下,83岁的公公面色红润,全身没有半点褥疮。对3位叔公,孙洪香一样让他们吃得热乎,穿得暖和。她说:“这都是咱自己的老人。只要我伺候得了,就不能把他们推给社会。”

    孙洪香的娘家离婆家只有5里多,但她一年忙到头难得有时间回去,即使抽空回一趟也是来去匆匆。孙洪香说:“去年父亲去世,这么多年没有尽什么孝,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我这边家里有瘫痪的公公,有3位叔公,实在离不开我,相信爹在九泉之下也会理解的。”

    孙洪香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23 孙银聪

    孙银聪,女,汉族,1922年7月生,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古魏镇太安村村民。

    孙银聪老人把瘫痪在床的儿媳当成亲生闺女伺候,用慈母大爱点燃了病人生命热情,用年迈的身躯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感召着儿孙们把德善好家风代代相传。

    1989年11月,孙银聪的丈夫因病去世。10天后,儿子又不幸因煤气中毒离开人间。儿媳妇任彩梅悲伤过度引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全身只有手腕和嘴唇能动。面对接踵而至的巨大灾难,67岁的孙银聪挺起脊梁,毅然挑起家庭重担,一边照顾两个孙子,一边照料瘫痪的儿媳妇。早上起床,她帮着儿媳洗脸、梳头,天气好时还推到外面晒晒太阳。由于交流有困难,她就用手势、语言相结合,征询儿媳意见,为她准备可口饭菜。每次做完饭,孙银聪总是先给儿媳吃,并且亲自喂饭。28年间,儿媳3次突发脑溢血,连医生都觉得束手无策,邻居亲友也劝她放弃治疗,但她硬是坚持带着儿媳去县医院、市医院和陕西咸阳等地寻医看病。她常对人讲:“儿媳嫁到我家里了,就是我家里人,我就得把她当亲闺女!”在孙银聪执着而精心的呵护下,任彩梅至今仍然健在,从来都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按一般常理,随着孙子长大成家,照料儿媳的事,理应落到孙子孙媳的身上,而且孙银聪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是老人还是坚持自己亲自照顾儿媳。直到她实在搬不动儿媳妇了,才同意孙子孙媳每晚轮班照顾。白天,儿媳妇的一切仍由她料理。

    好德行催生好家风。孙银聪照料瘫痪儿媳28年,勤俭持家、坚强执着,让这个一度在风雨中飘摇的小家稳定下来,渐渐走上幸福道路。如今,孙银聪家族100多人,里外曾孙玄孙20多个,都以她为学习典范,将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赢得四乡八邻尊敬。曾孙陈志浩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市一处河道内,为营救两名被洪水围困的8岁儿童英勇牺牲,被授予“一级首都保安勇士”。在孙银聪影响下,太安村孝老爱亲蔚然成风,呈现一派文明和谐的景象。

    524 李长容

    李长容,女,汉族,1955年3月生,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街道南山道社区居民。

    结婚38年来,患有先天性多囊肾的李长容,先后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姑,患上重病的丈夫、公婆。虽饱尝艰难,她却始终笑对生活,用温柔和坚强担当起孝媳、贤妻、良母的角色,守护着家庭每个成员。

    李长容的公公患有膀胱癌、高血压、高血糖、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1994年做了膀胱癌手术,因术后并发症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后来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成了高龄失智老人。30多年中,尽管公公状况不断,李长容对他的照顾始终细致入微、关爱有加。丈夫马宏的妹妹出生时连续高烧不退,导致小脑发育不全,不会说话,从未上过学,生活不能自理。李长容从1979年结婚的第一天起,就把照顾小姑作为分内之事。小姑脾气暴躁不受控制,常常将饭乱倒,还咬人。李长容从不抱怨,想方设法引导小姑平和心态。结婚第三年,婆婆被查出食道癌。李长容每天起早贪黑,爬坡上坎奔波在家、公司和医院之间,守护在婆婆病床旁,喂水喂饭、更换衣裤、陪婆婆聊天,减轻她病痛,直至1981年婆婆病逝。后来,何凤群成了李长容的第二任婆婆。2006年,何凤群因糖尿病并发症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李长容每天至少要为她换三四次尿布,防止长褥疮,帮她擦洗身体,翻身、做腿部按摩,直到她2008年去世。送走了小姑和两任婆婆,丈夫2009年又被查出患前列腺癌,并且因工作单位改制下岗。面对这一切,李长容不仅在生活上对丈夫细致照顾,还劝说丈夫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为常年劳累,李长容的先天性多囊肾时常发作,不时尿血。但她总是咬牙支撑,哪怕疼得一手扶住灶台,也要为一家老小把饭菜做好。2014年,李长容住进医院动了手术,至今还插着一根治疗用的管子。2005年,李长容和丈夫马宏一起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希望自己走后把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李长容的儿子说,虽然一家人饱受磨难,却很和谐。“母亲言传身教的‘孝与爱’已浸入骨血,就连我4岁的儿子都开始照顾祖母,我们作为后人,一定会把好家风传承延续下去。”

