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再怎么恶搞,也得遵循公共理性,别用无意识的恶搞制造不必要的伤害。
---------------------------------------------
狄德罗说:“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什么是趣味堕落?用慰安妇电影截图制作表情包,就是真切例子。
自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上映以后,在舆论场引起巨大触动。但近日,有网友在QQ空间上发现,《二十二》的人物截图被制成了调侃表情包,还配文“我真的委屈啊”“不知所措”等,这引发网友质疑。8月21日,QQ空间发表致歉声明,称该系列表情包由第三方公司提供,QQ空间已将所有配图下线并将全面自查。
有些秀下限,就是在拉低社会底线;有些无底线,无异于对社会公愤的“撩拨”。将慰安妇纪录片截图做成表情包,用互联网时代的解构豁开历史留下的未愈伤口,再撒上一把“亵渎”的盐,这就是无耻地秀下限。
慰安妇制度是一面观照侵略与暴虐之恶的镜子,一道被历史撕开的创口;表情包,是一种网络时代裹上了戏谑原色和轻松感的沟通载体,一种视觉化表意的社交语言,往往也跟恶搞、调侃连在一起。这两者在情感诉求上不搭,也不该产生交集。
公众对作为被侵略受害者的慰安妇的态度,也是三观的度量衡。身心饱受折磨的她们,本就承受了至深的痛楚,就算时间是止痛剂,也很难让这锥心蚀骨的伤痛轻易愈合。对于她们,我们应基于“避免再度伤害”的人本主义原则,用“物伤其类”的受害者视角慰藉,而非用看客式眼光打量她们;用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去舔舐,而非用冷血的消费心态去触碰她们的伤口。
从网络文化角度上看,尽管有网友推崇“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但有些底线本不该随意突破,有些历史也不容亵渎。就像此前抗日剧中频繁端上“手撕鬼子”之类的“横店名菜”,就被媒体批“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用慰安妇电影截图制作表情包,拉着受害者为自己的创作欲“陪绑”,则比这些更没底线。它展现的不是什么艺术创造力,而是无耻。正因如此,即便是在“要攒粉先自黑,无节操最显逼格”的互联网话语框架内,即便是在讲究“一本正经地扯淡”的后喻文化氛围中,这也遭到一众网民的抵制。
这不是审美洁癖下的苛责,表情包适当恶搞也不是什么问题。传媒学者多丽丝·格雷伯就说:“我们一度推崇的借助文字符号传递的抽象意义,已经开始让位于建立在图像传播基础上的现实与感受。”那些戏谑的表情包,本就是用图像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抵御文字交流“把天聊死了”的途径。
但图像传播,也得讲究“传播伦理”,而尊重传播伦理的内在要求,就是守住尊重历史、呵护受害者的公共理性。也就是说,表情包再怎么恶搞,也得遵循公共理性,别用无意识的恶搞制造不必要的伤害。
用慰安妇电影截图制作表情包,本质上不是无知就是无良,非蠢即坏。在QQ空间表情包采取“UP主”自动制作模式的情况下,平台方显然该尽到对表情包应有的内容把关;而涉事制作公司在突破底线后也该作出交代。简言之,不能让“慰安妇表情包”伤害某些道德、良知等价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