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下)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五)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25日   06 版)
449 茹振钢
450 施正录
451 姜妍
452 姚玉峰
453 贺星龙
454 骆抗先
455 顾祖成
456 高凤林
457 黄大年
458 黄旭华
459 崔根良
460 梁益建

    449 茹振钢

    茹振钢,男,汉族,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

    茹振钢从事小麦育种科研事业36年,以科研报国、产业富民、粮食安全为己任,破解小麦领域多项世界性难题。他培育推广20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增产效益达300多亿元,帮助100多万户农民脱贫致富。扎根黄土地,茹振钢用专业、敬业催生出金色梦想。

    说是科研人员,但茹振钢更像一个农民。三十几年,他走遍了全国乃至世界上的主要小麦产区。为拿到一手资料,三九寒天,他裹着军大衣,蹲在寒风刺骨的麦田里,查看苗情,选优去劣;为摸透麦子耐高温、耐干旱习性,他头顶烈日、迎着热浪,站在麦垄上一看就是一天,对小麦品系逐个复查筛选;为确保科研数据的完整准确,几十亩的试验小麦,他坚持手工脱粒,一干就是一个月。他曾天天都干在试验田、吃在试验田、睡在试验田,“一个挎包、一个军用水壶”成了他的标配。农民说:“绣花也不过如此!这样的专家真少见!”

    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和韧劲,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选择、一次次改良之后,茹振钢培育出有“黄淮第一麦”之称的“百农矮抗58”,亩产量达到1300斤,揭开小麦育种新篇章。2017年,成功培育出BNS型二系杂交小麦,填补世界杂交小麦的空白,亩产最高可达1796斤,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占领国际种业竞争制高点提供科技支撑。

    “既让国家粮食安全,又让农民致富增收”。茹振钢把科研工作与带动农民致富融为一体,让农民在田地里刨出“金子”。他每年数十次下乡指导生产,开展技术培训,足迹遍布黄淮大地,送给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有效果的技术,让众多农民通过种粮增收、脱贫致富,被称为“粮财神”。

    茹振钢积极耕耘在教学一线,把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和科技成果与团队成员共享,为优秀青年教师和大学生设立奖励基金,拿出几十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他带领的小麦科技创新团队拥有38名中高级职称人才,成为一支强大的科研主力军和农业科技服务队。

    茹振钢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450 施正录

    施正录,男,汉族,1962年2月生,青海省西宁市殡仪馆火化部原部长。

    27年,在人们最不愿去的角落,施正录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把丧属当朋友、把逝者当亲人,让每一个死者体面尊严地离开,用一颗赤诚之心送走了无数人,用真诚、善良、理解、温情抚慰千千万万丧属的心,树立了殡葬职工的良好形象。

    1990年,28岁的施正录被调到西宁市殡仪馆。一个昔日看见死人就心惊肉跳的年轻人,每天要和遗体、死亡打交道,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施正录没有丝毫埋怨,兢兢业业,一直干了下来。他当过殡仪车驾驶员、抬尸工,做过遗体整容师、化妆师等工种,每一个工作都力求专业,从一个火化技术的门外汉,成长为一个高级火化工。只是在这人间最痛苦情感的集中地,看到痛彻心扉的丧属,他也有“不专业”的时候,会陪着默默流泪,“觉得他们跟我的亲人一样”。民胞物与,这份亲人的心态,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计较不懈怠,不埋怨不后悔,因为他觉得是在为自己的“亲人”服务。

    2004年,一位老大爷在家中去世,由于子女在外地打工,直到尸体高度腐烂,尸水溢流到屋外才被发现。在冷藏间,亲属说老人生前酷爱干净,央求施正录给老人洗洗澡、换身衣服。面对这具高度腐败的遗体,施正录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他俯下身,仔仔细细地为老人擦洗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死者重新成为一位衣衫整齐、干净庄重的父亲。子女们跪在施正录面前,把“谢谢”说了一遍又一遍。

    做好殡葬工作要专业,就必须钻研、思考。西宁市殡仪馆原来使用的火化炉是旧式炉,火化一具遗体需1个多小时、30多公斤柴油,浪费劳动力、成本,还造成火化时间长、丧属等候时间久等问题。施正录带领同事对旧式炉进行维修改造,使每具遗体的火化时间缩短到50分钟,燃油消耗减少10公斤。

