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集聚着大量创新创业企业,我们能给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在这里有完整的配套服务,你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市场、合作伙伴都在你身边。最重要的是,大家竞争中有合作,共同把蛋糕做大。”8月9日,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来自16个国家的24名海外中国留学生代表正认真地聆听张江园区的介绍。
上海,是“华夏心·双创行”2017年“海外学子华夏行”的第四站。位于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中国三大科技园区之一,是一个透视上海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创新、开放、包容”,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钟耀锋,用三个词来概括张江园区带给他的感受,他说:“这也是我这次回国对国内氛围的总体印象。国内的特点是机会多,资源多。如果一个创业公司能在张江这样的园区落脚,对公司初创期甚至长远的发展都是很有利的。”
走进张江园区展厅,营员们深入了解了园区起源、发展历程,参观了园区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意等优势领域的丰硕成果。来自剑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陈荣韪新对园区文化颇有兴趣,他说:“我很喜欢园区‘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理念。创业之路充满风险和挑战,一个项目的失败并不应成为创业的终点。接纳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着眼于长远的团队建设,才能体现企业的胸襟和气魄。”
上海当今“创新、开放、包容”的气度不仅体现在企业创新和公司文化中,也渗透在对海归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里。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一场交流会中,人社局相关代表为营员们作了针对上海市海归人才政策的深度解读。当听到一些涵盖海归硕士的优惠政策时,来自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的赵伟成此时有些激动:“上海作为一个人才聚集处,政策设计上不只考虑了博士生引进,也将一些优惠和福利留给了学士和硕士,这在别处是少有的。作为一个硕士在读生,我很感激。”除了对海归人才引进放宽学历范围,上海还允许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才直接办理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件(B证),持B证人员在本市购买的商品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可按规定暂免征收房产税;子女在学龄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可按规在居住地就近入学。这让不少营员深深感受到了上海引进人才不唯地域、不拘一格的开放包容性。
来自加拿大中国学生联合会的彭丁兰,和大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一起见证了一场中国国有公司上市仪式,当公司代表敲响“开市铜锣”之时,她难掩满心的激动:“从前在纽约时代广场上,偶尔能听到公司上市的洪亮钟声。今天在中国听开市敲锣,背后的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这一敲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锤重音,洪魂之响。我国已经具备资本运作市场的雄厚实力。”
对于中国如今“创新、开放、包容”的姿态,彭丁兰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经济自信”。参观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她深有感触:“自贸区的完全开放展现了我们的经济自信,金融市场的自信。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稳健,稳健中也蕴含着开放发展带来的活力。其实,越开放的国家和民族越有自信。”
此次上海之行,海外学子们还详细了解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相关情况,与上海优秀青年“创客”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