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俞晓燕
视频编导:高晨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
“当你知道你的生命无法永生的时候,你就再也不能去过那种庸庸碌碌的日子。”电影导演施秋荣把这句话印在纪录片《内心引力》的宣传海报上、放映活动门票上。已经连续两个多月没好好睡觉了,他一直在路上,自费跑了五六十个城市,电话微信不停响起。他没有助理,更没有团队,但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一群观众等着他。
《内心引力》讲述了7个独立品牌创始人的真实故事,他们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约而同选择创业,又在创业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内心引力》全国上映时,票房只有100多万元,但将这部电影视为自己创业历程的施秋荣夫妇不愿意放弃,他们在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起百城观影活动,愿意组织观影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室的支持——但是没有资金支持。意外的是,这个计划得到了强烈响应,至今已放映了近200场。计划还在继续,由220多个百城观影计划发起人和导演组成的微信群依然热火朝天,时常凌晨还有人在交流。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毒”,因为容易唤起人内心的不甘和冲动,脱离生活常轨——这是施秋荣未曾预料到的。2013年年底筹拍这部片子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会找准时代的创业潮。
影片开头是熙熙攘攘的街头,人们步履匆匆,镜头拉近,有人神色疲倦,有人一脸迷茫。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的声音响起:“所谓成功的人生只有一种,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但是你转念一想,我们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你可以叛逆,你可以逃出,你可以重建,但是你的心里是有锚的,你的命是稳的,你必须孤独地作一个决定,然后以自己的生命和全部身家对它承担结果。”
导演夫妻施秋荣和胡弦用两年时间,跑了5个国家、20多个城市,拍了8万多G素材,最终电影只用了8个G。后期剪辑花了两年多时间,不停反复,“熬”走了7个编辑。
没有明星,没有大制作,甚至没有宣发经费,但导演的心里“是有锚的”,用耐心和诚意走进一个又一个创业者的人生,也走入了自己的内心深处。
陕西青年把文翰放着白领不做,跑到四川开了一家淘宝网店,所卖食材都是亲自从农户手里收来的。他操着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皮肤黝黑,身上已经没有城市青年的影子。
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到徽州古村落建造碧山书局,在书局边上开牛圈咖啡馆,村民不解,甚至排斥。钱小华不以为意,抓住机会与乡人攀谈,递香烟套近乎。书局开张,乡民们受邀前来,喝着咖啡,笑着看钱老板给他们拍的照片,一个老农读起了《歌德诗集》。
户外运动爱好者钱海英(Tina)以一己之力将班夫电影节引进了中国。当时孩子还不到一周岁,她的外籍丈夫远在澳洲。Tina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深夜一个电话打来,她驱车赶去调试设备。她开着车,用咖啡抵挡倦意,她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工作一个团队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好,“也许是没找到好的管理方法吧”。
Tina把创业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喜欢做某件事,将其做成了事业;另一类是创业大潮的主力军,他们为了创业而创业,选择某个创业项目是因为它更容易拿到风投,更适合把生意做大。Tina说自己属于第一类“内心引力”型创业者,就像她在片尾说的,“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一起,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
在不断深入的拍摄过程中,施秋荣找到了一条串起主人公命运的主线——是内心的力量,因为热爱,他们才会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是一个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在琢磨片名时,他先想到了“内心”这个词,而后又想到地球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万有引力,从而确定了“内心引力”这个片名。
10多年前,还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大二学生的施秋荣,带着一部手持DV和一把防身的瑞士军刀探访黔东南岜沙苗寨。与当地人的交流,让他强烈感受到一个“原始人”在面对外部世界时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带回的60盒素材受到了时任纽约大学电影系系主任崔明慧(第一个获得奥斯卡纪录片提名的华裔导演)的赏识,她亲自操刀剪辑。后来,这部片子获得了中国纪录片协会年度“十佳纪录片”,还参加了戛纳电影节。
正是从这里出发,施秋荣走上了纪录片的道路。大学毕业后,他也拍一些广告和宣传片,但一直没遇上像22岁那年去贵州苗寨自由创作的机会。他经常自问,从事影像事业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只是混口饭吃,就这样过一辈子吗?