    殡葬工作既要和遗体、恐惧打交道,还要承受丧属痛失亲人的极端情绪与言行,施正录统统忍受下来,并用平和与温情、真诚与理解化解丧属的悲痛,慰藉他们的心灵,深受丧属好评。

    施正录荣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最美青海人”等称号。

    451 姜妍

    姜妍,女,满族,1973年9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姜妍是我国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设计研制的“第一人”,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带领团队刻苦攻关、敬业奉献,累计研制压缩机千余台,终结我国乙烯压缩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用1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100年的路,奏响了“大国重器”绝不假手于人的科技强音。

    乙烯压缩机代表当代国际化工装备领域的最高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2006年,国家将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设备列为国产化攻关重点项目,沈阳鼓风机集团承担起提供离心压缩机的重任,姜妍被推上技术攻关的最前线。

    自此,小山一样的图纸、密密麻麻的数据以及热了凉、凉了热的饭菜成了姜妍的生活常态。与普通压缩机相比,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不仅仅是数量级的简单放大,机组结构、制造工艺更有着天壤之别,困难之大,难以想象。面对技术封锁、资料匮乏的困境,姜妍从最“笨”、最苦也是最实的办法起步。从抚顺到泉州,从昆明到大庆,她穿梭于国内各大石油炼化厂之间,实地查看进口设备的外观和运行情况,和团队反复研究创新攻关。2011年2月22日,姜妍见证了中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试车成功,忍不住流下激动自豪的泪水。在世界化工装备领域的“珠峰”上,姜妍和她的团队庄严地刻上了两个耀眼的大字——中国。

    作为技术人员,姜妍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劲,要把中国乙烯压缩机做成精品。她说:“只有我们这些一线的科技人员吃得下苦、坐得住冷板凳,我们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挺直腰杆。”姜妍及其团队的拼搏攻关,书写了一段重大装备国产化的传奇。

    姜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452 姚玉峰

    姚玉峰,男,汉族,1962年5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

    20年前,姚玉峰心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国,深入一线,治疗患者达30万人,近3万人重获光明。他积极开展基础性培训工作,将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让更多人受益。他独创“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解决困扰世界医学界的百年难题,为祖国赢得荣誉。

    1991年,姚玉峰赴日本研修。其间,他不但证明了困惑世界眼科界16年的“理查德上皮移植假说”,还发现了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精细机理,并于1995年5月,主持了世界第一例采用自己最新剥离术的角膜移植手术,术后无排斥反应,接着是第二、第三例……所有移植均实现零排异,成功解决了角膜移植术排斥反应这个世纪难题。由他创造的角膜移植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在美国、日本、印度、欧洲等地得到推广。

    考虑到国内角膜移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新知识、新技术,姚玉峰毅然选择回国。他一手组建了所在医院的眼科和眼科学教研室,20多年来,他没休过一次年假,始终奋战在一线,救治患者约30万人,使近3万患者重获光明。看到每天都有患者千里迢迢慕名赶来,姚玉峰决定办培训班,将“姚氏法角膜移植术”授之于人,惠泽更多患者。很多人不解,有人劝他要守住自己的“独门秘诀”。而他却回答“医学是‘仁学’,不该被经济利益蒙蔽,医学成果只有惠泽广大患者才有意义”。从2009年开始,在医学会和医院的支持下,他开始了“姚氏法”的普及工作,为全国各地医院培训4000多人次角膜病专业人才,全国1.5万多角膜病人于当地受益。

    姚玉峰还培养了17名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他常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用心对待每一个患者,把他们当成亲人,全力把疾病控制住,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恢复光明。“我不怕教会别人。因为这个过程也会促进我不断创新!”姚玉峰希望将来有学生能超越他,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世界角膜病治疗强国!

