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米6岁时,有一段时间,晚上睡觉前常会说:“妈妈,我不要做梦!”
我知道,这可能是因为小米有过一两次噩梦的体验,让他害怕了。“你不想要做不好的梦,但是你可以做好的梦呀!”小米也曾经在早晨起床时,开心地说夜里梦到宝石了……我黔驴技穷,暂且用好和不好来区分梦。虽然我知道大多梦都是有意义的,尤其是情绪强烈的梦。
他却毫不犹豫地回应:“好的梦我也不想要!”看来那不多的噩梦体验让小米心有余悸。
我问:“你那个不好的梦,可以和我说说吗?”小米表现出为难的样子,想要说却难以表达。
“那你再做不好的梦,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吗?我可以帮助你,把你不好的梦变成好的梦。”小米有些惊讶地说:“真的吗?”我确定地说:“真的可以!”
然而又一天,小米又发问了:妈妈,我不要睡觉。我一个人害怕。
我:爸爸妈妈都会保护你的,你很安全。
小米:那我在梦中,你就不能保护我了。
我暗暗惊讶,好超前的问题。我用确信的口吻平静地对他说:妈妈答应过你,不论是怎样不好的梦,你第二天可以把他画出来,我可以把它变成好的梦。
小米:好的。
我的肯定和确信,让小米觉得安稳踏实,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了。我并不是盲目地安慰他,假如小米真的可以把自己的噩梦通过画表现出来,要么可以从画中找到潜在的力量,要么可以引领小米通过想象或角色扮演,寻找出可能的正向资源,让小米知道,他总是能够拥有力量和勇气,面对可怕的事物。
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已经可以比较完整地复述自己的梦境了,但也不排除有难以复述梦境的情况。这除了可能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外,还可能因为噩梦更多是一种情绪体验,难以抓住,或本身就没有清晰的梦境情节。对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梦境,邀请孩子讲出来,画出来,有条件的话请孩子用沙盘摆出来,或者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出来,对舒缓或转化孩子情绪,都能有所帮助。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条件选择用哪一种方式,重点是让孩子有再次呈现和体验梦境的机会,与噩梦隔开一段距离,即孩子已经不再完全是梦境中可能的主角或观察者,而是一个画者、讲述者,等等,以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梦境。
家长的专心聆听认真对待,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和接纳,这本身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关心和支持,家长无需否认梦境中可能存在的“恶魔鬼怪”,而要识别和承认孩子的恐惧,创造性地看看有什么办法来“对付怪物”。比如有个孩子梦中经常会出现孙悟空,我想,那可能是她应对恐惧的法宝。
孩子的梦境给了父母了解孩子情绪状态的指南针,不妨时而问问孩子有没有做梦吧!让说梦成为亲子交流中经常性的话题,让梦成为你和孩子贴心的、天然而宝贵的通道。或许你的孩子也会像小米一样偶尔神秘一笑:我做了个好梦,但我不想告诉你!但我们至少知道孩子做了一个好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