一部名为《把爱传出去》的电影,给了他触动和启发。影片讲述了一个小孩执行了一次特殊的“作业”,他决定通过帮助3个人,让受助者分别再去帮助3个人,如此循环往复,把爱不断传递出去,用人性的善温暖冷漠和无助。这部老电影让施秋荣对电影重拾信心:好的电影也能够启发人心,触发人内心的善良。
从2010年开始,施秋荣和妻子胡弦决定多拍一些自己喜欢的片子,他们开始用摄像机记录身边朋友的创业故事。一家国外汽车品牌看过他们作品后联系他们,希望合作拍摄一部关于国内独立品牌创始人的片子,就是后来的《内心引力》。
品牌方定下了10个人物,这导致拍片的过程很艰辛。整个制作过程耗时4年,夫妻俩都有完美主义倾向,在后期剪辑阶段,压力实在太大,胡弦有一次崩溃了,两人凌晨3点在高速公路上哭喊“为何这么辛苦,我们还要坚持做这个片子?!”这个片段被车载记录仪记录了下来,剪进了电影花絮。
为了拍这部片子,胡弦迟迟不敢要孩子。女儿到来,已经是影片尘埃落定的时候。“《内心引力》才是我们的大女儿。”施秋荣说。
任何一个人都会经历脆弱和挣扎,但未必愿意袒露在镜头面前。施秋荣用了“最笨的办法”感染别人,就是时间。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当时刚从体制内辞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他觉得万一创业失败却又被记录下来,那将是很尴尬的。施秋荣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去跟拍摄对象建立信任,消解他们的担忧和怀疑。到后来,张强会主动约他们去拍摄新近动态,于是电影记录了张强会见投资人,回家探望母亲,去墓地拜祭父亲。当投资人说了一句“我还有点事”匆匆离开,张强笑容凝固,哑口无言,双手掩面,镜头捕捉到了那一刻的无奈和酸楚。
跟拍例外&方所创始人毛继鸿时,他们“像狗仔队一样”跟到了欧洲,只为拍到毛继鸿演讲的镜头。为了展现方所的美学内涵,资金并不充裕的团队专门找来现代舞演员,在刚落成的成都方所拍了一段唯美的舞蹈镜头,花了12万元。
其实,《内心引力》还拍了大名鼎鼎的罗振宇。当时他刚开始做罗辑思维,租借了一个小场地,没日没夜地录节目,而到了2016年,罗辑思维已经非常成功了。施秋荣最终只在影片开头引用了罗振宇的声音,没有留下他的故事。在他看来,罗振宇是互联网类型的创业者,也成功太快,与其他几个故事调性不一样。他没有因为罗振宇可能带来的流量而推翻自己的意见,在这里,他坚守了自己的“内心引力”。
2016年3月,片子粗剪出来,在北京组织了一次约600人的放映。摄影师在现场拍到了一些观众流泪的照片,映后交流环节,不少人都说被打动了。3位帮忙的公关公司职员深受震撼,观影结束没多久就辞职了,其中一人舍弃了两三万元的月薪,改行当了厨师。他说自己30岁了,决定实现从小就有的梦想。
观众的热情反馈,坚定了施秋荣和胡弦把这部片子搬上大银幕上的决心。影片顺利拿到了公映许可证。那段时间,也正是工作室创业比较艰难的时候,合伙人离职了,还带走了一些客户资源——施秋荣遇到的困难,和那些他拍摄过的创业故事,都差不多。
施秋荣花了一年时间,终于找到一家发行公司,愿意垫付100万元,其实除去做拷贝的费用,用于宣发的钱只有一二十万元了,而同一档期的纪录片《重返狼群》和《冈仁波齐》都有1500万元~2000万元的宣发费。
上映前他们去了10个城市路演,但发行公司没有经费组织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一位好朋友动用私人关系找来一些媒体,施秋荣自掏腰包,举办了一场小型新闻发布会。由于前期宣传不足,排片率也不理想。施秋荣夫妇很不甘心,于是在自己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起了百城观影活动。
《内心引力》被带到了原本没有放映计划的地方。杭州发起人“靖哥”是一家艺术酒店的合伙人,第一次观影让他情难自禁,“影片击中了我的心,击中了每一个为追寻自我价值而历经苦难的创业者之心”。他先后众筹了3场,数百人观看了电影,并与导演进行了交流。
7月底,阿里巴巴在杭州包场放映《内心引力》。一名阿里员工在现场站起来说,自己作为一名曾经的创业者,特别能理解影片故事中的主人公。他说,相比创业的艰辛,现在的工作真的不算累。
拉萨的发起人也曾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因为失聪而苦闷,一个人去了拉萨生活。当他看到这部片子,深受触动,本来避世的他主动找到了导演,成为发起人。为了支持他,施秋荣自费去了一趟拉萨。
施秋荣的大学同学回到福建莆田10年,他发起了一场放映,召集了当地有影响力的人来看,有文化官员、大学老师、企业老板等,坐满了整个放映厅。映后上台发言,同学忍不住哭了,多年累积的委屈、辛酸瞬间爆发。施秋荣也跟着难过,他知道,在大城市生活过的人,回到小地方是多么孤独。那场放映会结束后,来观影的企业老板“萍姐”资助了10万元,用于电影推广,她说不为别的,只为导演的真诚和中国未来有一个更好、更多元的文化环境。
在《内心引力》全国上映时,有人告诉导演,只需要在一二线城市播放,三四五线城市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当地青年不懂创业,也不需要这样的电影,他们只要爆米花电影。在跟随百城观影计划走了几十个小城后,施秋荣确信,“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恰恰是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内心的渴望更加强烈。”
在一次次的相逢和热诚的目光里,施秋荣不再关心票房,他找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电影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他们又自发把这部电影传播给更多人,这和《把爱传出去》里的小男孩所做的事情几乎是一样的。因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人影响了身边的人,生活不知不觉发生了一些改变。
“我也通过这部电影找到了自己,个人再渺小,也可以利于他人。”施秋荣想起爱好研究星盘的妻子胡弦曾经给他推算过,“利他”可能是他一辈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