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么些年,水坝照样顶用!”村里的老支书曹学邦说起“连心坝”,一脸掩不住的赞赏。
2002年7月,费昕、廖伟权、徐明达、高磊等11人作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队员来到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东尚庄村,奋战13天,开挖土石方4200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30立方米,为东尚庄村这个严重缺水的村庄建成了一座长38米、高3米、宽6米的水坝,形成了一座两万立方米库容量的小型蓄水水库,为东尚庄村的庄稼送去“解渴水”。
15年来,水坝连年为庄稼地供着“解渴水”。今年7月22日,当年的队员从北京、上海、贵州等地赶来,为大坝清淤,当年一起奋战过的兄弟在“连心坝”上再聚首。
2002年暑假,初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团委副书记的费昕,带领10名实践服务队队员来到东尚庄村。他们来自该校不同的年级,专业也是“五花八门”,有水利系、岩工系、土木系、环工系、信息工程系,他们自称属于“最强配备”,要在村里大干一番。
到了村里,队员们了解到,由于长年缺水,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看着小路两旁龟裂的田地,暴烈日光下垂着脑袋的玉米苗,队员们越发感到自己使命的神圣。
然而,活儿还没开始干,老乡先给他们浇了盆冷水。“这帮娃子能行吗?”“大学生是搞花架子,不顶事!”老乡的眼中充满着疑惑和不信任。
很快,这种疑虑就被打消了。队员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挨家挨户进行调研,坐在炕头跟乡亲讲起了水库规划。队员们实地勘测、筹集物料……没有石料,他们借来拖拉机去外面拉大石进村;图纸行不通,他们就重新实地踩点设计。
当时正值盛夏,气温甚至达到40摄氏度,小伙子们在工地上连轴转,手上茧垒茧,泡连泡。干了一天活,晚上几张八仙桌一拼,就是他们的床。村民们慢慢发现,这帮小伙子不搞花架子,还真是来做实事的。
渐渐地,全村老少都来助阵,泥瓦匠担来了瓦刀灰料,壮小伙儿帮忙扛起了水泥石材,连小姑娘也拎来了家里煮好的消暑绿豆汤……
和泥浆这道建坝的基础工序,还真难倒了一众大学生。队员廖伟权回忆:“不是稀了就是稠了,还是靠有经验的村民指导,总算过了这一关。”
经费紧张,物料更加宝贵。水坝快完工那天下了一场大雨,11袋水泥却没来得及运走。工地上找不到遮雨的地方,一帮人脱了衣服盖在水泥上,大家手挽手,肩并肩,围成一圈把水泥护在身下。
雨点密密地打在队员的后背上,狂风吼叫着,刮得队员们在雨中直打哆嗦,可他们仍将水泥紧紧护在身下。
就这样,11名年轻的大学生用原始的工具和一膀子力气,挖出了4200立方米的土石,浇筑了130立方米的混凝土。经过13天苦干,水坝终于落成了,东尚庄村1000亩庄稼地从此告别了经常喝不上水的日子。
村民们常说:“靠着这座坝,学生和我们心连心!”水坝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连心坝”。
“‘连心坝’是我人生中建的第一个工程。”王平易感慨。
7月22日,正是“连心坝”落成15周年的日子,毕业后各奔东西的伙伴们约好了在这一天重回“连心坝”。昔日坝上赤红的“连心坝”3个字早就因风吹日晒褪光了色,当年青涩的大学生脸上也多了风霜的印记。
“我们重新把字漆红,是对15年前的纪念,也是为了提醒自己要记着那股劲。”李昆鹏边刷漆边重复说,“要记着年轻时那种热火朝天的精气神!”
“团队是一体的,有决心就能干成事。”高磊回忆,“那时候领导、老乡和我们一起光着膀子在沟里干活,同吃同住。40摄氏度热成啥样?站着不动汗就湿得衣服贴背,别说再搬几十斤的大石头了。”
一起筑坝的经历,也为他们筑起了一道遇事百折不挠的“心堤”。
“筑坝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是一辈子的。有很多事看着不可能完成,但当你坚定决心去完成的时候,再难的事也能成功,这种精神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的徐明达说。
“以前没有坝,俺家一二十亩地浇一回得花个千把块钱,机井有时候还没水抽,现在用坝里水浇,不交水费,就掏个抽水油钱。”村里的一位大娘说。
听说队员们这次回乡看坝,当年参与建坝的泥瓦工拖着病体,激动地跟记者比划当年建坝的情景。
“每次村民给地里浇水都想起这帮学生,真出力了。”老支书曹学邦说,村里未来还打算增高坝顶、清淤泥、扩大库容,让“连心坝”能存更多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