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要走,我们喜欢你。”7月12日,藏族学生扎桑拉姆知道老师林芳倩支教结束,即将返回南京,心里很不舍。
“人生总有聚散别离,以后也要继续努力啊,考上大学来找我玩儿。”林芳倩说。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林芳倩教高一化学,教一个藏文理科班和一个汉文理科班。
林芳倩是河海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队(以下简称“研支团”)的成员,研支团共有6名学生在西藏支教,还有5名学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支教。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这是11名大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说,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引导、支持学生到祖国和人们最需要的地方,作贡献、长才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近些年来,学校响应国家援藏、援疆号召,对口支援西藏农牧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民族生招生和培养规模在普通高校中名列前茅。河海学子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点亮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求学之路,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老师传授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
“老师,我很感谢您教给我的那些道理,我果然更受大家喜欢了!”这是东乡族女生马梅在董叶斓生日时发的一条短信。董叶斓是研支团成员之一,在新疆支教。
在董叶斓眼里,马梅是一个性格要强的女孩子,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很高,但为人心地善良、热情。
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也没有进入班级第一批团员名单,这让马梅一度感到很挫败、难过。
落选后,董叶斓主动找到这个女生,安慰说她还可以担任课代表,为同学们服务。董叶斓以自己为例开导她:“感觉掏心掏肺地指出别人缺点,其实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马梅不再苛刻要求他人,这个小小的转变让她顺利融入了班级。学期末,马梅发短信说:“真的谢谢您陪伴我们这一年!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对董叶斓来说,陪伴学生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教书育人,能够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让学生成长。”
河海大学团委副书记陈伟刚说,这11名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西部地区支教工作中,授课范围涵盖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等多门课程,11名团队成员一周累计课时超过180节,近一年来总课时达3600余节。
在历次考试中,研支团成员所带班级总分和各科平均分均名列前茅。
搭建4000公里的“友谊之桥”
虽然本职是支教,但是研支团成员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在当地学校和老师眼里,这群来自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是高材生和全能手,能胜任所有工作。
于是,研支团成员在带好本门课的同时,经常要帮请假老师代课,课程经常是跨年级、跨学科的。
除了日常教学,他们还要照顾学生的校园生活。协助校长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宿管中心等部门开展工作,在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当好学生“第二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
在新疆支教的庄远是研支团队长,他在一所学校担任初一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中,庄远发现班级里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新疆地域辽阔,每个乡镇之间的距离都很远,孩子们了解世界的渠道有限。
研支团成员联系了河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了爱心通信活动,以一对一的通信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千里之外的“温暖”。
爱心通信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写信热情高涨。不少学生每天都在期待,问信有没有寄到,什么时候能收到回信。
来自河海大学笔友们的鼓励,成为孩子们进步的动力。庄远发现学生的一些变化:艾克热木开始工工整整地写字,字迹变化很大;马伊布拉黑麦和学长一起聊足球聊游戏;夏克莱姆则给通信的小姐姐画了一幅画,描绘家乡的美景。
用知识和爱心为当地孩子成长辛勤奉献
今年6月,河海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给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写信:远离发达先进的江苏,前往祖国的边疆,虽然物质生活不够发达,但精神的火炬却熊熊燃烧;虽然远离故乡和亲人,但我们脚下所站立的这片土地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边疆的同胞就是我们身边最亲最近的人;虽然也曾寂寞,也曾失落,但从未彷徨,从未后悔,因为我们知道,祖国也许不会记住我们11名成员中的每一个人,但一定会记住我们这个群体,记住我们这一代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青年。
6月29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回信中指出,非常欣慰地看到支教团同学们志愿到西部和边疆地区参加支教工作,用知识和爱心为当地孩子成长辛勤奉献。
李强强调,西部和边疆地区、广大基层,是青年摸爬滚打的广阔天地,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最好舞台。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以支教团为榜样,树立四方之志、永葆奋斗激情,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复兴圆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悔青春。
6月30日是告别的日子。清晨,当在新疆支教的研支团成员背上行囊,打开房门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屋外站满了当地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学生手里拿着书本和纸笔,他们想再上一堂课;老师手里拿着食物和饮料,他们想送大学生一程。
对研支团来说,付出得到回报,梦想在边疆绽放。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他们的梦想将随着足迹的变化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