    李长容入选“重庆好人”。

    525 李忠和

    李忠和,男,汉族,1970年9月生,民盟盟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李忠和中医诊所主任。

    李忠和传承着“善待老人,宽待家人,厚待他人”的家风,身体力行弘扬孝老爱亲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赡养老人、帮助亲人、热心公益。

    李忠和出生在一个贫困矿工家庭,7岁时母亲病故。1993年结婚后,他把父亲、岳父、岳母3个老人接到身边照料。父亲是汉族,岳父母是朝鲜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民族信仰有差异,时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夫妻二人一会儿劝这边,一会儿劝那头,虽然很辛苦却从没有一句抱怨。1996年,岳父患上肝癌,卧床一年后去世。弥留之际,岳父对李忠和说:“我要走了,把老太太交给你,我放心!”岳母患高血压、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李忠和量血压、抓药煎药,悉心照料一刻没有松懈。尤其是岳母患胃癌的十余年里,老人经常整夜睡不着觉。李忠和不管多累,都去陪老人唠家常、说心里话。老人因病对饮食比较挑剔,只能以豆腐、豆浆为主食。为了让老人吃到新鲜的豆腐,李忠和每天风雨无阻,一早走四五里路去市场购买,直到2011年岳母以80岁高龄离世。赡养老人、求医问药、照料老人、料理后事,李忠和没向兄弟姐妹要过一分钱,全部由自己承担。对于其他亲人,他也竭尽所能地给予照顾和帮助。二舅哥患精神分裂症,三舅哥患酒精中毒性脑病,从治疗、平时生活到离世,所有费用都由他负担;他出钱出力帮四舅哥完婚,后来四舅哥意外死亡,他又出钱料理后事;他帮大哥一家办养猪场,帮二姐开小理发店,帮大侄子开了电脑城……

    作为一名医生,李忠和信守“对空巢老人免费治疗、对贫困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减收照顾”的承诺,先后捐款捐物3万元,免费治愈11位空巢老人的疾病,拿出2万元资助4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他带学员不收费,免费安排14名学员食宿;他筹集25万元新建校舍,帮扶贫困山村东兴村兴教脱贫,村小学的入学率达到了100%;他帮助村民开办北药种植等项目20多个,全村人均增收1500多元;他还为汶川地震和爱心教育基金捐赠上万元。

    李忠和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26 李晓莉

    李晓莉,女,汉族,1974年4月生,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中学教师。

    李晓莉专注讲台二十五载,为人师表,桃李满园。七年如一日照料患病公婆,久病床前有孝媳。她用瘦弱身躯支撑着一个艰难家庭,用爱与执着弹奏出生活的强音,传承着孝老爱亲的美德。

    1992年李晓莉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专注业务,兢兢业业,受到了一致好评。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她和公公婆婆一起过着平静幸福的日子。2010年8月,生活被公公的突发脑溢血彻底打乱。当时,医生诊断老人病情严重,已不能救治,丈夫没能及时赶到,李晓莉恳请大夫全力救治。手术后,老人一直昏迷,成为“植物人”,李晓莉从此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她四处求医问药,学习了解“植物人”的护理常识。她每天给老人按摩康复、营养饮食、擦洗身体,按时排放清洗引流管。为唤醒老人记忆,她一有空就跟老人聊天、讲故事。3个月后,老人的病情奇迹般有了好转,面部有了表情变化,四肢有了反应。这使李晓莉和家人喜出望外。一家人齐心协力与病魔搏斗两年多后,老人带着幸福的笑容安然离世。

    公公离世,让年近八旬的婆婆伤心欲绝,不久因摔倒导致胯骨粉碎性骨折,渐渐发展为半身瘫痪,意识也越来越迷糊,说话含混不清,吃饭穿衣、梳头洗脸、大小便等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能自理。于是,给婆婆喂药喂水、梳头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体,便成了李晓莉每天的必修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昼夜服侍,诠释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面对生活的磨难,她勇敢面对;面对家庭的困境,她毫无怨言,用真情呵护亲人。李晓莉说:“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做一个懂得爱的人、做一个坚忍不拔的人,就是我能够教会学生最好的知识和最好的人格启蒙。”

    李晓莉荣获“感动陕西”教育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7 李福明

    李福明,男,汉族,1952年9月生,中共党员,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车辆段退休工人。

