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寻找更有仪式感的阅读体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许亚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08日   10 版)

    在人们越来越习惯在手机上进行碎片化阅读的今天,《汽车商业评论》、《汽车消费报告》杂志总编辑贾可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放弃邀请对汽车商业感兴趣的人,让他们捧起厚重的杂志,寻找一种更有仪式感的阅读体验。

    “汽车商业评论团队有底气为汽车圈提供一桌好菜。”在贾可的办公室里,最显眼的依然是满满一书柜的《汽车商业评论》杂志以及各种特刊。不过,在他和同事的交流中,“微信公众号”“App”又占据着不小的比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本由贾可创立的商业评论杂志涉足业务不断拓展,被视为过去10年商业媒体进化的标本。

    老编辑遇到新玩法,坚守与顺应的平衡点在哪里

    2016年10月22日晚,在汽车商业评论成立十周年庆典上,汽场App首次与公众见面。对于这支经过10年奋斗,已在商业媒体圈内博得一席之地的团队而言,这既是一次转战新业务的尝试,也是补齐全媒体格局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不少习惯了与新闻纸、油墨打交道的“老编辑”。

    而在贾可看来,媒体人必须改变原有思路,适应新玩法。“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像过去出月刊杂志那样,一个月影响一次汽车产业,还是更加频繁、有效地影响产业?”他认为,这样的选择其实不难做出,只是创作节奏的转变难免让团队成员有些不适。

    “2013年微信公众号兴起,一开始我们只是发布杂志上的文章,但现在已经像‘日报’一样拥有新鲜的内容。”贾可告诉记者,为了让大家尽快习惯工作节奏上的转变,他不仅制定了专门的鼓励政策,还为两者总结出了各具特色的定位。

    “微信公众号是迅速反映现实的手段,杂志上的文章则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这位曾在传统媒体工作多年,曾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的“老编辑”坦言,作为一本商业媒体杂志,《汽车商业评论》对新媒体的反应还是稍显迟钝,不过自己始终坚持对优质内容的追求。

    “无论面向企业还是消费者,做严肃的汽车商业评论,最核心的还是做好内容。”自从2006年创办《汽车商业评论》杂志,2010年创办《汽车消费报告》杂志以来,这样的要求就一直被贾可挂在嘴边。

    如今,这一要求同样被汽场App所继承。据介绍,汽场App一方面提供汽车商业评论团队的原创文章,同时也会在大量汽车新闻中,选择优秀的深度报道进行集纳、转载。

    在汽场App启动仪式现场,贾可信心满满地表示:“汽车商业评论做App或许还有些稚嫩,但我们相信内容不稚嫩。相信好的内容能够保持,无论通过什么介质。”

    “做App的想法其实5年前就有了。”贾可告诉记者,对于汽场App而言,内容依然是第一位的。“没有质量保证的平台总会让人心生厌倦。但优质的内容创作则没有穷尽。包括App里外购的部分,编辑的认真挑选也是一种创作,有质量保障的文章就是在为读者节省时间。”

    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浪潮催生了新媒体和新经济,但也一度让人感叹“人工智能算法‘杀死了’老编辑”。相信“优质内容生产者永不过时”的贾可认为,老编辑的“死去”是一种悲哀,“老编辑的存在不仅与一代中国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关,也关乎阅读的仪式感。”

    在汽车商业评论团队办公区,书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杂志永远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对于贾可和他的团队来说,办杂志永远是一件仪式感十足的工作,尽管已经加入了微信公众号、App等新业务,这种仪式感仍然不可或缺。

    “仪式感能让你产生极深的印记,能让你对记录历史和商业评论的工作心生敬畏。”贾可说,浮躁的时代里,创业者需要为团队打造共同的价值观和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作为商业媒体更是如此。“未来活得更好的永远是对文字工作心生敬畏的媒体。”

    从“家轿梦”到“新四化”,见证产业发展需要仪式感

    和许多创业者一样,贾可这位“老编辑”不仅遇到了新玩法,也时刻在写作者、总编辑与生意人的角色中转换。《汽车商业评论》创刊十周年以来,他坦言“工作与生活的失衡问题进一步放大”,大到令他自己感到吃惊的地步。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体系的重要一员。此前将触觉延伸至众多商业领域的贾可也开始聚焦汽车产业报道。“2000年‘十万元家轿’赛欧的出现让中国人开始一步步实现‘家轿梦’。”贾可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感慨道,私人购车在之前还是完全不能想象的。“1995年有位朋友花20元万买了一辆桑塔纳,可那时候买套房才要几万块钱。”

