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银幕外的敦刻尔克:失败埋下胜利的种子

《青年参考》记者 张宝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04日   11 版)

    《敦刻尔克》剧照

    “梅德韦皇后”号蒸汽船

    无论同盟国士兵和平民表现得如何英勇,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溃败。和“敦刻尔克”作为爱国主义神话的意涵相比,克里斯托弗·诺兰同名新片的最大价值,在于毫无保留、不加修饰地刻画出身处战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

    1940年5月,数十万盟军士兵从法国敦刻尔克撤离欧洲大陆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振奋士气在议会发表演讲,“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

    丘吉尔如实阐明了敦刻尔克撤退的性质:它挽救了大量兵力,为同盟国日后反攻纳粹德国保存了有生力量;然而,作为一场战略性撤退,其不可避免地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武器装备的损失,任何修饰和美化都无法掩盖盟军丢盔弃甲、仓皇逃离的本质。

    这也是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想让观众记住的事情。7月下旬,诺兰执导的电影《敦刻尔克》在多国上映,9月1日与中国大陆观众见面。该片号称诺兰三年磨一剑的力作,被美国《好莱坞报道者》杂志称赞为“继《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二战题材电影之一”。

    失败的伏笔早早埋下

    借助诺兰的新作,今天的人们有机会再度审视历史。美国《史密森尼杂志》报道,如果将二战看作整体,敦刻尔克大撤退其实是反法西斯阵营的重大失败。这次撤退标志着盟军全部退出欧洲大陆,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欧洲大部分地区,统统落入纳粹德国手中。

    同盟国在战争头一年的消极态度,早早地为敦刻尔克撤退埋下了伏笔。德军在1939年9月1日向东进攻波兰,3天后英法对德宣战。令人惊诧的是,英法军队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背后,完全不打算抓住机会从西线突袭德军背后。当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沦陷。在此期间,英法两国一再对德国进行外交上的谴责,军队则毫无动作。

    等到1940年春天,希特勒对法国磨刀霍霍时,懒洋洋的英法军队才开始在法国北部修筑防御工事。当年4月,德军从北线入侵挪威和丹麦,两国相继投降。

    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知:德军“借道”法国北部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让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成了废物。更糟的是,当德军机械化部队从被盟军认为地形复杂而未加防守的阿登山区冲出时,集结在比利时海岸附近的数十万盟军成了瓮中之鳖。

    战略的失误迅速演变成灾难。短短10天,德军装甲部队横贯法国,直插英吉利海峡。40万盟军官兵且战且退,最后全部聚集到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此时,德军从南、北、东三个方向步步紧逼,最近时离港口仅10英里。眼见敦刻尔克对岸的英国成为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英国统帅部下令实施代号“发电机”的撤退行动。

    英国保住最后一点颜面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英吉利海峡并不宽,但撤退计划困难重重。首先,德军在敦刻尔克港区内击沉了不少船只,威胁进出水道的安全;其次,港口水深不够,大型船舰只能停泊在距海岸线1.6公里外的海面上;更糟糕的是,英国军方能够动用的船只少得可怜。

    为此,英国政府紧急征调了大批民船加入营救队伍。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不请自来,驾着自家的驳船、货轮、汽艇或渔船,冒着被德国空军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往返于海峡两岸,将饱受煎熬的盟军官兵送回英国本土。

    “梅德韦皇后”号汽船是第一艘驶向敦刻尔克的舰艇,也是最后一艘离开的。《史密森尼杂志》报道,在六天六夜的时间里,“梅德韦皇后”号在英法两国间往返7次,每次携带1000名盟军士兵,拯救了7000多人的生命,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刻尔克轻舟”。

    当年5月26日到6月4日,34万盟军官兵摆脱了死亡陷阱,其中许多人成为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中坚力量。不过,由于几乎所有重装备都被丢在欧洲大陆,英军的战斗力无可避免地跌到了二战中的最低点。

    《时代》认为,敦刻尔克撤退本质上是一场溃败,但它在保存有生力量方面取得的有限成功,让刚接任首相的丘吉尔得以保存颜面;如果英军主力没能撤回本土,后来的欧洲战局可能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英国可能在国际上失去更多话语权。

    撤退结束后,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了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此后,“敦刻尔克”由仓皇逃亡的撤退逐渐演变成永不言弃的爱国精神的代名词,印入一代代英国人的脑海。

    求生,不顾一切地求生

    时隔77年,敦刻尔克海滩与英吉利海峡上的殊死搏杀,被克里斯托弗·诺兰搬上大银幕。在这位导演看来,《敦刻尔克》并不是传统的战争片,而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身处宏大叙事中的每一个年轻军人对生存的渴求,才是最值得观众铭记的历史。

    整部影片中完全没有出现德军视角,这一大胆尝试使其与大多数战争电影区别开来。片中没有主人公怀揣家人的照片瑟瑟发抖的场面,也没有人喃喃自语战争结束后要和家乡的姑娘结婚;没有哪个镜头描绘法西斯的邪恶,也没有歌颂盟军正义的细节;没有一分钟被用来展现大人物的抉择,也见不到绝境下小人物迸发的人性光辉。透过晃动的镜头,影片竭力呈现的,实际上是战场上每个士兵最本质的体验——求生,不顾一切地求生。

    《纽约时报》报道,电影开拍前,剧组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力求无限贴近史实。诺兰将很多老兵回忆中的情景搬上银幕。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是:大批丢下装备的盟军士兵排成整齐的队伍走向大海,他们是在绝望中自杀,还是奋力游向故乡?答案无人知晓。

    美国《新共和》杂志网站认为,虽然《敦刻尔克》在叙事方面存在不小的瑕疵,但影片的视角足够独特。诺兰没有让个别指挥官挥斥方遒,而是集中精力展现普通士兵的恐惧、血性及刚毅。一位英军飞行员从头到尾没有露出表情,在两架友军战机被击落的情况下,他突然掉头,耗尽最后一点燃油击毁了敌机,随后滑翔迫降在海滩上,平静地向德军举起双手……或许,刻在他忧郁的眼神和额头皱纹里的,是英国人的体面和尊严。

    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兰不止一次提起自己同一位亲历敦刻尔克撤退的老兵的谈话。老兵表示,以往战争电影中的所有人,从将军到士兵,好像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都知道战争的结果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其实,在真正的战场上,个人并不知道那么多背景,“你只是尽全力杀敌,到最后甚至连谁输谁赢都搞不清,还得靠指挥官或广播来告诉你结局。”

    这种隐秘而强烈的冲突,在当年的敦刻尔克无处不在。正如影片最后呈现的场面中,狼狈逃亡的士兵们终于踏上了英国的土地,一位老人递上保暖用的毛毯,并对每个人说“好样的”。有士兵愧疚地回答“我只是保住了命,别的什么也没干”,老人却说,“这就够了”。

    (摘自《青年参考》 7月27日 A11版)

《青年参考》记者 张宝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9月04日 11 版

苏联“骨碟”:X光片上的地下摇滚乐
银幕外的敦刻尔克:失败埋下胜利的种子
《敦刻尔克》中为何没有印度士兵