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民间·脑洞

节能减排95后脑洞大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实习生 刘梦妮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28日   12 版)

    这是一个马桶引发的“脑洞”发明。

    如果你还在为便后冲水带来的细菌扩散心烦,或为便池残留物“头大”,那这群浙江大学95后大学生发明的翻转式“无水”蹲便器可能会让你惊喜——这一装置采用可翻转式双面便池,通过自重力排污和扇形射流清除残留,能够实现外部“无水”作业,不仅防水溅出,更比传统蹲便器平均节水85%,用水0.855升就可以达到清洁效果。

    “以杭州市为例,预计可帮助全市年均节约水费2064.8万元,以此推算至全国,年均节水费用可达16.62亿元。” 翻转式“无水”蹲便器发明团队队长、浙江大学大三学生张金成介绍,此装置还能有效抑制微生物扩散和气味外泄。

    凭此创意,这一作品拿到了于近日闭幕的“神雾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已举办九届。而本届竞赛参赛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参赛人数超1.6万人,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343所高校的3190件有效作品,较上届比赛增加了351件。

    其中,不乏科技“高含金量”作品,比如华北电力大学大二学生林园铖团队所发明的“环形线性菲涅尔高倍聚光器”。

    与常见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不同,这项发明以一平板式透镜为基础,周围以20圈新型环形镜面结构环绕,形成了一个聚光器模型,每圈镜面都有着精确的高度、角度等设计要求,以便将接受到的太阳光聚焦在装置下方的焦点处。同时搭配双轴追踪系统使用,使其可以始终接受垂直入射的太阳光,提高系统的精度。“平板式结构仅能吸收分散的太阳光,而环形的结构可将太阳光高效地聚在一起,再将光聚集起来投入到电池上,让太阳光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减少光污染。”林园铖说,这个发明可运用于热发电和光伏发电。

    而他的发明灵感来自一次热能动力研讨课——课上所讲到的聚光器引起了林园铖的兴趣。他想,把这一聚光器应用于太阳能收集岂不更好?这一想法令他感到兴奋,之后便与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了团队,但用林园铖的话说,“其实大家因为对新能源的热爱而走到一起,也是为节能减排而走到一起”。

    节能减排,在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生刘宁睿所在宿舍,已是“共识”。即便三伏天,刘宁睿宿舍空调温度也从不会调至26℃以下,更不会开一整晚,以“减少能耗”。而这也促使刘宁睿思考,如何才能以更低的能耗达到制冷效果?

    但想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为此,刘宁睿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4位小伙伴决定组团攻关。但由于团队成员多为大三学生,平日里功课较忙,便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发明。

    花了近一年时间,刘宁睿团队完成了“热湿和污染物联合控制的双层复合转轮空调系统”,将除湿、制冷、净化和新风系统四种功能集于一身,且把空调能效比提高至3.9到4.0,比传统冷凝空调节能25%。

    “节能减排事关国计民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之一。节能减排的推广需要动员我们的青年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亲自去发现和创造出新的成果以服务社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岑可法说。

    令岑可法欣喜的是,如今大学生对于节能减排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看到这些发明,不论是社会实践类,还是科技类,都反映出大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最可贵的就是,大学生对生产、生活的认真观察和对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

    对此,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徐进良建议,大学要不断向学生输送新鲜的思想,引导他们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同时建议“大学生深入到基层去,发现问题,对社会的需求要有清晰的了解,从需求出发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节能减排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个长久性的问题,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一步步把节能减排做得更好。”岑可法认为,年轻人能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出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实习生 刘梦妮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28日 12 版)

中国航天来了俩“老外”
年轻人与机器人即将引爆就业战争?
节能减排95后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