    姚玉峰被评为浙江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53 贺星龙

    贺星龙,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乡村医生。

    行程40多万公里,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只因为感恩,只因为一句承诺,贺星龙毅然选择回山沟里做一名乡村医生,用17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新青年的奉献精神。

    大宁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沟壑纵横、山路崎岖,村里没有医生,村民看病困难。1996年,贺星龙考上卫校,却无力支付学费,全靠村民资助,才得以继续上学。握着零钱凑成的学费,贺星龙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桑梓。2000年,贺星龙毕业,放弃留在城市行医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

    他考取乡村医生资格证,把家里的窑洞腾出来,办起了诊所,郑重承诺:“病人就是亲人,电话就是病情,一个电话,随叫随到,24小时上门服务。”凭借热情的态度、精湛的医术,贺星龙迅速赢得百姓信任,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行医范围从一个村扩展到28个自然村。为方便给群众看病,他骑摩托车来回奔波。遇上稍大一点的雨雪天气,就只能靠两条腿、一双手翻山越岭,摔伤擦伤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走得急,从山坡滚落沟底,浑身是血,差点儿没命。一位大婶发现了他,心疼得直掉泪:“你这个娃,究竟有多急的病人呀,连自己命都不要啦?”

    多年下来,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甚至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等,他都一清二楚。五保户残疾人冯大哥,自幼下肢残疾,脚踝骨常年溃烂;张大爷患有严重哮喘病,一到冬天就反复发作……他们只要一个电话,无论白天黑夜,贺星龙都会及时赶到,不仅行医问药,有时还照顾他们的生活。

    山里生山里长的贺星龙深知村民艰辛,对一时掏不起药费的患者,他总是先把病看了,欠下的钱不问不催,时间长了,干脆就不要了。多年来,他免收出诊费达35万余元,为困难患者垫付药费4万多元,而他自己却还背负着债务,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贺星龙说:“钱是没挣下,但帮助了这么多乡亲,值!”

    17年,贺星龙为4600多名群众提供服务,出诊次数达17万人次,还承担起全乡1028名儿童的防疫、200多名儿童营养包的发放工作,坚守了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

    贺星龙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最美医生”、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454 骆抗先

    骆抗先,男,汉族,1931年8月生,中共党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骆抗先把降低国人乙肝发病率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在乙肝防治一线奋斗60多年,取得显著成绩。他精心诊治数十万乙肝患者,培养了大批乙肝防治人才。为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年过七旬的他开通乙肝科普博客,发表400多篇文章,访问量超1200万人次。

    中国曾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约有10%的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面对严峻的现实,骆抗先创办南方医科大学的肝炎基础实验室,以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为己任,奋力攻坚,填补许多研究空白,在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提出的“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新论点,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他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乙肝研究,发现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感染者的病毒变异,进行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发病机制研究,把我国乙型肝炎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骆抗先坚持患者至上,以自己的精湛医术救治数十万乙肝患者。很多患者慕名而来,他就每天上班早到1小时、晚走1小时,争取多治疗几个病人。他选择的诊疗方案总是考虑患者经济状况,从不开大处方、大检查单。对家境贫寒的患者,他就告知复诊挂普通号,诊断时就顺带聊天,帮他们缓解恐惧焦虑,被患者称为“爱心处方”。

    一天,有病人建议他利用网络开博客帮助更多病人,骆抗先记在了心里。不会打字的他,从零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在75岁高龄开通了“骆抗先的乙肝频道”博客,为患者答疑解惑。为不误导患者,他每写好一篇博文,都要先“放一放”,确定观点无误、文字准确易懂后才发布。多年来,骆抗先发表400多篇文章,博客访问量超过1200万,受益者不计其数。

    如今,86岁高龄的骆抗先仍带学生团队开展科研攻坚,每周三次门诊,每周更新博客……他说:“我要把剩下的生命都留给病人。”

    骆抗先荣获时代楷模、全国科技优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455 顾祖成

    顾祖成,男,汉族,1935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藏民族大学退休教授。

    顾祖成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藏史研究工作,在西藏民族教育战线上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学术成果显著,教育成果卓然,对西藏地区历史资料的整理收集作出重大贡献。

    顾祖成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水深火热,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有用之人,立志报效祖国。1960年,顾祖成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志愿援建边疆,分配到咸阳的西藏公学工作。学生都是刚刚翻身解放的农奴子弟,处于学习汉语和补习文化知识的阶段,他所学的历史学专业知识派不上用场。顾祖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决心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业余时间则用来努力钻研,深化专业知识。1965年,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刚走上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不久,学校的教学秩序即为“文革”阻断。十年动乱结束,顾祖成的教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先后主讲中国通史、藏族史,开设门珞简史、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等多门专业课程,在教材编著、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

