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会在深夜走进一家书店?
一个名为《北京胡同里的不眠书店》的网络短视频,在北京的闹市区随机抛出了这个问题。路人的回答五花八门:考研的学生、加班的工作党、无家可归或无处可去之人、处于情感空窗期的人、失眠者……
后来,视频拍摄者又走进北京一家24小时营业的民营书店,蹲点拍摄了三天两夜,足足采访了76位深夜逛书店的读者,撞见了更多平静的理由,和更多滋味的人生轨迹。有人当成生活习惯,下班不读书不畅快;有人视书店为给生活降速的都市避风港,哪怕在此等人,都是美好的;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看3天画展,坐火车离京前再翻翻书;有人白日酿酒晚间卖酒,某个深夜,偶读余华的《活着》便不能自拔。
如此看来,在北京,重要的不是你为何深夜出现在书店,而是你一定不会错过它,或者不应该错过它。
在北京,夜读是和其他娱乐活动平起平坐的选项。
从事出版工作的90后王墨,自从10年前来北京读大学起,就成了资深夜骑爱好者。在他眼中,夜色稀释了拥挤的交通,北京的夜就有了那么点“形而上”的味道。比如,白天的故宫是理性的,而夜色中从皇城根下骑行而过,故宫就呈现着另一种神情。
之前,王墨以“打卡”那些经典地标为乐,可近两年,他更愿意以书店为夜晚骑行的重要节点,甚至是目的地。从朝阳区骑到海淀区,去豆瓣书店碰碰运气,书架也许又蹦出了期待已久的诗集;去五道口的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听一场历史学者的讲座。“每一个夜晚都应该过得有意义”,王墨觉得,“骑行+书店”模式,让自己“无处安放的深夜”多了一点厚实的思考增量,“也许5
年后我会离开北京,但至少我记得的不止是一个地标”。
在北京,你的居住环境无论稳定与否,总能包容书店的存在。
“我一直根据书店来选租房位置!”80后外企职员赵海,大学毕业时很喜欢东直门当代MOMA的库布里克书店,所以租在附近。这家以美国电影导演斯坦尼·库布里克的名字命名的书店,艺术气息浓郁,设置了电影书籍专区。书店对面是百老汇电影中心,赵海总在周五晚上看一场电影。
后来,因为欣赏单向街书店的沙龙气氛,赵海又果断搬到了青年路。“平时上班好忙,其实也没有太多空闲泡在单向街,只不过心里很踏实。当我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深夜,书店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来去自如。”
又或许,你只是北京的过客,恰好路过那家书店的一夜。
张小琳是今年暑假来北京实习的在校学生。实习期渐近尾声,她心心念念要看一次天安门升旗仪式。听说3点才能抢占最佳观看地点,她便决定到附近通宵等候。“查来查去美术馆附近的三联书店最近了,想着在24小时书店刷夜,也足以成为能吹嘘很久的谈资。”
夜里11点以后,读者渐渐稀少,掐着末班车的时间点陆续离开,留下的多是通宵看书的。张小琳目睹了书店的一夜:一个女生邂逅钟情已久的书,激动挥手招来同伴;自习做题的学生党咬着笔头,埋头刷刷做笔记,学累了就揉揉眼睛或趴着眯一会儿;有人书没看完不舍得走,直待到翻完最后一页才起身离开;风尘仆仆的流浪汉,蜷在墙角的书架下度过漫漫长夜;一头时髦卷发、打扮精致的老太太,坐在楼梯台阶上,一边阅读一边在本子上做笔记。
“后半夜很多人疲惫地打盹,简直睡姿各异啊!趴在蓝色小桌上的男生睡得正香,忘了合上的电脑幽幽闪着光;坐在地上背靠书架的女生歪着头,长发挡住了半边脸。”凌晨两点,张小琳也困得不行,换了好几本书都再看不下去。她伸个懒腰,叫上小伙伴走出店来,在附近的24小时便利店买了个热饭团,坐在书店外的台阶上边吃边聊天。
深夜的空气很清新,凉风习习,倦意慢慢散去。张小琳拍下书店招牌,发出一条朋友圈动态:“你见过凌晨2点的三联书店吗?”
北京盛放了2000万种活法,有一个圈子属于“夜不归宿”,当中又有一个更小的圈子,其中的人们夜栖书店——没有刻意的理由,就是自然的生活。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在这座城市的漫漫长夜,你能从容遇见一家亮灯的书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沈杰群 实习生 林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