    李福明妻子患上“渐冻症”,父亲两次脑溢血。他对两位亲人始终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用执着与责任创造了医学知识难以解释的奇迹,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间大爱。

    2004年,李福明老伴陈喜英被确诊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有权威专家断言,她活不过3年。看着妻子绝望的眼神,李福明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她活下去。他到处求医问药,却在多家权威医疗机构的诊治结果面前一次次失望而归。随着时间推移,陈喜英的病情渐渐地发展到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李福明就发挥“顶梁柱”作用,每天早上5点开始“专职护工”生活,为妻子擦拭身体、更换衣物,接下来就是打针、吸痰、喂饭,做肢体训练。2008年以后,陈喜英病情进一步加重,连进食都成了问题。李福明把饭用榨汁机打成糊状一点点地往她嘴里喂。为了学习给妻子打针输液,李福明开始时就在自己身上练习,经常把自己扎得到处是血。

    2014年,陈喜英病情恶化住进ICU重症室。抢救76天后,她最终丧失了呼吸功能,从此一直佩戴呼吸机、吸痰机,鼻子里插着胃管,肚子上戴着尿管。后来,陈喜英排便功能也几乎丧失,李福明就用手给她抠大便。在李福明的精心护理和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陈喜英竟奇迹般地活了13年。为此,李福明花光了积蓄,前前后后用了100多万元。为了给妻子用最好的治疗药,他省吃俭用,从不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2014年6月,李福明86岁的老父亲突发脑出血,昏迷了11天。1个多月的治疗,李福明精心护理,老父亲醒了过来。11月,父亲又第二次脑出血,经过两个月治疗仍没有明显起色,医院决定放弃治疗。李福明把父亲带回家中,买回大量医疗书籍,自己摸索着为父亲作康复治疗。也许是孝心感动了上苍,经过他两年多精心护理,老父亲完全脱离了生命危险,还能扶着墙走动。

    13年来,李福明因过度劳累,也患上了脑血栓等疾病。但他对亲人的关爱丝毫未减。他说:“父亲在,妻子在,我的家就还是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528 杨伊丽

    杨伊丽,女,汉族,195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街育文坊社区居民。

    “你照顾我小,我照顾你老。”杨伊丽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姨”孤身保姆王凤英,直至103岁离世。她用爱心和善良谱写出了一曲温暖人间的大爱乐章。

    1954年,杨伊丽的父亲因工作繁忙、爱人多病、孩子们年龄又小,请42岁的王凤英来家当保姆,照料全家人的生活,孩子们尊称她为“大姨”。自从进到这个家,王凤英就勤勤恳恳照顾一家老小。平时杨家父母工作忙,一些传统的规矩、朴素的道理,王凤英就在日常点滴中渗透给孩子们。在她的悉心照顾下,杨家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上世纪70年代,王凤英老伴和女儿先后去世。65岁的她孤身一人,既没收入,也没房产,对生活几乎绝望。杨伊丽闻讯,立即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毅然许诺:“大姨,以后您就跟着我!有我一口饭,就保准有您的!”

    杨伊丽和丈夫的工资都不算高,还要照顾母亲和王凤英两位老人。为此,她对自己精打细算,对老人却毫不吝惜。为了让王凤英牙口好吃饭香,她先后5次为老人更换假牙,每次都花几千元。杨伊丽给母亲添置一件新衣,必定给王凤英添置一件同款的。老人爱吃肉,杨伊丽做饭总是先照顾她的口味。王凤英早年缠过足,杨伊丽每天晚上给她把脚趾捋顺了再一层层清洗干净。随着老人岁数渐大,弯腰越来越不灵活,杨伊丽每天帮老人泡脚、按摩,去除脚底硬茧,解除老人足痛。老人洗澡不方便,她就把老人抱到浴缸里,细心给她洗头、搓身。天气好时,她和丈夫还会把两位老人用轮椅推到花园里,晒晒太阳、看看风景。每当有人问起二老的身份,杨伊丽就自豪地说:“这是我的两个妈妈。”

    王凤英98岁时因病卧床。杨伊丽每天给她喂饭喂水,擦屎端尿,忙得团团转。为了不长褥疮,她为老人早晚擦洗,按时翻身,定期换衣换被,老人从头到脚总是干干净净。王凤英住院时,她日夜在医院里陪伴。医护人员都认为杨伊丽是老人的亲闺女。王凤英100岁那年,杨伊丽兄姐几个为老人举办了隆重的生日聚会。在杨伊丽的精心照料下,王凤英享寿103岁。

    杨伊丽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25日 07 版)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六)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一)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二)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三)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四)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