    顾祖成锐意进取,在藏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主持整理编纂《明实录藏族史料》3集、整理编纂《清实录藏族史料》10集、与人合著《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专著《明清治藏史要》、主编《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简明教程》等,论文成果也十分丰厚。在科研中,他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确凿的历史资料客观地揭示西藏主权归属的历史形成,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正能量作用。

    学高为人师,行正为世范。退休后,顾祖成接受返聘,继续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积极投入各项教学、科研、编著活动,出色完成国家相关部门交予的任务,深得学界同仁及后辈尊敬。

    顾祖成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56 高凤林

    高凤林,男,汉族,1962年3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高凤林班组组长。

    作为一名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敢于创新突破,先后攻克200多项技术难关,突破国外对我国的前沿技术封锁,并带出一支优秀的航天技术班组,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在研制“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过程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大喷管的焊接一度成为技术瓶颈。大喷管的延伸段由248根壁厚只有0.33毫米的细方管组成,管壁比一张纸还薄,全部需要工人手工焊接,焊枪多停留0.1秒就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高凤林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凭借高超的技艺带头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2007年9月,长征五号火箭研制关键时刻,发动机内壁在试车时出现烧蚀,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排查故障。高凤林和助手窝在狭小的操作台上,10米外是易燃易爆的大型液氢储罐,脚底下是几十米深的山涧,因空间狭小故障点无法观测,高凤林只能凭着操作经验“盲焊”,最终在夜晚来临前成功排除了故障。2010年以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进入新阶段,根据研制需要,发动机的推力室需要加装稳定装置,而装置的固定是一大难题。国外普遍采用粘接技术,但是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解决。高凤林大胆提出采用低熔点氩弧钎焊的方法进行连接,经过反复试验和实际操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航天事业注定与高难度挑战相伴。高凤林不怕难关,勇于钻研,成为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2006年11月,高凤林受邀解决“AMS—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中的焊接难题,他帮助项目组重新设计方案并通过国际联盟总部的评审,被委任督导项目实施。2014年,第六十六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IENA)召开,能在这项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一个奖项已属难能可贵,高凤林参展的3个项目全部获得金奖。

    高凤林攻克200多项技术难关,著有论文30多篇,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他精心培育优秀航天技能人才,带出一支由50名技能大师组成的技术班组,因为贡献突出,班组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高凤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

  457 黄大年 

    黄大年,男,汉族,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部学部长。

    为响应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的号召,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黄大年忘我奉献、鞠躬尽瘁,为我国深地资源勘探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大年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间,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变化,经常回国交流讲学。2009年,黄大年回国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位“千人计划”归国者。他筹划组建了“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和“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将多学科优势资源整合到国家急需的陆地和海洋资源勘探领域中,同时担任国家“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和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5年时间,他凝聚带领400多名中国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的优秀科技人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具备万米大陆科学钻探技术能力的国家。黄大年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期间,治学严谨、关心学生,指导了44名研究生,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就有14人。他还多次担任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为国家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提供服务。

    为尽快缩小国内研究领域同国际水平的差距,黄大年经常工作到夜里两三点,没有休过寒暑假,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每次出差开会都把行程安排得满满的,经常选择坐最晚班飞机往返,以节省更多时间用于科研和教学。患病前,黄大年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治病期间,每天在病房中也会与团队师生研究项目。他说:“我只想为国家做更多的事!”

    黄大年生前积极推动和配合学校组建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并担任学部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牵头筹划建立吉林省“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黄大年的忘我工作,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归国科研精英及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

    黄大年荣获时代楷模、杰出科学家等称号。

    458 黄旭华

    黄旭华,男,汉族,1926年3月生,中共党员,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从1958年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开始,黄旭华至今仍战斗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49年,黄旭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一直从事舰船研制工作,1958年开始参加某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我国自行研制核潜艇,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国外发展核潜艇,都是“三步走”,黄旭华提出并决策采用水滴艇型,将国外的“三步走”并作“一步走”,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解决了我国核潜艇的“有无”问题。为满足导弹发射对核潜艇航行姿态的严格要求,黄旭华和同事们秉承科学严谨的作风,长期驻扎在试验现场,组织了20多项试验研究。为在核潜艇有限空间内合理布置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附件、管道,黄旭华带领同事们绘制各种布置图并制作全尺寸模型,反复推敲,不断修改。中国核潜艇研制周期之短,为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所罕见,这和黄旭华他们的科学钻研、爱岗敬业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核潜艇是否具有战斗力,极限深潜试验是关键所在。为掌握第一手的数据,黄旭华不畏危险,亲自参加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

