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时间里,即使是一趟普通的超市购物,对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镇的贫困户邵长记来说都是奢侈之举。如今,邵长记却喜欢去超市“刷卡”购物,买的东西不过是面粉、豆油等,却是“全家人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个被冠之以“爱心”的特殊超市位于老僧堂镇瑞祥社区服务中心一楼。货架整齐陈列,商品摆放有序,看似和普通超市并无二致,不同的是,超市面向对象是全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用一张免费发放的600元购物卡,这些困难群众便可以在这里以低廉成本价选购到需要的日用商品。
将实实在在的帮扶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才是真扶贫,这正是“爱心超市”筹建的出发点。
“以往米面油常常是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的‘标配’,经过调研发现,这种形式单一的扶贫满足不了群众的实际需求。”老僧堂镇党委书记田长太举例,有贫困户收到包村干部和爱心人士送来的米面油多到吃不了,可他最需要的其实是一床厚实的被子。这被田长太形象地称为“填鸭式扶贫”。
如何让扶贫更为精准?本着“政府主导、企业资助、社会捐献、爱心扶贫”的原则,2017年初,老僧堂镇通过政府出资采购物品、企业捐资捐物、个人捐赠的形式筹集扶贫物资,严控商品进货渠道,在把好质量关的同时确保以成本价出售。
“爱心超市”只在每周六、周日为贫困户开放,镇里为每户贫困家庭发放额度为600元的扶贫电子卡,同时严格规定,每月消费不超过100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看到,超市内摆放的多为面片、油、调料、洗涤用品等,一旁的服装货架上待售的捐赠衣物全部为七成新以上,每件售价最高不超过8元。
为保证贫困户购得的衣物干净卫生,镇里还特地购置了洗衣机和消毒设备,所有进入超市的衣服和小型日用品都要经过分拣和消毒程序。
得益于21名青年志愿者的参与,这个超市从设立之初就实现了“零成本”运行。据老僧堂镇团委书记潘迪欢介绍,超市由镇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运营,志愿者们的职责包括进货、分拣捐赠衣物、整理商品、周末值班等。身体不方便的贫困户经电话订购后,志愿者们还会送货上门。
目前,“爱心超市”已联系帮扶单位23家,筹集善款2.4万元,募集衣物、棉被4000余件,面粉、大米共计6000斤,贫困群众累计在超市消费两万余元。
然而,这并非扶贫超市的全部。
随着对贫困户需求的深入把握,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链条也随之延伸。与“爱心超市”相邻而建,为贫困户定制的“健康小屋”和“政策超市”应运而生。
在“健康小屋”里,贫困户不仅能享受免费的测量血压、血糖等自助体检,还能够了解基本的医保政策和保健知识。
“政策超市”里,来自人社、残联、民政、扶贫办、团委等8个部门的志愿者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低保办理、残疾人救助、就业技能培训、危房改造、教育资助、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等各项政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