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标准是创建“胡吉伟班”、学习英雄精神的指南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梳理发现,从第一届创办,到第六届,“胡吉伟班”的评比细则不断完善,有传承、有变化:以德立班的同时,始终与时代发展特征同频共振。
16年时光飞逝,时代变了、评委换了、参选班级换了,但是,“心怀祖国与人民,拥护党的纲领政策,有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第一条评分准则,始终未变。
首届“胡吉伟班”创建,评选标准强调集体主义,对精神文明等德行方面的考察均占了总分的40%。在创设标准中设置“班级成员学年参加义务工作(或志愿者活动)平均时间”,明确提出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要求。
第二届“胡吉伟班”,创建过程更多的是延续第一届,强调“党建指导团建”。
第三届“胡吉伟班”创设标准中,首次强调“社会实践”导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深入基层一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此外,还首次在创建答辩细则中,增加了班级个人魅力的评分项目,以点带面,更好带动班级建设。
此外,为把“胡吉伟班”更好地打造成学院德育工作典范,第四届“胡吉伟班”创建标准中,明确提出“构建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胡吉伟班文化”建设,鼓励班旗、班徽、班歌等班级文化方面的建设。
第五届“胡吉伟班”创建,在创建流程上作了创新调整,要求参与创建的班级首先分享学习吉伟精神的感受,深化理解认识体会。答辩中,新增班集体风采展示环节,更加强调了集体主义精神。评分细则中,还首次加入了科技创新指标导向。而此时的“胡吉伟精神”,也随着时代变化深化倡导“富有理想,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完善自我,报效祖国”的主流价值理念。
第六届“胡吉伟班”,在争创标准和班建过程中,更强调组织健全度,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党章学习小组作用,并把班级在学生社区建立“1+1”结对帮扶对子的数量作为考察指标,强调党员帮扶、学风互助等要素。“胡吉伟精神”也凝练得更体现时代特点:富有理想、勤奋学习、乐于奉献、实践报国。
“通过评比细则的一步步完善,‘胡吉伟班’以德立班的核心价值不断得到升华,在班级建设创新上体现‘时代性’、在把握大学生青年成长成才上体现‘规律性’、在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体现‘发展性’。”曾连续三届担任“胡吉伟班”辅导员的刘雅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