    从1958年从事核潜艇研制开始,近60年过去了。如今,黄旭华已经91岁高龄,仍然每天准时出现在核潜艇研究所的院士办公室里。他身上好像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永远不知疲倦。对于年轻一代的科研设计人员,黄旭华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告诉他们核潜艇科研人员必须随身带上“三面镜子”:扩大视野的“放大镜”、放大信息的“显微镜”和鉴别真假的“照妖镜”,勉励他们要为事业奉献到底。

    黄旭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总设计师突出贡献奖,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十大海洋人物”、“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459 崔根良

    崔根良,男,汉族,1958年5月生,中共党员,江苏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30多年来,崔根良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带领亨通集团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发展之路,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用中国制造为祖国赢得声誉。

    上世纪80年代初,崔根良从部队退伍回乡,先后担任3家濒临倒闭工厂的厂长。由于曾在部队当过通信兵,对电缆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崔根良在探寻企业发展转型时,经过细致的调研与分析,决定转产做通信电缆。他通过“借鸡下蛋、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三招,解决了办厂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人才的问题。1994年亨通集团正式组建。1995年底,集团通信电缆产销量就跃居全国第一。

    2003年,崔根良根据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提出研发中国自己的光纤项目。由于光纤的关键技术一直被外国垄断封锁,他力主集团投入6亿元开展攻关:“这道坎迈不过去,中国光纤通信将永远受制于人!” 他从全国各地请来行业内的顶尖专家组成核心团队,经过500多天的奋战终获突破,亨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光纤核心技术的企业。随后,亨通相继在大容量、高速、低损光纤和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特种光纤及光纤导航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上取得突破。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都依赖于光纤光网而存在,崔根良主导研发的光纤制造技术,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亨通研制的光棒光纤牢牢占据全球市场15%的份额,中国每4公里光纤中有1公里是“亨通造”。

    在崔根良眼中,把产品做精做专、做到极致、做到让世界认可,就是一个企业家实现产业报国的最好方式。2011年起,亨通把产业重点从布局全国转向了布局全球,提出“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先后并购国外多家老牌企业,在30多个国家设立技术营销分公司。2011年,巴西启动亚马孙河大跨越智能电网工程,由于技术难度太大,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的企业相继放弃。崔根良鼓励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测算验算、模拟试验,最终拿下这个大工程。随着一批批国际工程圆满交付,崔根良用中国制造为祖国赢得声誉,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品质。

    崔根良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460 梁益建

    梁益建,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从医三十载,梁益建精研医学业务,用在刀尖上行走的精妙技艺,实现了在极重度脊柱矫形领域的不断突破。他先后参与“驼背”正畸手术3000多例,为1000多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成功手术,帮助“低头”病患开启了“抬头”人生。

    梁益建从医以来,一直用“大医精诚”的精神自省自励,先后到全国著名医科大学进修学习、攻读博士,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学成后,他婉拒美国医院丰厚薪酬回国。在“驼背”正畸手术领域,他先后突破国际上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手术三大禁区: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治疗过的病例囊括了极重度脊柱畸形的所有类型。其中一例脊柱三维360°螺旋畸形的手术,堪称最难。梁益建通过手术,让患者的畸形得到完全矫正,增高30厘米。

    梁益建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以便病人随时问诊求医。为了节约上下班时间和处理突发病患,他把家搬到医院附近,每天早上7点半到岗,晚上7点多才离开。近些年,他平均每周施行5次手术,每周的工作时间接近100个小时。

    他率领科室独立开展技术研究300余项,其中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良脊柱截骨矫形技术、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等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近三年,全科室在SCI上发表论文6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

    对于病人,梁益建殚精竭虑。科室里有不少小朋友长期住院治疗,为了不耽误他们学习,他联系大学志愿者来为孩子补课;对于一些极度贫困的患者,他除多方奔走帮助申请减免或募集手术费,还自掏腰包帮病人交生活费;病人出院了,他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帮助解决工作……

    梁益建荣获全国抗震英模、“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25日 06 版)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一)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二)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三)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四)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