    因为成功启动了家用轿车市场,2001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家庭轿车元年”。短短两年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井喷式发展。伴随着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一直被当作奢侈品的汽车终于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2003年,私人购车比例首次超过50%,成为汽车市场上最大的消费群体。

    当时目睹这一切变化的贾可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开始真正进入汽车时代。“在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后,人们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比如汽车作为私人空间的重要性被首次发掘。”

    在那些年的财经报道中,贾可发现了“汽车产业前景巨大,但商业报道却幼稚”的现状。于是萌发了“为汽车这个伟大的行业提供成熟的商业评论”的想法。

    2005年,贾可结集出版了中国汽车业通志式个人专著《中国汽车调查》,进一步奠定了自己“创办杂志”的目标。

    2005年秋天,在中国汽车产业一路狂奔的黄金时代,贾可先创办了《新汽车》,因为不懂商业规律而“交学费”后,2016年10月又筹办更为专业的《汽车商业评论》。

    就像当年某些国际汽车巨头并不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前景一样,创刊前贾可的合伙人也普遍缺乏信心。好在一心想把杂志做成“汽车界《哈佛商业评论》”的贾可始终没有动摇。“既然我们是行业内顶尖的报道团队,怎么可能不被认可?”在从媒体人到创业者的角色转换中,贾可坚信,团队里一定要有能一锤定音的灵魂人物。同时这位领导者必须要有十足的信心。

    正是由于这种信心,贾可和他的团队始终不甘于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由以往的中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稳定期,汽车消费回归理性。对于汽车企业而言,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模式接近尾声,开始转向以产品力、服务为主的竞争。

    与之相对应的是,《汽车商业评论》传播方式从单一的杂志拓展到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同时还举办了大量线下论坛、评奖和沙龙。据统计,近年来《汽车商业评论》共设立了6大奖项和6个论坛,范围之广、频率之高均令业界咋舌。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汽车商业评论》团队之所以花大力气搞系列论坛、评价体系,是为了搭建一个更为立体和深入的产业交流的舞台。以“口述历史”栏目为例,中国汽车业发展6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整的中国汽车史,被记录下来的鲜活人物更是凤毛麟角。《汽车商业评论》决定用口述历史的方式重新记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常务副主编葛帮宁用九年时间采访那些在汽车战线上奋斗一生的汽车人,长达几十页的稿件再由贾可亲自编辑修订。

    2015年11月,国内第一本专门记录中国汽车人口述历史的著作《拓荒》正式出版发行。正如时任工信部办公厅副主任的陶少华在出席首发仪式时所说,“每一位老人都是一座博物馆。他们为历史做了很多事情,馆藏了非常丰富的经历和财富,需要抢救性地挖掘、整理和编研。汽车强国梦同样需要这些汽车业老前辈的关心和支持。”

    “口述历史可以充当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我们不忘本。”贾可坦言,口述历史栏目创立的宗旨是为产业提供经验教训。“抢救历史、记录历史、推动历史,年轻人需要在这种仪式感中继承一些东西。尽管这是一件纯公益的事情,但很庆幸自己和团队及时做了。”

    事实证明,寻找历史传承的仪式感,让贾可和他的团队对汽车产业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在2015第七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贾可提出,“智能化、电动化、电商化、共享化是汽车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无法回避的四大重要议题,也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重构的重要原因和方向。”这次关于汽车“新四化”的定调,甚至要比某些国际汽车巨头更早一些。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2800万辆,已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此外,新能源几经争论,最终确定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方向并得到有力执行;中国自主品牌经历低谷又迎来快速发展;以智能新能源汽车为方向的造车新势力跃跃欲试……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商业评论》十年间正好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点点滴滴。

    当回顾十年记忆中的时间节点时,贾可骄傲地告诉记者,《汽车商业评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力求顺应甚至引领变革的趋势,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边界,“追求更多未知但确定会到来的精彩”。

    “未来很精彩,更精彩的是我不知道有多精彩。”去年纪念《汽车商业评论》创刊十周年时,贾可用这样的判断激励着同事和自己。2016年10月底,在偌大的北京山水美术馆,汽车商业评论10周年摄影展的一幅幅照片仿佛筑起了一条时间长廊,让人们回味着中国汽车业变化最为剧烈的10年。

    有人在参观结束后感慨道,“130年的汽车业再一次迎来像诞生初期拥有的无限可能性”。有趣的是,作为这条时间长廊的缔造者,贾可用两个简单而又仪式感十足的字眼庆祝十周年庆典——“出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许亚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08日 10 版)

赤椒:用短视频链接年轻人对生活美学的向往
寻找更有仪式感的阅读体验
面孔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